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及防治效果。方法 以分组随机法来探讨观察组与对照组,运用循证护理来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从观察组及对照组来看,两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下对于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来说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循证护理更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127-01
循证护理作为新的护理理念,其特点是在护理活动中,通过实证方式来获取临床经验,指导护理决策的实施,为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证据途径。骨科手术中对于术后易发深静脉血栓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护理工作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等大型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很容易导致患者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从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形成上加强研究,利用循证护理理念来改善护患水平就显得尤为必要。结合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例骨折大手术患者资料,利用循证护理来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从改善患者术后护理质量上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2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2-63歲,平均年龄47.3岁。在行手术分类中,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例,股骨骨折5例,股骨粗隆骨折2例。以随机分组方式来建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外,依照循证护理需要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损失分类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数据进行记录,并作多普勒彩超检查,以确定其DVT形成。
1.2 护理方法
在循证护理中,需要从护理小组的组建上分别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等组成,通过对各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明确和细化,以骨科手术及术后身心评估上来探讨个主要护理方案的细节,如对于术后DVT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各类高危隐患的防范,对循证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从患者实证及临床护理工作中来总结经验、交流心得,并积极从护患关系融合中改进循证护理方案。针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问题,从因素分析上来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是术后静脉血流滞缓,导致血栓形成阻障;二是因手术中对部分血管内膜带来损伤,导致血液高凝而致血栓;三是对于各类高危因素来说,如高龄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及下肢存在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或其他有严重外伤史的患者,其发生DVT的可能性较高。
1.3 术前评估
针对循证护理方案在制定及实施中,要结合患者的综合评定,从其高危因素的分析中做好相关护理和干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做好术前的病症评估,特别是对于患者自身有无相关病症史,在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血栓史等方面进行记录,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来分层对待,以便于开展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二是做好相关心理护理,特别是介绍DVT形成原因及其危害,引导患者及其家属重视防范方法,并从循证护理方案中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积极改进和提升护理效果。需要强调的是,针对DVT形成因素及评估情况,对于各项高危因素需要从护理上加以优化措施,如对于肥胖患者,可以从饮食控制上来改善体重指数,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从饮食上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要从药物治疗中以改善血糖值;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从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及药物配合上来改善机体功能。
1.4 循证护理方案
针对骨科大手术实施中失血较多的问题,在术前需要从配血准备上做好基本工作,如血液的稀释、术中、术后输血,术后改善红细胞变性,降低红细胞聚集等措施。在饮食安排上,要从术前、术后要求上进行细化与跟踪,特别是水、食禁用时间,术后补水要求,对术后病情可能存在的血液粘稠度问题、电解质问题进行改善,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低脂低盐、加大纤维素食品的食用,避免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对患者肠道的影响,另外要从防寒保暖上强化护理,减少各类外界环境刺激诱发的静脉痉挛。针对骨科术后病情的观察与记录,需要从患者DVT形成因素分析中,及早做好各项临床症状的分析与观察,并从高危因素的应急预案中来区别对待。针对创伤后的水肿,需要进行及时的观察与护理围护,做好交接班记录,加大术后患者的交流与问询,从患者体征及感受中来对比测量其下肢周径。一旦发现患肢存在较大水肿变化,或者持续性肿胀,皮肤温度骤升等症状,都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深入检查和处理。
