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7月20日:勋菲尔德比赛开幕音乐会
两年一度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如期而至。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一次盛大的音乐聚会。
开幕音乐会上名家汇集,星光闪烁。担任本届比赛小提琴评委主席的让-雅克·康托罗夫(Jean-Jacques Kantorow)率先出场。康托罗夫是俄裔法国小提琴家和指挥家,已有七十三岁高龄,他演奏的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以强大的气场横扫全场。此前他因指挥各种演出,已有五年没拉琴了,但为了这场演出重新拿起了小提琴。從他指尖流淌出的音乐是如此刚劲,又如此娇媚,那是来自内心的音乐,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
接下来出场的是本次大赛的大提琴评委主席大卫·格林加斯(David Geringas)。这位以曲目量巨大著称的立陶宛大师特有范儿,不愧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得意门生,也不愧为 1970年柴科夫斯基大赛的金奖得主。今晚他演奏的是布鲁赫的《希伯来晚祷》,这是一首具有宗教圣境的作品,我曾经无数次地被米夏·麦斯基在唱片中的演奏感动得流泪。那时我以为只有麦斯基的“晚祷”达到了最悲情的情境,而今晚我见识到了格林加斯的非凡功力。他从第一句开始就将弓弦注满悲情,句子拉得很长很长,将忧伤与祈祷的理由诠释得很足。
法国大提琴女神安妮·加斯提奈尔(Anne Gastinel)出场了。她没有穿着裙裾式的演出服,而是一件坎袖橙色短衫和一条黑裤子,轻盈飘逸,就这么登台了。一首爱德华·拉罗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她拉得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她果断、紧凑、灵敏,在把位间如此精准,那种力道与灵性,还有坚韧,让我想到高飞的鹰隼在捕捉猎物时那突然而精准的俯冲。
音乐会的高潮来自最后的压轴,本次大赛的艺术总监薛苏里的《乌苏里船歌》。在上届勋菲尔德比赛开幕式上,薛苏里就已经成功地演出过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小提琴与乐队作品。这次,他带着对家乡父老的一片深情,再度豪情登台,他纯熟的技巧带动着乐队,舞台上下,激情回荡。
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指挥家蔡金冬先生值得称赞。他的风格雄健刚毅中不乏柔情似水,他刚劲的一面在音乐会奏响第一首威尔第的《命运之力》时就抖动起了神威,乐队的铜管犹如狂风暴雨般横扫天下。接下来的木管柔情婉转,与弦乐的富饶丰润交织成命运之河,波诡云谲,湍流不息。此前我不止一次听过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演出,如今汤沐海走马上任艺术总监,乐队有了很大变化,此番在蔡金冬的指下也有了不俗的表现。但令我困惑的是,如此资深的以“老哈响”闻名的乐团,何以连一个大管首席都没有?舞台上这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90后大管首席,还是从国家大剧院临时赶来救场的,指挥说他连排练都没参加,就直接上台了。如果他能早一点与乐队磨合,一定会发挥得更好。
2018年7月25日:用弦乐编织的晶莹美丽之夜
今天,哈尔滨音乐厅的室内乐厅举办了法国大提琴女神安妮·加斯提奈尔的独奏音乐会,令人大饱耳福。安妮仍然一身素衣,只有微笑和银发弥漫闪耀。她持弓的右手是那么筋脉力道,骨感的传动机构都是精华,弓走弦飞。舒曼的《幻想曲三首》(Op.73)让音乐厅立刻充满热度,并追随她的快速节奏而融荡激情。接下来贝多芬的《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Op.102)、德彪西的《D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精彩纷呈。加演的一首福雷的《悲歌》,句句入骨,声声裂帛。
晚上是海菲茨最后的入室弟子鲁道夫·科尔曼(Rudolf Koelman)的小提琴独奏会。鲁道夫有如神助,手中的这把斯特拉底瓦里的“伍尔豪斯”就像魔鬼的音箱,要什么就有什么,显然他得到了海菲茨的真传。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用弦乐编织的晶莹美丽之夜,这是属于勋菲尔德的夜晚。
2018年7月26日:“堂而皇之”地获奖
