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他们的教学观念、工作态度、教学技能等都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以规划领航,以行动促变,奏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六部曲”。在制定“一个规划”,依托“两个载体”,明确“两个要求”,拓宽“三条渠道”,开展“三个活动”,完成“十项任务”的多元培养路径中,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青年教师;多元;培养;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2012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开幕典礼上发言说:“教师在发展教育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水平达不到,或者缺乏教育改革的热情,教育质量仍然难以保证”。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教育教学的技能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走向。
绿盛实验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培养方式和途径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实践。
一、制定“一个规划”,增添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校先是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剖析,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再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制定三年职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发展目标,然后再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提出有效达成目标的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然后将每个人的规划上传到“绿青椒工作坊”博客共享借鉴、监督实施。教科室在认真阅读和分析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划基础上,针对每个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培养基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通过“想法子、出点子、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等方法,引领青年教师有目标的、积极的工作和生活。
二、依托“两个载体”,赋予青年教师携手共进的聚力
即“一坊一工程”——绿青椒工作坊(绿盛青年教师工作坊)和蓝青工程。学校以立项的规划课题《梯级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为龙头,构建教师发展的六梯级团队,拟定每个梯级团队的发展目标和推进策略。根据学校梯级教师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一是组建绿青椒工作坊,建立绿青椒工作坊网络博客,这是青年教师的俱乐部,也是青年教师的网络家园。青年教师在这里交流思想、讨论人生、分享快乐,进行业务研讨、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组织亲近自然、关爱社会、野外休闲等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亲子教育培训等等,把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彼此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工作内驱力。绿青椒工作坊的建立,实现了青年教师培训的“零缝隙”,展现了“空间学习”的勃勃生机,被省市领导称为是“令人感动的探索”。二是坚持实施“蓝青工程”,根据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给薄弱教师和刚进学校的新教师指派经验丰富的名优教师带教,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从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个性化发展,缩短成长期。
三、明确“两个要求”,促使青年教师有思想的学习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营造民主的、互动的、参与的、平等的教研氛围,学校明确了校内外活动“两个要求”。一是外出培训“四个一”要求,凡是送出去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学习的老师,回校后都要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在教研组做一次专题交流、交一张带有培训主题的照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变化;二是校内教研活动“三个一”要求,即至少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杜绝只带耳朵参加活动的教研信息独享现象,鼓励青年教师带着期盼和团队智慧参与信息共享与创生,督促青年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学习,带着思考的大脑进入培训学习状态。
四、拓宽“三条渠道”,赋予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正能量
即“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三条校本教研渠道。一是邀请市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和经验介绍;送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感受先进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给每位青年教师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给青年教师发送教育专著,鼓励青年教师亲近教育大家、名师,接受人格熏陶和新理念洗礼;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实录,分主题进行“引课、提问、小组合作......”系列精细化教研。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如教研组或学校层面的献赛课活动、教研沙龙、论坛、经验交流、学习汇报等;每周一次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社团活动等,让青年教师在团队发展愿景的引领下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他人的优势和长处,弥补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教研组层级的“课型研讨”磨课活动,以参加各级各类献赛课活动为契机,倾全组之力精心打磨优质高效的课例。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青年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教师的人格品质本身就是教学质量的思想,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成长的不可替代性”,只有潜心修炼、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远离铜臭,培养自己的精神气场,增强自己的人格修为,才能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保险系数。鼓励青年教师把“阅读、教学、写博”作为自己的常态工作,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五、开展“三个活动”,捕捉青年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
三个活动即“说教材说课标’”活动、“教改大课堂”展评活动、“教学案例分析”评选活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引领教师真正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结构体系,树立“教师既课程、学生既课程、生活既课程”的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结合学校每个假期都要组织的教师全员培训,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教科室、教导处配合,一是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一般模式结构的讨论与研究,从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到山东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35+10”循环教学模式,从山东鱼台一中“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到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课堂“6+1”模式的课堂“导、思、议、展、评、检”六环节和课后“练”环节,让青年教师心中有一个基本教学模式结构框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低效性;二是组织“教改大课堂”展评活动,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实现新理念的共鸣、新思想的碰撞、新经验的传播。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写三年反思胜过教三十年书。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反思习惯、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作用。而写“课例分析”,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例研讨活动,如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教学,数学科的规律教学等等。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十课活动”(家长进课堂开放课、梯级教师研讨课、立项课题研讨课、工作室成员研讨课、课型教学研讨课、学科竞赛展评课、校际交流课、青年教师考核课、名优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展示课),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借鉴、展示的平台,营造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自我教学的诊断,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撰写课例分析的素材。
六、完成“十项任务”,助推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
即要求每个青年教师都要完成十个一任务:每天写一则教学反思,每周至少听一节随堂课,每月写一则教学案例分析,每期至少上一节公开研讨课,每期写一篇经验文章,每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期命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每期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学生活动,每期承担一门选修课程的教学,每年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十个一的目标任务,给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上紧了发条,迫使青年教师扬鞭奋蹄,实现快速成长。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4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200余人次获得各级论文评选等级奖,10余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全国、省级环境科技活动获奖,学校也成为了自贡市的优质品牌学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主席张华教授主张“让教学变成研究”,其实,每个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研究、自我完善的过程。学校在期待青年教师的主动进取的同时,也应尽力让青年教师的成长变得有趣,让青年教师的人生变得富足而饱满。
参 考 文 献
[1]张忠华,桑瑜.试论当代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7).
