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透过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待高职教育,提出了从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五个方面重新认识高职教育。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科学,“区域”与高等职业教育密不可分,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数是“区域”内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大多也留在本“区域”内就业,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为本“区域”的经济建设服务。在各种教育形式中,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近。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在办学中,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自身的地位与作用,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设置专业、根据经济社会的评价调整方向。
一、从区域经济的内涵认识高职教育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出发至少有两个方面与职业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这其中的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因为定向于实际工作,更加体现出职业特性,因此与区域经济的亲合力愈强。这是生产要素中直接与高职教育有关的。其次,社会资本,物力资本也间接地与高职教育有关。在区域经济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及工艺复杂程度的加大,生产第一线急需一大批具有广阔专业知识,熟悉产品设计工艺,善于把各种优良的设计方案、工程图纸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和物质财富,并能担当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等教育是不能完全胜任的。
二、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识高职教育
该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组成。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低梯度区域转移。高职教育要能根据不同梯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要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既要能根据产业结构更新及高新技术带来的新兴行业,开设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高职新专业,也要能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向本地第二、第三产业,通过高职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三、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认识高职教育
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和科技活动的结合彻底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世界难题。在科技工业园区的政策与机制中,“政、产、学、研”的互动机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类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构成了科技工业园区健康,稳定、高速发展齿轮上的一个节点。据来自一些科技工业园区高新企业的调查,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中,高职毕业生与中职生各占一半,在技术员岗位中,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各占一半。高职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新企业的中坚力量。与中职生相比,高职生在英语能力、专业能力、基础理论方面都要有优势。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职业定位十分明确,动手能力强,能安心于第一线技术工作。但同时,高职生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生薪资待遇要高于中职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弱于本科生,高新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值加大,希望高职毕业生有更强的理论功底,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广阔的发展后劲。
四、从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认识高职教育
物理学中的辐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辐射问题,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和地区被看成能量高的物体,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和地区被看成能量低的物体,两者之间存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辐射。在辐射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其中,通过进行大量的职业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不失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途径。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应当成为高职的基本办学功能和服务范围。
五、从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认识高职教育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区域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产业结构中最小的单位是按照不何标准分类的产业,而高职教育正是由这些产业催生的,“依托产业办学校”已经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高职专业设置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技术结构变动,从而产生新的专业性人才需求的反应,又是产业结构带动专业设置发展的结果。脱离产业结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就失去了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认识高职教育,可以避免我们只从一些个别视角如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高职教育。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可以使我们不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科学,“区域”与高等职业教育密不可分,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数是“区域”内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大多也留在本“区域”内就业,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为本“区域”的经济建设服务。在各种教育形式中,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近。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在办学中,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自身的地位与作用,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设置专业、根据经济社会的评价调整方向。
一、从区域经济的内涵认识高职教育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出发至少有两个方面与职业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这其中的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因为定向于实际工作,更加体现出职业特性,因此与区域经济的亲合力愈强。这是生产要素中直接与高职教育有关的。其次,社会资本,物力资本也间接地与高职教育有关。在区域经济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及工艺复杂程度的加大,生产第一线急需一大批具有广阔专业知识,熟悉产品设计工艺,善于把各种优良的设计方案、工程图纸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和物质财富,并能担当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等教育是不能完全胜任的。
二、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识高职教育
该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组成。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低梯度区域转移。高职教育要能根据不同梯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要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既要能根据产业结构更新及高新技术带来的新兴行业,开设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高职新专业,也要能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向本地第二、第三产业,通过高职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三、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认识高职教育
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和科技活动的结合彻底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世界难题。在科技工业园区的政策与机制中,“政、产、学、研”的互动机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类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构成了科技工业园区健康,稳定、高速发展齿轮上的一个节点。据来自一些科技工业园区高新企业的调查,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中,高职毕业生与中职生各占一半,在技术员岗位中,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各占一半。高职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新企业的中坚力量。与中职生相比,高职生在英语能力、专业能力、基础理论方面都要有优势。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职业定位十分明确,动手能力强,能安心于第一线技术工作。但同时,高职生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生薪资待遇要高于中职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弱于本科生,高新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值加大,希望高职毕业生有更强的理论功底,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广阔的发展后劲。
四、从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认识高职教育
物理学中的辐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辐射问题,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和地区被看成能量高的物体,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和地区被看成能量低的物体,两者之间存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能量辐射。在辐射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如何解决呢?其中,通过进行大量的职业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不失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途径。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应当成为高职的基本办学功能和服务范围。
五、从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认识高职教育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区域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产业结构中最小的单位是按照不何标准分类的产业,而高职教育正是由这些产业催生的,“依托产业办学校”已经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高职专业设置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技术结构变动,从而产生新的专业性人才需求的反应,又是产业结构带动专业设置发展的结果。脱离产业结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就失去了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认识高职教育,可以避免我们只从一些个别视角如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高职教育。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可以使我们不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