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炒作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在写作此文过程中曾就企业发展与媒体炒作的话题咨询过一些专业人士,现特将他们的观点摘录如下。
  
  过度造名是中国企业一大陷阱
  
  钟朋荣(著名经济学家):从飞龙、秦池、三株等公司的興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轨迹---成也造名,败也造名。过度造名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陷阱。所谓过度造名,是指这些企业不是致力于生产产品,不是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是致力于创造和经营某种概念。有的企业1000万元投资,恨不得拿出900万做广告、进行媒体炒作,结果,这些企业主要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在制造概念;消费者花掉巨额费用主要不是消费使用价值,而是消费概念。花掉10元钱,可能有3元买效用,7元买概念。企业过度造名会掉入造名的陷阱,但企业也不是完全不要造名。在造名与造实的关系上,企业似乎应当把握一下准则:其一,既要造名,也要造实;其二,造实先于造名;其三,造实重于造名,一个名牌产品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要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三者的统一。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地毯轰炸式的媒体炒作,可以迅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产品,但知道这一产品并不就是说这个产品好,并不就买这个产品,买了一次并不等于买第二次、第三次;其四,造名不能急于求成,产品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和媒体炒作迅速扩大,但以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三者统一为基础的名牌,则不是靠广告和媒体炒作在几天内能造出来的, 而是由产品质量和口碑的相互循环实现的,即好的产品---好的口碑---更好的产品---更好的口碑……。世界知名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间造出来的,而是伴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经过一个漫长过程形成的。
  
  千万不要拿企业"隐私"娱乐受众
  
  钟健夫(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专家):我讲两个问题,其一,企业怎样理解媒体,任何企业都希望与媒体结成朋友,媒体也不想与企业为敌,可是一不小心,企业与媒体就会造成紧张气氛。我认为,企业首先应当了解新闻行业本身的特点。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行业,这与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道德关系不大。正面报道媒体是少不了的,但受众似乎不是最感兴趣,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爆炸性的丑闻、隐私和事件。媒体作为商品,必须考虑受众的需求,因此对克林顿的性丑闻媒体作了狂轰滥炸似的报道,克林顿都躲不过的事,企业家们要特别警惕。"伟哥"这玩意被炒得火遍全球,厂商自己并没有花多少钱,中国企业家却被"炒得"坐不住了,纷纷花钱抢注"伟哥",花钱炒作自己的"伟哥",结果得不偿失。其二,媒体怎样理解企业,我认为,媒体千万不要将企业家看成影视歌星,见到企业的"隐私"先不要急于曝光。影视歌星的人权当然也要尊重,问题是明星们干的就是娱乐业,今日与阿B定情,明日跟阿D拍拖,这是常情,曝点光知名度反而急增,对票房收入时常有利,即便有不利影响,其范围也有限。但企业就不一样,"丑闻"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影响销售收入,影响银行贷款,甚至几千人的饭碗都会被一个小小的"丑闻"砸了。企业还有自己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影响实在太大。千万不要拿企业的"隐私"来娱乐受众,企业家不是娱乐明星。
  
  把第一次信任转化为长久的信任
  
  宋新宇博士(罗兰·贝格管理顾问公司中国首席代表):三年时间里中国有两个曾轰动一时的标王都出了问题。企业因为成了标王,所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在一定时期里,这种知名度是一种财富,因为客户知道你,供应商依赖你,媒体尊敬你。但如果不能把客户、合作伙伴、媒体的第一次信任转化为长久的信任,那么他们会淡忘、怀疑以致敌对。要想让人们对你忠诚,你就不能通过广告或者炒作广而告之,说你天天在努力,而是要让他们感到你真正天天在进步。企业应该给客户更先进的产品,更好的服务,给供应商更好的条件及信誉,给媒体更真实动听的故事。要做到这些,企业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人事、产品开发等每一个方面的管理。遗憾的是我们的标王擅长的仅仅是广告和炒作,他们仅仅愿意在广告和炒作上做大量投入---因为这是他们发家的经验,但就像一个装水的木桶一样,装水的多少是看它最低的一块板的高低,而我们的标王则把赌注都下在了他喜欢的那一块板上面。
  
  一味炒作只能是画饼充饥
  
  甘次地(上海正大联合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有不少企业家把战略规划与炒作概念等同起来,令不了解环境和市场、不了解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现代化管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去"闭门写文章",盲目地提出惊人的所谓战略目标,夸大其辞,以炒作去影响社会,织造花环,或是天真地希望顾客如规划之所愿买他们的产品。这种做法,为害非浅,只会产生误导,夸夸其谈,增加顾客的反感,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企业而言,一味炒作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公司发展快,人的进步慢
  
