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措施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献血意愿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缓解北京市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发展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本研究探讨了13种无偿献血激励措施对北京在读大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以期提出提高无偿献血率的可行措施.方法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法,在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6月对北京地区39所高校在读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分析无偿献血激励措施对北京在读大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39所高校在读本科生,共收集有效问卷1 075份.研究发现,各措施的激励程度平均分前五由高到低排序为:免费体检、公开情况和火车购票(二者相等)、公交卡、简化报销;各措施提高的献血程度前五由高到低排序为:免费体检、公开情况、公交卡、火车购票、代金券;2项最具激励作用措施组合为:学生综评及代金券;3项最具激励作用措施组合为:学生综评、代金券及公交卡.不同措施激励程度的影响因素不同,且不同人群的激励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广大高校中,可采用2项/3项最佳组合措施以激励更多高校大学生参与献血,不同措施对不同献血者的激励程度不同.在献血工作的宣传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其他文献
Techniques to label the neuroretina and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have been the topic of many studies for years. The reli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期刊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对于成分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状态下成分献血的工作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应用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