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40例和常规护理组140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能预防留置静脉针的并发症,护理效果好。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1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32-02
静脉留置针不仅方便使用,而且易于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推广。一方面,它降低了静脉穿刺频率,避免了静脉受损,降低了患者痛苦,另一方面,还保证了护理人员以一个较高的效率开展工作。不过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务必要将其处理好,否则会引发多类合并症,严重时还会对疗效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现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8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男146例,女134例,年龄33~79岁,平均55.4±6.3岁。脑梗死34例,冠心病161例,呼吸衰竭13例,心肌梗死45例,糖尿病27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40例和常规护理组1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①穿刺过程:在开始穿刺前,要先将留置针尾端部位的小帽松动,以增加针芯容积,降低气压。在穿刺过程中,要确保留置针以及皮肤二者之间保持15~30度,等到穿刺出现回血以后再将进针角度减少10度,同时让留置针接着进针大约1mm~2mm,置管可以和退针同步进行,直到确保回血通畅后再围绕穿刺点在穿刺处贴上透明敷料,平整如果有缺口的话则横型固定,如果没有缺口的话则竖型固定即可[1]。②冲管过程:在开始封管前或者是使用2类药物进行输注之间,可以通过生理盐水选择脉冲法将导管中剩余的药液冲进血管内,关于冲洗量大小,一般都比导管以及附加装置多一倍。③封管方法:用生理盐水加肝素配制成100U/mL的封管液,放在2℃~8℃冰箱内保存24h;输液完毕,抽取5mL进行正压封管;封管时只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边推液边拔针。
1.3 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①导管堵塞法:对护士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以规范其操作,确保穿刺能够一次取得成功,降低堵管发生的可能性。每次输液结束后,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正压封管,缓慢静推2~3ml剂量的肝素盐水大约1.5ml后,这时可以让注与退同步进行,以使针头退出时导管中压力为正,避免堵管问题。封管完成后的留置针在再次启用时一定要先抽回血,直到出现回血后才能再次接上液体,若碰到阻力,则可以通过用力推注射器的方式让血凝血块进到血管中,以防堵管问题发生,若滴速较慢则首先可选择一次注射器对小血栓进行回抽,然后再将25ml剂量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注入,最后将管封闭大约30min,这时如果依旧阻塞,则应该考虑拔管了。如果输入的药物太黏,比如粘度达到了20%的脂肪乳或者是甘露醇,可首先通过10ml剂量的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再将其封闭,封管完成后要嘱咐病人不能过度活动,同时要注意防止封管肢体发生下垂以及局肢体受压问题[2]。②静脉炎的护理: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开始穿刺前要认真洗手,在皮肤消毒环节,要注意面积应该比敷料覆盖面积多出8cm×8cm左右。穿刺过程中,护士的手难免会与贴膜覆盖区域中的针柄或者是部位皮肤碰触,因此在穿刺完成后,需要对针柄并附近皮肤重新消毒,等到干后(禁止通过干棉签进行擦拭),再将无菌贴膜贴在其上;使用型号大小合理的留置针。在达到治疗要求的基础上,使用型号最小最短长度的留置针,以使血液顺利回流,缓解导管给局部范围内血管带来的刺激,以防机械性静脉炎出现;穿刺部位务必要合理。尽可能远离受损,神经,感染以及韧带的静脉,尽可能防止在下肢静脉部位穿刺。若必须在下肢静脉部位穿刺,则在输液过程中,要将下肢抬高大约20°~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其给下肢静脉带来的刺激;不能使用相同留置针多次穿刺。在临床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第一次穿刺不成功,把留置针再次推至套管中再次使用的情况。这种行为难免会把病原菌推入穿刺部位以及血管中,因此要禁止相同留置针多次穿刺的现象;在进行高渗液体的输入时,应该重新选择静脉通路,避免不间断输注,并注意观察。与此同时,要控制好留置时间。如果是高渗液体,要注意留置时间应该维持在3d以下;如果是普通液体,则应该维持在5d以下,若是长期生病且营养缺乏的患者,要注意补充营养,以改善机体对局部或者是血管壁创伤的抗炎性。③静脉血栓的护理:尽可能在上肢粗静脉进行穿刺,同时要避免血管受损,防止相同部位多次穿刺,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在肢体远端部位最好不要考虑静脉留置针。通过对采取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发现其并发症大大减少,不仅降低了患者痛苦,而且提升了护理效果。