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提倡去中心,强调差异性,鼓励多元化,推崇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不可避免地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招聘带来影响。结合2010年对广州大学城400家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理念重塑的论述,剖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提出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在毕业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用人单位;毕业生;需求
实践证明,企业积攒声誉、创立品牌可谓千辛万苦,需要数十年之功,可稍有松懈、管理不善便可能土崩瓦解。这也让现代企业从讲求实利主义向倡导创造性和对世界的关心爱护的后现代主义转型。企业的这种转型也势必影响其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用人标准的变化。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也需加大对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一、后现代视野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
2010年3月至12月,我们对广州大学城举办的多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总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用人标准呈现从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从硬件向软件取向发展的特点。
1.从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当问到用人单位认为合格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最多选三项)时,用人单位的首选是思想品德占28%,其次是交往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各占20%(图1)。可见,用人单位不仅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企业从讲求实利主义向倡导创造性和对世界的关心爱护的后现代主义转型,势必也会影响其人才选聘时强调毕业生的思想品德。毕业生成为员工后的言行表现就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时第一关就是把好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关。
2.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当问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欠缺的素质时,排第一位的是承受压力、克服挫折的能力占27%,第二位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占16%。当问到用人单位阅读毕业生简历时最关注哪些内容时,排第一位的是社会活动经历占30%,相反毕业生为就业准备的资格证和获奖情况只占7%,而毕业学校只占15%(表1)。可见用人单位选才标准正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
3.从硬件向软硬件兼顾取向发展。在与用人单位访谈中,用人单位希望高校能加强毕业生礼仪教育、职业形象、人文精神教育和毕业生个性的培养。这些都是毕业生必备的“软素质”,而非毕业生所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获奖证书等硬件。但“软素质”往往是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职业创业品牌形成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因此,目前用人单位选才时会综合考虑毕业生所具备的软硬件能力与素质。
二、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观的重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把研究视角转向了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市民社会与福利国家、个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这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把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是相统一的。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转变,高校应相应地指导毕业生实现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观的重塑。
1.由个人中心向社会本位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认识论体现在人对人的行为关系问题上,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重建人与人之关系。后现代认识论将人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认为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求职者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活动的社会存在物。[1]16择业创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涉及劳动者职业地位的变化,还关系到劳动供求双方的契约关系带来的一切变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仅决定国民收入的高低,也决定了就业量的大小,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存在失业的根本原因[2]505。因此,社会的发展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个人的择业创业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毕业生的择业创业观逐步从个人中心转向社会需求。
2.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拒斥现代理论所预设的社会一致性观念,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多元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角度的。每个人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观察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兴趣等的影响。同时,没有哪个人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学毕业生本身受知识与社会阅历的局限,难免出现希望选择最好的和从一而终理想职业的单一性择业创业观念。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明确指出:“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快速发展的代价,就是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是职业的不稳定。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3]18。近年来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居高不下,但国家政策规定中央和省级以上公务员自2012年起不再招应届生,这让毕业生追求稳定职业的选择面更窄了。即使是毕业生创业,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的需求与行业发展进行及时调整。因此,毕业生应该面对现实,调整自身的择业创业观从单一向多元转移。
3.由被动选择向主动营销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强调一种语境体验,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交往,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人际关系发生的过程,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4]7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上岗、岗位聘用、人才流动、二次择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后现代语境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应该处于平等交流与互选的平台。为了与用人单位或者合作伙伴更好地对话、加深了解并主动接受挑选,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自我营销”的择业创业意识,形成自我营销的动态择业创业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自己理想的职业与事业。
三、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素质培养
1.校内毕业生素质培养与市场接轨。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在校内完成,而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顺利择业创业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校内毕业生素质培养要与市场接轨。在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应做的改革方面,“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占21%、“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占21%,这两方面提到与“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占21%,同等重要(图2)。这也建议高校在校内毕业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要“软件”与“硬件”一起抓。
2.校外毕业生素质培养与企业接轨。校企合作是毕业生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毕业生求职时工作经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其成功的“软肋”。仅靠学校安排的短短两个月专业实习远远达不到工作经验累积的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最多的是把毕业生放在销售性工作岗位,一方面是销售的刚性需求,产品极大的丰富的同时也急需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推销。另一方面毕业生需要从基层销售岗位做起以便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校外毕业生素质培养与企业接轨需要规划与体制上的保证。一年级的新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动力的缺乏往往是实践体验的缺失,所以高校可以适当把部分实习见习的时间调整到一年级进行,用实践体验促进大学生对学习的直接需求动力。其次,双休日与寒暑两假是大学生实践与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黄金时段,高校可以通过学分认可与素质拓展等途径指引学生重视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才能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接轨——学习成绩与工作实践同等重要。
