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跨学科融合要求,使得小学阶段的课程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小学美术与语文同为感性学科,两学科的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对小學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绘画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文章指出,美术与文学中共同存在感性思维,三维目标下的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相辅相成。文章针对跨学科融合之间的现状,思考推动学科融合的方法,并对美术和语文课程融合创新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绘画——言语发展相关性
绘画是儿童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想象,并将其绘制下来的过程。言语是利用不同的语言方式,通过内在思考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行为过程。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内部言语外显于画面的过程。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由于词汇量有限,他们一般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情感,但可以利用颜色和图形符号代替语言,表达不同的心情。古今中外,绘画与言语的发展相关性一直存在。古人在墙壁上用绘画来记录每天的生活,创造象形文字。在现代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师通过绘画测试揭秘人类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绘画和言语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特点
日本学者东山明认为,儿童在5-8岁时属于图式期,即用简洁的图形表示世界;中国学者王大根认为3-9岁属于符号期,即开始创造图形符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即象征思维的出现阶段。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一般在6-8岁,此阶段的儿童都处于图像表达阶段。人类因先天或者后天的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个性都互不相同。教师在授课时,对同一个画面进行描绘,在不同学生的脑海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和感受。
二、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
(一)美术与文学中的感性思维
艺术与文学都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的,借助不同的载体表达真实情感。譬如,《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导演张艺谋通过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确定影片的色彩基调,配以声音艺术,将其展现在大众眼前。可见,艺术与文学相辅相成,相互诠释。而美术作为艺术的一大分支,与文学同属感性思维,在创造过程中,更偏向于感性发挥,譬如:文学中的随笔、打油诗;美术中的插画、随笔画等。小学美术与小学语文艺术表现方式不一,小学美术的表现方式包括水墨、综合材料等,小学语文的表现方式包括听说读写。而美术与语文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十分相似,譬如: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雨后》中,“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一句与小学美术一年级《哈哈镜,笑哈哈》一课同样利用了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春笋》,“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句与小学美术二年级《给树爷爷画像》一课同样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者对真实景象或事物感性思考后的表现,在诗歌中更为常见。
(二)三维目标下的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
新课标提出,小学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针对美术与语文两个学科进行分析。
1.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美术教师除了对作品画面进行生动描述外,还需要讲述作品的人文背景、作者生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表达的基础建立在文字的积累中。中国有“诗画同源”一说,在古诗课文中,语文教师可以把对插画的讲解融入课堂中。
2.过程与方法。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可为作品编故事、写诗句等,使学生更认真地对待作品。在讲述小学一年级课文《美丽的小路》中的“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一句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中把景象以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勒鹅卵石和鲜花,用图画示意法的方式活跃课堂,帮助学生感悟主题,完成自我创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术与语文的情感目标在于人格完善,明确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与情感性更是美术课程的基本品质。美术与语文都是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学科,两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站立在课程的最高位,贯穿整个课程的发展,渗透、落实在课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下,美术与语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美术与小学语文的课程融合创新实践
(一)推动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创新的方法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跨学科融合的要求后,国家层面、社会与学校层面、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融合方法方面的积极探索。
1.国家层面。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等方面相结合的活动。小学语文“关于综合性学习”中提道: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开展跨领域学习。
2.社会与学校层面。省级、市级、镇级定期举行教师专题培训,邀请专家主持,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学校可以“诗情画意”为主题举办手抄报比赛、教师课堂创新比赛等校内评选比赛。在校内宣传栏、走廊、楼梯等地方可以放置含有诗句插图的海报,定期举行专题讲座。
3.教师个人层面。教师个人应配合学校工作,探索学科融合的方式。主动留意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备课时主动探索课堂融合创新的方式。
(二)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创新的具体做法
教学案例1:以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与一年级美术《我跟月亮做朋友》为例。
课题:《我跟月亮做朋友》 授课教师:孙志远