④皮下血肿的护理:究其原因是因为穿刺或者是置管操作以及技巧还不够熟练,再加之过于心急,致使动作不稳,还有一种可能是,病人血管条件不良导致留置针将血管壁穿破后而出現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在开始操作前务必要选择那些走向较平直而且血管弹性较强,远离韧带,关节或者是与神经接触的静脉,熟悉穿刺技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准确,轻缓,稳重。结合不同的血管条件,控制好进针角度,确保一次成功。⑤液体外渗的护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练好基本功,以避免穿刺失败,将导管固定好后,要告诉病人禁止穿刺肢体大量运动,要使输液肢体以及心脏之间保持平齐(也可以是稍高),穿刺处上方衣服不能过紧,以防对局部血液回流产生制约作用[3];刺激性药物若外渗要及时对其局部进行封闭,取100ml剂量的生理盐水混合20%浓度的利多卡因另取0.5g氢化可的松混合液对其局部进行浸润以及封闭,同时在皮肤红肿处贴上土豆切片,进行局部理疗等。
1.4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出现的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静脉留置针技术已趋于成熟,静脉留置针有其与众不同的优点:可以降低病人由于多次穿刺带来的疼痛,缓解病人由于穿刺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静脉输液过程中保证血管的畅通,降低护士穿刺操作频率,不仅能满足一般输血需要,而且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的输血需要,因此对紧急抢救非常有利。不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缺乏积极可行的护理办法,就会使其并发症出现几率上升。根据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关于留置静脉针的一般并发症,在使用时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办法,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这意味着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办法对避免并发症非常有好处,而且护理效果良好,因此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风勤.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44-1845
[2] 徐兰慧,董克平,樊景莉.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4):460-461
[3] 赵丰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5):938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1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32-02
静脉留置针不仅方便使用,而且易于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推广。一方面,它降低了静脉穿刺频率,避免了静脉受损,降低了患者痛苦,另一方面,还保证了护理人员以一个较高的效率开展工作。不过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务必要将其处理好,否则会引发多类合并症,严重时还会对疗效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现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8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男146例,女134例,年龄33~79岁,平均55.4±6.3岁。脑梗死34例,冠心病161例,呼吸衰竭13例,心肌梗死45例,糖尿病27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40例和常规护理组1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①穿刺过程:在开始穿刺前,要先将留置针尾端部位的小帽松动,以增加针芯容积,降低气压。在穿刺过程中,要确保留置针以及皮肤二者之间保持15~30度,等到穿刺出现回血以后再将进针角度减少10度,同时让留置针接着进针大约1mm~2mm,置管可以和退针同步进行,直到确保回血通畅后再围绕穿刺点在穿刺处贴上透明敷料,平整如果有缺口的话则横型固定,如果没有缺口的话则竖型固定即可[1]。②冲管过程:在开始封管前或者是使用2类药物进行输注之间,可以通过生理盐水选择脉冲法将导管中剩余的药液冲进血管内,关于冲洗量大小,一般都比导管以及附加装置多一倍。③封管方法:用生理盐水加肝素配制成100U/mL的封管液,放在2℃~8℃冰箱内保存24h;输液完毕,抽取5mL进行正压封管;封管时只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边推液边拔针。
