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习惯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吸烟、饮酒及户外运动、开窗通风等行为习惯,探讨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青岛市某医院确诊的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上述患者首次确诊治疗前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饮酒、吸烟及相关行为习惯(户外运动、开窗通风、熬夜)进行分析。结果: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67.3%的患者均有吸烟史。其中,吸烟史30年以上者例数最多,占57.6%,20~29年占24.6%,10~19年占11.0%;吸烟程度分析显示,重度吸烟者占74.3%,中度吸烟8.9%,轻度吸烟16.8%。35.9%的患者有饮酒史,其中,饮酒史30年以上者人数最多,为58.8%,其次20~29年为27.5%,再次10~19年为9.8%,最少为饮酒史<10年,占3.9%。每天户外运动时间≤2 h例数最多,占60.2%,>2 h占22.2%,不户外运动占17.6%。开窗通风情况分析显示,开窗每日>2 h者占56.3%,每日≤2 h者占34.2%,每日≤0.5 h者为7.7%,1.8%的研究对象没有开窗习惯。多数患者不熬夜(59.5%),偶尔熬夜的占29.2%,经常熬夜占11.3%。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有吸烟史,且重度吸烟情况较多见,户外运动不足,部分患者未养成良好的开窗通风习惯。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吸烟史; 饮酒史; 行为习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ehaviors and habits of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cluding smoking, drinking, out-door activities and in-door ventilation, then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s and diseases. Method: 284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one of the hospitals in Qingdao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and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ross-section investigation from Nov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The trained investigators were responsible for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involving patients’ basic information (age, gender, height, weight, and blood pressure) and related behavioral habits (out-door activity, ventilation, and stay up in the night) before they started their first treatment.Result: Among the 284 patients, 67.3% of them had smoking history. The patients with 30 years smoking history are the most (57.6%); the patients with 20-29 years smoking history accounted for 24.6% in total; the patients who smoke for 10-19 years represented 11.0%. In addition, heavy smokers accounted for 74.3% of the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oderate smokers represented 8.9%; 16.8% of them were light smokers. Similarly, 35.9% of the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had drinking history, among them, the drinkers with above 30 years drinking history represented 58.8% of the total patients; patients with 20-29 years drinking represented 27.5%, patients with 10-19 years drinking history represented 9.8%, and patients with less than 10 years drinking habit represented 3.9%. In the meantime, the number of the patients who did less than 2 hours per day out-door activities was the largest, representing 60.2% of the total patients; patients who did more than 2 hours out-door activities per day represented 22.2%, and patients who never did out-door activities represented 17.6%. In addition, 56.3% patients opened the window for more than 2 hours per day; 34.2% for less than 2 hours per day; 7.7% for less than 0.5 hour per day and 1.8% patients did not even have the ventilation habit. Moreover, 59.5% of patients did not stay up late; 29.2% occasionally stayed up in the night, and only 11.3% of patients often stayed up. 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the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had smoking history as heavy smokers and lacked of out-door activities. Most patients did not have ventilation habit.   【Key words】 The TB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Smoking history; Drinking history; Behavior and habit
  First-author’s address: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2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21
  糖尿病和结核病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迅速增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同时,这些地区的肺结核疾病负担仍然严重,因此,两病并发较为常见。加之两种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吻合,陈红光等[1]报道,我国PTB-DM患病率达7.2%,临床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升高,正影响着结核病的流行特征,糖尿病患者积极预防结核病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目前,已有研究中对糖尿病、肺结核的非保护因素如吸烟、饮酒等报道较多[3-6],而两病并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尚少见报道[7-12]。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PTB-DM患者吸烟、饮酒及相关行为习惯,探讨其对疾病发生的可能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青岛市某医院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18岁)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自愿原则并告知其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接受调查者均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其他重大疾病者及文化程度较低、有智力问题不能配合问卷调查者。
