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食物过敏性疾病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过敏作为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食物过敏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生活环境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抗生素的使用等诸多因素都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可导致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变化,从而破坏口服耐受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病率.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等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中的作用开始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总结了口服耐受和食物过敏产生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综述了目前对于肠道菌群通过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食物过敏的相关机制研究,并探讨益生菌防治食物过敏的潜在机制,以期为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优化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饮料中的聚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离心超滤净化,去除基质干扰,采用色谱柱分离,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聚葡萄糖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是指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化学反应的副产物或新形成的化合物、低聚物、降解产物、原料中的杂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纸和纸板是除塑料之外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