在循证护理方案中,对于抗凝治疗及护理工作需要进行预防性设定,特别是从基本抗凝药物预防和器械预防上,要从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中,综合各类抗栓方法。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临床抗栓药物的使用要优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等辅助预防措施。针对术前患者评估,对于高危DVT患者在抗凝疗法上,以阿司匹林、华法令、潘生丁等常规药物为主,以口服或注射使用。需要强调的是,针对阿司匹林不能单独使用,避免对止血药的长期使用,要从降低DVT发生率上做好抗凝药物的临床观察与记录,特别是对于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观察,患者尿液及痰液进行观察;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复查方案,对患者凝血酶原及凝血时间等进行记录。做好患者引流护理工作,确保引流管畅通,对于日常护理中常见的引流管扭曲等问题,要进行针对性改善,特别是从护理手法上减少对局部静脉的影响,避免引起患者血肿的发生。骨科大手术围护起护理工作,也是循证护理方案的重点,对于下肢静脉穿刺时,要避免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留置针不宜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尽量减少对局部血管内膜的损伤。术后开展功能锻炼也是循证护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患肢高度的调整,不宜太高,通常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不能在小腿下单独垫枕,防止静脉回流受到影响。对于功能锻炼在早期时,要从足趾、踝部及肌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入手,特别是要鼓励患者能够配合功能锻炼,促进静脉血流恢复,注重足踝“环转”运动,减少DVT发生率。另外,对于功能锻炼要遵循计划性和阶段性要求,从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中来强化运动范围及强度,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节奏,结合患者病情及恢复特点,适当引导患者及早下床。有计划的应用CPM功能锻炼,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恢复,对卧位进行定期调整,督促患者做好上肢悬吊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要从翻身等护理中增加机体血液循环,减少DVT的形成。
2 统计及结果
结合对患者的分组,并从各类指标的观察与记录中来统计各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照分析,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发生DVT的发生率仅为3.07%,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为18.24%,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我们从骨科大手术术后并发症来看,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多种因素,尤其是对于有高危病因的患者,更易发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血栓形成。骨科大手术术后护理是减少DVT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循证护理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临床观察及体征分析中,结合多普勒彩超及静脉造影,及时观察及跟踪症状,并从早期发现及确诊中加大治疗力度。传统的护理工作多强调经验,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来说,循证护理是从护理理念上增强可信性、有价值的临床证据,尊重客观证据来寻找实证,避免因护理的盲目性及经验性偏差带来的误诊,从而提升了循证护理的可操作性。本研究对于实证及临床实践的应用,主要从减少DVT发生率上来获得了显著效果,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具有较大借鉴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丽芳. 浅谈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11(06).
[2] 李咏梅.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 北方药学. 2014(04).
[3] 朱丽华,刘春芬,钟秀凤. 循证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J]. 全科护理. 2014(09).
[4] 夏翠兰,邓雪峰,郭玲,曾丽芬,周运彩. 循证护理在预防骰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06).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127-01
循证护理作为新的护理理念,其特点是在护理活动中,通过实证方式来获取临床经验,指导护理决策的实施,为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证据途径。骨科手术中对于术后易发深静脉血栓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护理工作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等大型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很容易导致患者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从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形成上加强研究,利用循证护理理念来改善护患水平就显得尤为必要。结合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例骨折大手术患者资料,利用循证护理来探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从改善患者术后护理质量上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2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2-63歲,平均年龄47.3岁。在行手术分类中,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例,股骨骨折5例,股骨粗隆骨折2例。以随机分组方式来建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外,依照循证护理需要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损失分类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数据进行记录,并作多普勒彩超检查,以确定其DVT形成。
1.2 护理方法
在循证护理中,需要从护理小组的组建上分别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等组成,通过对各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明确和细化,以骨科手术及术后身心评估上来探讨个主要护理方案的细节,如对于术后DVT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各类高危隐患的防范,对循证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从患者实证及临床护理工作中来总结经验、交流心得,并积极从护患关系融合中改进循证护理方案。针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问题,从因素分析上来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是术后静脉血流滞缓,导致血栓形成阻障;二是因手术中对部分血管内膜带来损伤,导致血液高凝而致血栓;三是对于各类高危因素来说,如高龄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及下肢存在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或其他有严重外伤史的患者,其发生DVT的可能性较高。
1.3 术前评估