  1.2 诊断标准 (1)肺结核病:肺结核诊断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008版)》的诊断标准[3]。根据患者的痰涂片检查、X线检查等结果,并结合临床体征进行结核病的诊断。(2)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诊断标准[4]。有糖尿病症状,并且1 d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200 mg/dL(11.1 mmol/L);或者空腹至少8 h后,血浆葡萄糖浓度≥126 mg/dL(7.0 mmol/L)。或者OGTT 2 h的血浆葡萄糖浓度≥200 mg/dL(11.1 mmol/L)。
  1.3 研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进行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
  1.3.1 体格测量 采用经校准的身高体重仪,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测量前要求患者脱掉鞋、帽,只穿简单的衣裤进行测量。双脚平放,脚后跟并紧,背部挺直,双肩平放,头部保持水平、双眼正视前方。身高最终读数精确到0.01 m,体重最终读数精确到0.5 kg。根据身高、体重测定结果计算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计算及评价BMI=体重(kg)/身高(m) 2(kg/m2)。
  按2003年4月由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的标准确定,BMI水平分为3类:<18.5 kg/m2,即消瘦;18.5~23.9 kg/m2,正常;≥24.0 kg/m2即为超重或肥胖[13]。
  1.3.2 问卷调查内容 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其确诊前的吸烟、饮酒情况,(抽烟时间、每日抽烟量、饮酒时间、饮酒种类、度数、每日饮酒量),同时调查其他疾病相关行为习惯,包括户外运动、开窗通风、熬夜等。
  1.4 吸烟、饮酒定义及评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标准[12],吸烟为≥1支/d,且连续1年以上。吸烟程度用吸烟指数(smoking index,SI)进行评价,SI=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饮酒为不论是白酒、啤酒、葡萄酒或黄酒等,只要在过去的1年中饮过1次即为饮酒者(逢年过节才饮用1次不算饮酒)。
  1.5 质量控制 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的录入与核查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数据录入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逐项录入,避免遗漏或错项。数据核查工作采取全部数据核查的形式,评价其质量的可靠性,错误率控制在1%以内数据库方可采用,否则所有数据均需重新输入并核查。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收集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4.38±12.56)岁。其中,男239例,占84.2%;女45例,占15.8%。平均BMI(22.47±3.63)kg/m2,其中消瘦、正常、超重肥胖例数分别为36例(12.7%)、162例(57.0%)、86例(30.3%)。平均收缩压(128.41±17.39)mm Hg,平均舒张压(78.74 ±10.75)mm Hg。
  2.2 研究对象的吸烟史分析 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67.3%(191/284)的患者均有吸烟史,且吸烟史30年以上者例数最多,为57.6%(110/191),其次20~29年为24.6%(47/191),再次10~19年为11.0%(21/191),最少为吸烟史<10年,占6.8%(13/191);按吸烟程度分析,重度吸烟(SI≥400)达74.3%(142/191),中度吸烟为8.9%(17/191),轻度吸烟16.8%(32/191)。
  2.3 研究对象的饮酒史分析 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5.9%的患者饮酒,并且其中饮酒史≥30年的患者占比58.8%。其次20~29年为27.5%,再次10~19年为9.8%,最少为饮酒史<10年,占3.9%。
  2.4 研究对象的其他相关行为习惯 2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每天户外运动时间按没有、≤2 h、>2 h分别占17.6%、60.2%、22.2%。开窗通风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约一半研究对象每日开窗通风时间超过2 h(160例,占56.3%),≤2 h为97例占34.2%,7.7%患者(22例)每天开窗通风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少数患者没有开窗习惯(5例,占1.8%)。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从不熬夜者(169例,占59.5%),经常熬夜者32例,占11.3%,偶尔熬夜者83例,占29.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有超过60%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吸烟史,并且其中重度吸烟患者占78.5%,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国外在2006年对英国、中国、印度和美国做的调查显示,每天吸20支烟以上者的结核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增加2~4倍。同时对英国、中国、印度和美国4万人进行调查显示,目前吸烟者感染结核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3倍,吸烟占男性患结核危险的33%[5]。早期调查结果还显示,吸烟可导致成人已经痊愈的或相对静止的肺结核复发,是中年人结核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及系统综述证实吸烟是T2DM—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大,T2DM的发病率越高。不同的吸烟状态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及性别的差异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不同 控制吸烟意义影响深远,戒烟可部分逆转这些风险[7-14]。
  本研究发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近一半的患者饮酒,并且其中饮酒史≥30年的患者占比58.8%。有报道指出,中国人饮酒者患肺结核的危险性是非饮酒者的1.27倍(95%CI)[5]。而且国内研究发现吸烟同时饮酒者肺结核发病危险度最高,非洲人群肺结核发病危险度也与吸烟和饮酒相关[7-8]。两者的联合作用可能使这种危险性大大增加。饮酒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国内有研究结果显示大量饮酒导致了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促使糖耐量异常发病风险增高[15-16]。结合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吸烟、饮酒,尤其是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征可能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体育锻炼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作用,同时,户外活动增加机体接触紫外线的机会,可促进自身合成维生素D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D不仅是维持骨骼系统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其对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可能也具有一定作用。研究发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户外运动时间偏少,普遍低于2 h。有文献[5]报道,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者患肺结核的危险性是未参加体育锻炼者的0.63倍,提示参加体育锻炼可降低肺结核发生风险,与陈璐等[9]研究得到类似结论。
  本研究发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每日开窗通风情况较好。居室通风条件良好,可减少呼吸道与空气中细菌的接触频度,控制肺结核的发病。但仍有少量患者未形成良好的开窗通风习惯,甚至从不开窗通风,提示应进一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我国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综上,吸烟,尤其是重度吸烟可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同时具有吸烟、饮酒习惯可能导致危险进一步增高。户外运动时间偏少等也与疾病发生有一定关系。由于两病发生大多以糖尿病在前为主,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积极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降低肺结核的发生、控制其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红光,刘民,顾芳慧,等.中国大陆地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1):1129-1133.