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一课将已学课文《小小的船》导入并贯穿整节课的内容,学习月亮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方法,展开美好的遐想,把心中所想的月亮的故事描绘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已学语文知识,了解神话故事与月相知识,学习绘画方法。
(2)过程与方法:欣赏美术作品,学习以点线面的绘画技法完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太空中月亮的奥秘,对月亮展开奇妙的遐想。
【教学重点】
能把自由想象的月亮的故事描绘出来,并在画面中添加星星、玉兔、人物等,增加故事性。
【教学難点】
知道如何把内心的想法准确描绘出来,能用点线面的绘画技法让画面更完善。
【教学过程】
阶段一:导入新课。由叶圣陶先生写的儿童诗歌《小小的船》导入,进行简单的互动,邀请学生们一起乘坐小小的船,探索月亮的故事。
阶段二:课堂发展。教师邀请学生们说一说他们所了解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如,猴子捞月、天狗吃月、嫦娥奔月等。这种形式,既回顾了以往的语文知识,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教师展示作品,并让学生们在欣赏时观察月亮的形状、用色、画法,与导入诗歌《小小的船》描述月亮形状的一句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相互对应。紧接着扩展不同的月相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小小的船里,你是怎么坐上去的呢?你会邀请哪个好朋友一起上去呢?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引导学生用流利的语言把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用故事的形式说出来。教师播放其他作品,学生欣赏后完善构思。
阶段三:学生进入作画阶段,把脑中所想变为实物,教师巡视。
阶段四:讲评阶段。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画面的故事,先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再根据画面的不同,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师评和引导,比如:“这是月亮公主还是月亮王子呢?你的月亮公主是圆鼓鼓的还是两头尖呢?月亮公主身边都有些什么呢?星星和玉兔都围绕在月亮公主身边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
阶段五:课后延伸。学生课后可以一个月为期限,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并绘制记录不同日期的月亮形状变化。
(三)实践与成效
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小的船》中的生僻字并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因此,对于教师的课前导入有熟悉感,能跟着教师一起背诵。全班齐背诵时,学生们既回顾了语文知识,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题:我跟月亮做朋友。随后,教师邀请同学说一说月亮的神话故事,说故事能瞬间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兴趣被激发后,老师再和他们一起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对于作品中月亮的形状、画面的分析更加仔细认真。作品中的月亮外形与诗中描述月亮外形的诗句相呼应,教师扩展其他的月亮形状,以诗中的后两句进行提问,系统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全诗贯穿了整节课,语文知识在美术课堂中的穿插,是把新的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之上,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过渡,提高了他们的全面思考能力。
根据以上教案,笔者在所教的一年级几个班级中进行实验。这项教案实践提高了课堂活跃程度,保证了课堂的纪律性,有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程融合有助于培养其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搭建全面的学习思维。教师应主动提高教学水平,及时留意其他学科与本学科关联的信息,积极探索课程融合创新的方法,与时俱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高效的课堂。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绘画——言语发展相关性
绘画是儿童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想象,并将其绘制下来的过程。言语是利用不同的语言方式,通过内在思考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行为过程。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内部言语外显于画面的过程。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由于词汇量有限,他们一般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情感,但可以利用颜色和图形符号代替语言,表达不同的心情。古今中外,绘画与言语的发展相关性一直存在。古人在墙壁上用绘画来记录每天的生活,创造象形文字。在现代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师通过绘画测试揭秘人类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绘画和言语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特点
日本学者东山明认为,儿童在5-8岁时属于图式期,即用简洁的图形表示世界;中国学者王大根认为3-9岁属于符号期,即开始创造图形符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即象征思维的出现阶段。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一般在6-8岁,此阶段的儿童都处于图像表达阶段。人类因先天或者后天的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个性都互不相同。教师在授课时,对同一个画面进行描绘,在不同学生的脑海中会形成不同的画面和感受。
二、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进行融合的可能性
(一)美术与文学中的感性思维
艺术与文学都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的,借助不同的载体表达真实情感。譬如,《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导演张艺谋通过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确定影片的色彩基调,配以声音艺术,将其展现在大众眼前。可见,艺术与文学相辅相成,相互诠释。而美术作为艺术的一大分支,与文学同属感性思维,在创造过程中,更偏向于感性发挥,譬如:文学中的随笔、打油诗;美术中的插画、随笔画等。小学美术与小学语文艺术表现方式不一,小学美术的表现方式包括水墨、综合材料等,小学语文的表现方式包括听说读写。而美术与语文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十分相似,譬如: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雨后》中,“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一句与小学美术一年级《哈哈镜,笑哈哈》一课同样利用了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春笋》,“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句与小学美术二年级《给树爷爷画像》一课同样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者对真实景象或事物感性思考后的表现,在诗歌中更为常见。
(二)三维目标下的小学美术与语文学科
新课标提出,小学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针对美术与语文两个学科进行分析。