针对循证护理方案在制定及实施中,要结合患者的综合评定,从其高危因素的分析中做好相关护理和干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做好术前的病症评估,特别是对于患者自身有无相关病症史,在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血栓史等方面进行记录,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来分层对待,以便于开展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二是做好相关心理护理,特别是介绍DVT形成原因及其危害,引导患者及其家属重视防范方法,并从循证护理方案中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积极改进和提升护理效果。需要强调的是,针对DVT形成因素及评估情况,对于各项高危因素需要从护理上加以优化措施,如对于肥胖患者,可以从饮食控制上来改善体重指数,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从饮食上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要从药物治疗中以改善血糖值;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从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及药物配合上来改善机体功能。
1.4 循证护理方案
针对骨科大手术实施中失血较多的问题,在术前需要从配血准备上做好基本工作,如血液的稀释、术中、术后输血,术后改善红细胞变性,降低红细胞聚集等措施。在饮食安排上,要从术前、术后要求上进行细化与跟踪,特别是水、食禁用时间,术后补水要求,对术后病情可能存在的血液粘稠度问题、电解质问题进行改善,指导患者清淡饮食、低脂低盐、加大纤维素食品的食用,避免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对患者肠道的影响,另外要从防寒保暖上强化护理,减少各类外界环境刺激诱发的静脉痉挛。针对骨科术后病情的观察与记录,需要从患者DVT形成因素分析中,及早做好各项临床症状的分析与观察,并从高危因素的应急预案中来区别对待。针对创伤后的水肿,需要进行及时的观察与护理围护,做好交接班记录,加大术后患者的交流与问询,从患者体征及感受中来对比测量其下肢周径。一旦发现患肢存在较大水肿变化,或者持续性肿胀,皮肤温度骤升等症状,都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深入检查和处理。
在循证护理方案中,对于抗凝治疗及护理工作需要进行预防性设定,特别是从基本抗凝药物预防和器械预防上,要从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中,综合各类抗栓方法。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临床抗栓药物的使用要优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等辅助预防措施。针对术前患者评估,对于高危DVT患者在抗凝疗法上,以阿司匹林、华法令、潘生丁等常规药物为主,以口服或注射使用。需要强调的是,针对阿司匹林不能单独使用,避免对止血药的长期使用,要从降低DVT发生率上做好抗凝药物的临床观察与记录,特别是对于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观察,患者尿液及痰液进行观察;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复查方案,对患者凝血酶原及凝血时间等进行记录。做好患者引流护理工作,确保引流管畅通,对于日常护理中常见的引流管扭曲等问题,要进行针对性改善,特别是从护理手法上减少对局部静脉的影响,避免引起患者血肿的发生。骨科大手术围护起护理工作,也是循证护理方案的重点,对于下肢静脉穿刺时,要避免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留置针不宜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尽量减少对局部血管内膜的损伤。术后开展功能锻炼也是循证护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患肢高度的调整,不宜太高,通常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不能在小腿下单独垫枕,防止静脉回流受到影响。对于功能锻炼在早期时,要从足趾、踝部及肌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入手,特别是要鼓励患者能够配合功能锻炼,促进静脉血流恢复,注重足踝“环转”运动,减少DVT发生率。另外,对于功能锻炼要遵循计划性和阶段性要求,从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中来强化运动范围及强度,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节奏,结合患者病情及恢复特点,适当引导患者及早下床。有计划的应用CPM功能锻炼,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恢复,对卧位进行定期调整,督促患者做好上肢悬吊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要从翻身等护理中增加机体血液循环,减少DVT的形成。
2 统计及结果
结合对患者的分组,并从各类指标的观察与记录中来统计各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照分析,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发生DVT的发生率仅为3.07%,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为18.24%,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我们从骨科大手术术后并发症来看,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多种因素,尤其是对于有高危病因的患者,更易发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血栓形成。骨科大手术术后护理是减少DVT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循证护理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临床观察及体征分析中,结合多普勒彩超及静脉造影,及时观察及跟踪症状,并从早期发现及确诊中加大治疗力度。传统的护理工作多强调经验,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来说,循证护理是从护理理念上增强可信性、有价值的临床证据,尊重客观证据来寻找实证,避免因护理的盲目性及经验性偏差带来的误诊,从而提升了循证护理的可操作性。本研究对于实证及临床实践的应用,主要从减少DVT发生率上来获得了显著效果,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具有较大借鉴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丽芳. 浅谈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11(06).
[2] 李咏梅.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 北方药学. 2014(04).
[3] 朱丽华,刘春芬,钟秀凤. 循证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J]. 全科护理. 2014(09).
[4] 夏翠兰,邓雪峰,郭玲,曾丽芬,周运彩. 循证护理在预防骰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