  [2] 孟令俊,李丽.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与危险因素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0):3989-39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S].2008.
  [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Executive. Summary: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0[S].2010.
  [5] 邹博,吴日娜.中国人20年间肺结核病患病率与生活习惯的相关因素荟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1993-1996.
  [6] 黄茂平.复发肺结核与吸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61-62.
  [7] 何志青,胡贵方.广州市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7):425-432.
  [8] Tekkel M,Rahu M,Loit H M,et al.Risk factors for pulmonary,tuberculosis in Estonia [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2,6(10):887-894.
  [9] 陈璐,韩秀霞,汪求真,等.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3):75-79.
  [10] 黄建英,钟球.中国肺结核治疗失败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2):102-107.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ational guide for monitoring alcohol consumptionand related harm [M].Geneva:WHO,2000.
  [12] WHO.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The MPO package [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13] 杨萍,丁慧萍,宗玉如,等.健康教育对肥胖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A):51.
  [14] 肖美芳,朱海萍,时艳霞,等.吸烟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关系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3,8(6):539-541.
  [15] 李天舒.饮酒是2型糖尿病重要病因[N].健康报,2010-03-26(6).
  [16] 韩俊侠,金栋,等.浅谈饮酒对糖尿病的影响及危害[J].西部中医药,2011,24(10):67-68.
  (收稿日期:2014-11-12) (本文编辑:蔡元元)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3年2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1例指掌侧皮肤缺损,范围为2 cm×2.5 cm~3 cm×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3~72 h。结果:1例皮瓣边缘出现小面积坏死,行扩创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出现血管栓塞,经手术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余19例皮瓣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烧伤外科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0月在本科治疗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13例,根据伤情特点急诊行创面清创、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培养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并联合烧伤外科技术,行皮片移植或皮瓣转位。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创面均得到良好的修复,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结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残余尿的测定,及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从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按照科室的流程利用膀胱机进行残余尿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护士的经验进行触诊判断患者是否有残余尿;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尿管留置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进行标准的残余尿测定及个体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个案追踪方法学在呼吸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个案追踪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病区危重疾病患者60例,结合具体病例根据护理全过程14条,通过对危重患者全方位的跟踪、分析,较真实地发现危重患者全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追踪查房,能够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护理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实施追踪查房前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对高龄AECOPD患者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45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和45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电除颤、电复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救治后24 h成功率分别为77.77%、100%,2周内存活率分别为66.66%、88.88%,1年内存活率分别57.7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后服用大剂量的米非司酮,而观察组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后服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均经过6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能量代谢与NF-κBp65的变化规律。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 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取脊髓测定腺苷酸(ADP、AMP、ATP)、活性氧(ROS)、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抑制蛋白-κBα(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汤剂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于三维适形放疗第1天始,服用以黄芪、女贞子为主扶正培本汤剂,1日1剂,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 和NK淋巴细胞数据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的CD3、CD4、CD4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 的表达。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3例脑胶质瘤组织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相较于正常脑组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Ⅰ~Ⅱ级脑胶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