1.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美术教师除了对作品画面进行生动描述外,还需要讲述作品的人文背景、作者生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表达的基础建立在文字的积累中。中国有“诗画同源”一说,在古诗课文中,语文教师可以把对插画的讲解融入课堂中。
2.过程与方法。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可为作品编故事、写诗句等,使学生更认真地对待作品。在讲述小学一年级课文《美丽的小路》中的“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一句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中把景象以简笔画的方式画出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勒鹅卵石和鲜花,用图画示意法的方式活跃课堂,帮助学生感悟主题,完成自我创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美术与语文的情感目标在于人格完善,明确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与情感性更是美术课程的基本品质。美术与语文都是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学科,两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站立在课程的最高位,贯穿整个课程的发展,渗透、落实在课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下,美术与语文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何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小学美术与小学语文的课程融合创新实践
(一)推动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创新的方法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跨学科融合的要求后,国家层面、社会与学校层面、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融合方法方面的积极探索。
1.国家层面。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等方面相结合的活动。小学语文“关于综合性学习”中提道: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开展跨领域学习。
2.社会与学校层面。省级、市级、镇级定期举行教师专题培训,邀请专家主持,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学校可以“诗情画意”为主题举办手抄报比赛、教师课堂创新比赛等校内评选比赛。在校内宣传栏、走廊、楼梯等地方可以放置含有诗句插图的海报,定期举行专题讲座。
3.教师个人层面。教师个人应配合学校工作,探索学科融合的方式。主动留意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备课时主动探索课堂融合创新的方式。
(二)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创新的具体做法
教学案例1:以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与一年级美术《我跟月亮做朋友》为例。
课题:《我跟月亮做朋友》 授课教师:孙志远
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一课将已学课文《小小的船》导入并贯穿整节课的内容,学习月亮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方法,展开美好的遐想,把心中所想的月亮的故事描绘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已学语文知识,了解神话故事与月相知识,学习绘画方法。
(2)过程与方法:欣赏美术作品,学习以点线面的绘画技法完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太空中月亮的奥秘,对月亮展开奇妙的遐想。
【教学重点】
能把自由想象的月亮的故事描绘出来,并在画面中添加星星、玉兔、人物等,增加故事性。
【教学難点】
知道如何把内心的想法准确描绘出来,能用点线面的绘画技法让画面更完善。
【教学过程】
阶段一:导入新课。由叶圣陶先生写的儿童诗歌《小小的船》导入,进行简单的互动,邀请学生们一起乘坐小小的船,探索月亮的故事。
阶段二:课堂发展。教师邀请学生们说一说他们所了解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如,猴子捞月、天狗吃月、嫦娥奔月等。这种形式,既回顾了以往的语文知识,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教师展示作品,并让学生们在欣赏时观察月亮的形状、用色、画法,与导入诗歌《小小的船》描述月亮形状的一句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相互对应。紧接着扩展不同的月相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小小的船里,你是怎么坐上去的呢?你会邀请哪个好朋友一起上去呢?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引导学生用流利的语言把脑海里天马行空的想象用故事的形式说出来。教师播放其他作品,学生欣赏后完善构思。
阶段三:学生进入作画阶段,把脑中所想变为实物,教师巡视。
阶段四:讲评阶段。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画面的故事,先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再根据画面的不同,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师评和引导,比如:“这是月亮公主还是月亮王子呢?你的月亮公主是圆鼓鼓的还是两头尖呢?月亮公主身边都有些什么呢?星星和玉兔都围绕在月亮公主身边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
阶段五:课后延伸。学生课后可以一个月为期限,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并绘制记录不同日期的月亮形状变化。
(三)实践与成效
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小的船》中的生僻字并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因此,对于教师的课前导入有熟悉感,能跟着教师一起背诵。全班齐背诵时,学生们既回顾了语文知识,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题:我跟月亮做朋友。随后,教师邀请同学说一说月亮的神话故事,说故事能瞬间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兴趣被激发后,老师再和他们一起欣赏相关的美术作品,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对于作品中月亮的形状、画面的分析更加仔细认真。作品中的月亮外形与诗中描述月亮外形的诗句相呼应,教师扩展其他的月亮形状,以诗中的后两句进行提问,系统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全诗贯穿了整节课,语文知识在美术课堂中的穿插,是把新的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之上,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过渡,提高了他们的全面思考能力。
根据以上教案,笔者在所教的一年级几个班级中进行实验。这项教案实践提高了课堂活跃程度,保证了课堂的纪律性,有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与语文课程融合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程融合有助于培养其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搭建全面的学习思维。教师应主动提高教学水平,及时留意其他学科与本学科关联的信息,积极探索课程融合创新的方法,与时俱进,营造更有活力、更加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