今天的室内乐组决赛中,来自美国的尤里西斯四重奏明显“技高两筹”,众望所归地获得冠军。而其他几组的水平似乎相差无几,来自中国上海的四个大学生——堂皇四重奏在评委公平投票中名列第二名。“堂皇”是堂而皇之地获奖。四个黑衣小伙子稚气而朴实,激情澎湃时的他们犹如是在课堂上演奏,而非参加这种大赛。他们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显得有点青涩,特别是与美国尤里西斯那种专业的、成熟的组合相比,似乎还带有一点“学生腔”。他们演奏的斯美塔纳《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仿佛把我带到了沃尔塔瓦河畔……
2018年7月27日:六弦金电子小提琴
哈尔滨音乐厅的评委音乐会系列,出场的是传奇小提琴家亚历山大·马科夫(Alexander Markov)。这位魔鬼级的大神被喻为当今世界最具魅力、最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这样评价他:“毋庸置疑,他是最有才气又不乏乐感的小提琴家之一。”百闻不如一见,马科夫上半场的演奏風格完全传统,贝多芬拉得深沉稳健,高贵得像个刚从宫廷走到舞台上的王子。下半场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马科夫完全绽放了他的个人魅力,每一首都十分精彩,华彩毕现,让人震惊。当他从台侧走出来加演时,突然疾速返回去,换了一把特殊而有点怪异的“武器”,有着古代剑戟之感,那是雷明顿为他量身订制的六弦金电子小提琴。这把通体闪耀着金光的电子小提琴,让马科夫几乎变成“魔鬼”。他玩出的万般花样,那种声音,我从未听过,感到十分刺激。原来这是他自己创作的摇滚协奏曲,声音非常特别,甜美起来特别甜,柔弱之时极其柔软,强有力时则可以直接震荡苍穹。
2018年7月28日:为了告别的聚会
为期九天的勋菲尔德比赛落下了帷幕,德国选手陈瑾玚和美国选手冯勇智分获小提琴、大提琴冠军。
比赛从昨晚开始进入决赛。今天第一个出场的是日本小提琴选手和谷久井见。她那么细弱的手臂,拉起西贝柳斯这样的大作品却充满韧力。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的第二乐章,抒情性极美,然而,这位身着红裙,胸部有着中国民间剪纸图案的女子,居然没有一点表情,冷凝冷艳,连眉头都不蹙一下,是典型日本式的专注与精确风格。
第二个出场的是俄罗斯大提琴选手阿纳斯塔西娅·科贝金纳(Anastasia Kobekina)。她演奏的是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29)。昨天有一位俄罗斯男选手也演奏了这首作品,但他的声音很闷,音色没有穿透力,也谈不上丰富优美,这首我非常期待的舒曼,听下来竟没有多少感觉,不免失望。此番科贝金纳的演奏,从第一弓切下来那一刻起,就有扯动你内心的感觉。她随着旋律晃动揉弦,充满忧伤苦涩,在她的每一句倾诉中,我听到了舒曼的内心,那是一种深切的丰富。
来自美国的华裔大提琴手冯勇智获得了第一名。这位十九岁的小伙子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讲的是一口中国话。他略有几分腼腆地说他很喜欢拉琴,每天拉琴与文化课安排得很有规律。他的演奏很成熟,但他说话时的一颦一笑却显露出他的稚气未脱。他的现场表现确实稳健,无论是复赛中演奏的舒伯特《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二与第三乐章,还是决赛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都令人信服。我最喜欢的是他在复赛时演奏的中国作品《草原苍穹幻想曲》,他拉得粗犷豪放,音色极美,中国音乐的草原味道很醇。
《草原苍穹幻想曲》是本次大赛委约蒋衍与蒋音父女俩共同创作的作品。蒋音率真地说,为了这部作品,她的头发都白了许多。为了将这部作品写好,她与丈夫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度假,寻找灵感。那是一个山水极美的地方,看得见熊在河水里捕鱼的情景。我告诉她,我觉得这部作品非常好听,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特别是纯美的草原味道让我非常喜欢。作品前半部分唯美,后半部分节奏加快,前进中的马蹄声声令人想到边疆烽火硝烟之岁月,而阵阵马头琴的音色融入高远的天际,更显出作品的意境之美。我说我听到外国选手演奏这首中国味道的作品时,完全感觉不到是“老外”,就好像他们也伫立于中国的草原边陲,眺望天穹。
一场精彩的音乐会结束了,一届轰轰烈烈的比赛结束了。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像《为了告别的聚会》(米兰·昆德拉小说名)一样。当我即将离开松花江畔时,最留恋的当属夜景。公路大桥灯光格外明亮,江水幽幽呈现深情。有人说那拜占庭式桥头堡像金色的鸟笼子,但在我眼里它却如一座金冠。它为松花江带来了典雅与华贵,让我久久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