  柴田修司(信野国际经济咨询公司咨询部部长):中国企业发展都很快,但发展起来后,往往下一步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中国企业有两个特点,一是广告宣传做得很厉害,但往往持续的时间很短,效果也不是很好;二是中国也有一些好的技术设备,好多产品自己认为没问题,但真正去做市场调查和长远计划的很少。也许头一两年销售没有问题,但以后呢?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就会下去,市场上没有永久畅销的产品。有些公司的发展很快,人的进步却很慢,不能随着公司的发展一起往前冲,赚到的钱却投资到与经营无关的房地产上,或者是买别墅,进夜总会,总之是缺乏长远打算,干一两年就行了。□
其他文献
环保成为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到底有多严重?专家估计,每年损失大约2830亿。其中:  一、水质污染500亿。自60年代至今,全国有环境监测的432条大小河流,80%受到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其中大江河经过城镇河段的占20%,支流污染占60%。全国2800多个湖泊,凡能接纳城镇污水的,大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京津沪曾大面积沉降1.5米至2米,桂林溶岩区30
期刊
在今年的4月份,许多人突然发现,亚洲的新经济,正改变亚洲人传统做生意的方式和管理的思维,并且正在创造出新的、不同的增长模式。三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三星电子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被韩国人称为平民执行官的尹钟龙在上海举行的亚洲企业年会上现身说法,讲述了三星几年来的转变之道。  自从1995年创记录的盈利之后,三星开始不断滑向深渊。其中有市场方面的原因,比如,作为三星集团主业的半导体一块,由于国际市场价
期刊
欧洲的画卷    3月17日,宝马汽车公司宣布出售英格兰的罗弗汽车公司,这一决定使近万人受到裁减的威胁;4月24日,福特汽车公司又宣布关闭伦敦东部的戴杰汉姆福特汽车公司,这使  7700人面临失业。布莱尔首相和后者一名负责人举行秘密会议,商讨挽救对策。对此,舆论认为:确保制造业的就业机会是布莱尔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务”。  在跨国企业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往往雇佣上千上万人为它服务。在失业率居高
期刊
中华网:2.5亿美元找买主    还是从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华网( CHINA.COM)公司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说起。  自从中华网用巧妙的方式,躲过了国内证监会和信息产业部的监管条例,顺利在美国 NASDAQ和香港创业板上市后,中华网的发展经历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期间,虽然经过美国股市的剧烈调整,一度使它的股票从115美元的最高点下挫到目前的27美元左右。但由于它在此之前已经及时调整
期刊
茫茫草原的凄凉和悲壮  1991年8月24日,前苏联元帅、戈尔巴乔夫总统的军事顾问、前苏联军队总参谋长阿赫梅耶夫在克里姆林宫吞枪自杀。这是苏联解体后无数自杀者中级别最高的一个。按照他的对手和朋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劳上将的回忆,这是一名浑身是胆的军人,但他无法相信和接受过去50多年为之奋斗的一切居然被说成是全部都错。  1992年4月15日,一名获得过3次苏联英雄称号的卫国战争老战士也
期刊
古巴小男孩埃连已经成了世纪之交的新闻人物。围绕着他的去与留,美国各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而,这个事件仅仅涉及一个孩子,相比40年前的一件往事,埃连事件只具有某种象征性。    1.4万多古巴孩子前往美国    1959年,卡斯特罗上台后,古巴人中间很快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说政府将要把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分开,把儿童直接安置在政府的教育营里。这个消息使得很多人惶惶不安。就在这时,美国驻哈瓦那的使馆宣布:
期刊
离贵阳,驱车往西,景象逐渐荒凉,几乎看不出中国这20年来经济惊人增长的痕迹。  来到中国最贫穷和最偏僻省份贵州的中心地带猫营,这里离贵阳160公里,人口4万,以苗族和布依族为主。耕地不足,没有工厂。多数居民难以在土地上获得必需温饱,只能依靠在附近的采石场从事石头墓碑的雕刻来赚些钱。在尘污弥漫的环境下工作12个小时只能得到相等于2元5角美元的工资。在这样低劣的生存条件下,有些人就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诸
期刊
搜狐的张朝阳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产品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注意力稀缺是因为消费者的注意力有限(国外最新注意力研究显示,新的竞争中只能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力。如果一个人晚上看了10条广告,他留在记忆中的只有3条,任何一个人有一项需求时,只有3个品牌进入他的选择范围,挑剔的消费者只选择打动他的一个品牌),是因为产品过剩,是因为信息爆炸。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周忠  编者按: 制造热点事件、挖掘提炼新闻、创造新奇概念,继而进行媒体炒作,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已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巨人炒作"脑黄金",南德炒作"99°+1°",科利华炒作《学习的革命 》,飞龙炒作"伟哥",爱多、秦池炒作"标王 ",搜狐借助尼葛洛庞蒂、风险投资进行炒作,长虹、格蘭仕炒作降价与振兴民族工业,娃哈哈非常可乐
期刊
和西方媒体热衷于追逐、曝光政治事件和人物不同,中国的媒体似乎对企业的兴衰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企业成功时连篇累牍总结其成功之道,企业出问题时迫不及待挖掘其失败原因,弄得企业老板在春风得意时将媒体记者、编辑奉为上宾,在马失前蹄时又害怕见记者,甚至提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三防措施。于是在许多企业老板的心目中,媒体就成了"萧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炒作可以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也容易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