【关键词】青年教师;多元;培养;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2012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开幕典礼上发言说:“教师在发展教育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水平达不到,或者缺乏教育改革的热情,教育质量仍然难以保证”。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教育教学的技能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走向。
绿盛实验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培养方式和途径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实践。
一、制定“一个规划”,增添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校先是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剖析,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再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制定三年职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发展目标,然后再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提出有效达成目标的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然后将每个人的规划上传到“绿青椒工作坊”博客共享借鉴、监督实施。教科室在认真阅读和分析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划基础上,针对每个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培养基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通过“想法子、出点子、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等方法,引领青年教师有目标的、积极的工作和生活。
二、依托“两个载体”,赋予青年教师携手共进的聚力
即“一坊一工程”——绿青椒工作坊(绿盛青年教师工作坊)和蓝青工程。学校以立项的规划课题《梯级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为龙头,构建教师发展的六梯级团队,拟定每个梯级团队的发展目标和推进策略。根据学校梯级教师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一是组建绿青椒工作坊,建立绿青椒工作坊网络博客,这是青年教师的俱乐部,也是青年教师的网络家园。青年教师在这里交流思想、讨论人生、分享快乐,进行业务研讨、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组织亲近自然、关爱社会、野外休闲等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亲子教育培训等等,把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彼此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工作内驱力。绿青椒工作坊的建立,实现了青年教师培训的“零缝隙”,展现了“空间学习”的勃勃生机,被省市领导称为是“令人感动的探索”。二是坚持实施“蓝青工程”,根据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给薄弱教师和刚进学校的新教师指派经验丰富的名优教师带教,开展“一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从工作上、思想上、生活上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个性化发展,缩短成长期。
三、明确“两个要求”,促使青年教师有思想的学习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营造民主的、互动的、参与的、平等的教研氛围,学校明确了校内外活动“两个要求”。一是外出培训“四个一”要求,凡是送出去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学习的老师,回校后都要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在教研组做一次专题交流、交一张带有培训主题的照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变化;二是校内教研活动“三个一”要求,即至少发现一个亮点,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杜绝只带耳朵参加活动的教研信息独享现象,鼓励青年教师带着期盼和团队智慧参与信息共享与创生,督促青年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学习,带着思考的大脑进入培训学习状态。
四、拓宽“三条渠道”,赋予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正能量
即“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三条校本教研渠道。一是邀请市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和经验介绍;送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感受先进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给每位青年教师指派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给青年教师发送教育专著,鼓励青年教师亲近教育大家、名师,接受人格熏陶和新理念洗礼;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实录,分主题进行“引课、提问、小组合作......”系列精细化教研。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如教研组或学校层面的献赛课活动、教研沙龙、论坛、经验交流、学习汇报等;每周一次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社团活动等,让青年教师在团队发展愿景的引领下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他人的优势和长处,弥补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教研组层级的“课型研讨”磨课活动,以参加各级各类献赛课活动为契机,倾全组之力精心打磨优质高效的课例。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青年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教师的人格品质本身就是教学质量的思想,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成长的不可替代性”,只有潜心修炼、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远离铜臭,培养自己的精神气场,增强自己的人格修为,才能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增加保险系数。鼓励青年教师把“阅读、教学、写博”作为自己的常态工作,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五、开展“三个活动”,捕捉青年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
三个活动即“说教材说课标’”活动、“教改大课堂”展评活动、“教学案例分析”评选活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引领教师真正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结构体系,树立“教师既课程、学生既课程、生活既课程”的观念,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结合学校每个假期都要组织的教师全员培训,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教科室、教导处配合,一是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一般模式结构的讨论与研究,从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到山东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35+10”循环教学模式,从山东鱼台一中“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到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课堂“6+1”模式的课堂“导、思、议、展、评、检”六环节和课后“练”环节,让青年教师心中有一个基本教学模式结构框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低效性;二是组织“教改大课堂”展评活动,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实现新理念的共鸣、新思想的碰撞、新经验的传播。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写三年反思胜过教三十年书。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反思习惯、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作用。而写“课例分析”,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例研讨活动,如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教学,数学科的规律教学等等。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十课活动”(家长进课堂开放课、梯级教师研讨课、立项课题研讨课、工作室成员研讨课、课型教学研讨课、学科竞赛展评课、校际交流课、青年教师考核课、名优骨干教师示范课、送教展示课),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学习、借鉴、展示的平台,营造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自我教学的诊断,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撰写课例分析的素材。
六、完成“十项任务”,助推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
即要求每个青年教师都要完成十个一任务:每天写一则教学反思,每周至少听一节随堂课,每月写一则教学案例分析,每期至少上一节公开研讨课,每期写一篇经验文章,每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期命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每期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学生活动,每期承担一门选修课程的教学,每年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十个一的目标任务,给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上紧了发条,迫使青年教师扬鞭奋蹄,实现快速成长。近年来,学校青年教师4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200余人次获得各级论文评选等级奖,10余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全国、省级环境科技活动获奖,学校也成为了自贡市的优质品牌学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主席张华教授主张“让教学变成研究”,其实,每个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研究、自我完善的过程。学校在期待青年教师的主动进取的同时,也应尽力让青年教师的成长变得有趣,让青年教师的人生变得富足而饱满。
参 考 文 献
[1]张忠华,桑瑜.试论当代教师教育的发展特征[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