1.3 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①导管堵塞法:对护士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以规范其操作,确保穿刺能够一次取得成功,降低堵管发生的可能性。每次输液结束后,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正压封管,缓慢静推2~3ml剂量的肝素盐水大约1.5ml后,这时可以让注与退同步进行,以使针头退出时导管中压力为正,避免堵管问题。封管完成后的留置针在再次启用时一定要先抽回血,直到出现回血后才能再次接上液体,若碰到阻力,则可以通过用力推注射器的方式让血凝血块进到血管中,以防堵管问题发生,若滴速较慢则首先可选择一次注射器对小血栓进行回抽,然后再将25ml剂量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注入,最后将管封闭大约30min,这时如果依旧阻塞,则应该考虑拔管了。如果输入的药物太黏,比如粘度达到了20%的脂肪乳或者是甘露醇,可首先通过10ml剂量的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再将其封闭,封管完成后要嘱咐病人不能过度活动,同时要注意防止封管肢体发生下垂以及局肢体受压问题[2]。②静脉炎的护理:对操作流程的规范。开始穿刺前要认真洗手,在皮肤消毒环节,要注意面积应该比敷料覆盖面积多出8cm×8cm左右。穿刺过程中,护士的手难免会与贴膜覆盖区域中的针柄或者是部位皮肤碰触,因此在穿刺完成后,需要对针柄并附近皮肤重新消毒,等到干后(禁止通过干棉签进行擦拭),再将无菌贴膜贴在其上;使用型号大小合理的留置针。在达到治疗要求的基础上,使用型号最小最短长度的留置针,以使血液顺利回流,缓解导管给局部范围内血管带来的刺激,以防机械性静脉炎出现;穿刺部位务必要合理。尽可能远离受损,神经,感染以及韧带的静脉,尽可能防止在下肢静脉部位穿刺。若必须在下肢静脉部位穿刺,则在输液过程中,要将下肢抬高大约20°~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其给下肢静脉带来的刺激;不能使用相同留置针多次穿刺。在临床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第一次穿刺不成功,把留置针再次推至套管中再次使用的情况。这种行为难免会把病原菌推入穿刺部位以及血管中,因此要禁止相同留置针多次穿刺的现象;在进行高渗液体的输入时,应该重新选择静脉通路,避免不间断输注,并注意观察。与此同时,要控制好留置时间。如果是高渗液体,要注意留置时间应该维持在3d以下;如果是普通液体,则应该维持在5d以下,若是长期生病且营养缺乏的患者,要注意补充营养,以改善机体对局部或者是血管壁创伤的抗炎性。③静脉血栓的护理:尽可能在上肢粗静脉进行穿刺,同时要避免血管受损,防止相同部位多次穿刺,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在肢体远端部位最好不要考虑静脉留置针。通过对采取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发现其并发症大大减少,不仅降低了患者痛苦,而且提升了护理效果。④皮下血肿的护理:究其原因是因为穿刺或者是置管操作以及技巧还不够熟练,再加之过于心急,致使动作不稳,还有一种可能是,病人血管条件不良导致留置针将血管壁穿破后而出現皮下血肿。因此护士在开始操作前务必要选择那些走向较平直而且血管弹性较强,远离韧带,关节或者是与神经接触的静脉,熟悉穿刺技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准确,轻缓,稳重。结合不同的血管条件,控制好进针角度,确保一次成功。⑤液体外渗的护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练好基本功,以避免穿刺失败,将导管固定好后,要告诉病人禁止穿刺肢体大量运动,要使输液肢体以及心脏之间保持平齐(也可以是稍高),穿刺处上方衣服不能过紧,以防对局部血液回流产生制约作用[3];刺激性药物若外渗要及时对其局部进行封闭,取100ml剂量的生理盐水混合20%浓度的利多卡因另取0.5g氢化可的松混合液对其局部进行浸润以及封闭,同时在皮肤红肿处贴上土豆切片,进行局部理疗等。
1.4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出现的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静脉留置针技术已趋于成熟,静脉留置针有其与众不同的优点:可以降低病人由于多次穿刺带来的疼痛,缓解病人由于穿刺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静脉输液过程中保证血管的畅通,降低护士穿刺操作频率,不仅能满足一般输血需要,而且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的输血需要,因此对紧急抢救非常有利。不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缺乏积极可行的护理办法,就会使其并发症出现几率上升。根据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关于留置静脉针的一般并发症,在使用时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办法,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这意味着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办法对避免并发症非常有好处,而且护理效果良好,因此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风勤.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44-1845
[2] 徐兰慧,董克平,樊景莉.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4):460-461
[3] 赵丰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