3.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与规划接轨。校内、外的素质培养对毕业生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与氛围,关键还是毕业生自身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自觉地投身到提升择业创业素质并为此而做好职业规划。毕业生的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既是紧密联系,又是动态发展的,而且是360度全方位的。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由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从硬件向软件取向发展,这也引发了毕业生择业创业观从由个人中心向社会本位转移、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移、由被动选择向主动营销转移的重塑。所有这些都需直接纳入毕业生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的范畴。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还应注重内外兼容、软硬件结合、竞争力与形象兼顾,这与后现代视野下企业的发展是同理与同步的。尤其在消费社会中,毕业生的形象成为其综合素质的一种无声名片和外在展示,因此,毕业生要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培养与训练个人礼仪与形象,为择业创业的成功增值。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就业概念的后现代认识论诠释——兼论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4-18.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 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用人单位;毕业生;需求
实践证明,企业积攒声誉、创立品牌可谓千辛万苦,需要数十年之功,可稍有松懈、管理不善便可能土崩瓦解。这也让现代企业从讲求实利主义向倡导创造性和对世界的关心爱护的后现代主义转型。企业的这种转型也势必影响其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用人标准的变化。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也需加大对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一、后现代视野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
2010年3月至12月,我们对广州大学城举办的多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总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用人标准呈现从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从硬件向软件取向发展的特点。
1.从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当问到用人单位认为合格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最多选三项)时,用人单位的首选是思想品德占28%,其次是交往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各占20%(图1)。可见,用人单位不仅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企业从讲求实利主义向倡导创造性和对世界的关心爱护的后现代主义转型,势必也会影响其人才选聘时强调毕业生的思想品德。毕业生成为员工后的言行表现就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时第一关就是把好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关。
2.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当问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欠缺的素质时,排第一位的是承受压力、克服挫折的能力占27%,第二位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占16%。当问到用人单位阅读毕业生简历时最关注哪些内容时,排第一位的是社会活动经历占30%,相反毕业生为就业准备的资格证和获奖情况只占7%,而毕业学校只占15%(表1)。可见用人单位选才标准正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
3.从硬件向软硬件兼顾取向发展。在与用人单位访谈中,用人单位希望高校能加强毕业生礼仪教育、职业形象、人文精神教育和毕业生个性的培养。这些都是毕业生必备的“软素质”,而非毕业生所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获奖证书等硬件。但“软素质”往往是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职业创业品牌形成必不可少的动力因素。因此,目前用人单位选才时会综合考虑毕业生所具备的软硬件能力与素质。
二、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观的重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把研究视角转向了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市民社会与福利国家、个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这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把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是相统一的。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转变,高校应相应地指导毕业生实现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观的重塑。
1.由个人中心向社会本位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认识论体现在人对人的行为关系问题上,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重建人与人之关系。后现代认识论将人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认为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求职者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活动的社会存在物。[1]16择业创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涉及劳动者职业地位的变化,还关系到劳动供求双方的契约关系带来的一切变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仅决定国民收入的高低,也决定了就业量的大小,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存在失业的根本原因[2]505。因此,社会的发展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个人的择业创业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毕业生的择业创业观逐步从个人中心转向社会需求。
2.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拒斥现代理论所预设的社会一致性观念,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多元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角度的。每个人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观察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兴趣等的影响。同时,没有哪个人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学毕业生本身受知识与社会阅历的局限,难免出现希望选择最好的和从一而终理想职业的单一性择业创业观念。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明确指出:“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快速发展的代价,就是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是职业的不稳定。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3]18。近年来毕业生考公务员热居高不下,但国家政策规定中央和省级以上公务员自2012年起不再招应届生,这让毕业生追求稳定职业的选择面更窄了。即使是毕业生创业,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的需求与行业发展进行及时调整。因此,毕业生应该面对现实,调整自身的择业创业观从单一向多元转移。
3.由被动选择向主动营销转移的择业创业观。后现代主义强调一种语境体验,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交往,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人际关系发生的过程,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4]7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上岗、岗位聘用、人才流动、二次择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后现代语境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应该处于平等交流与互选的平台。为了与用人单位或者合作伙伴更好地对话、加深了解并主动接受挑选,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自我营销”的择业创业意识,形成自我营销的动态择业创业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自己理想的职业与事业。
三、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素质培养
1.校内毕业生素质培养与市场接轨。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在校内完成,而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顺利择业创业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校内毕业生素质培养要与市场接轨。在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应做的改革方面,“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占21%、“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占21%,这两方面提到与“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占21%,同等重要(图2)。这也建议高校在校内毕业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要“软件”与“硬件”一起抓。
2.校外毕业生素质培养与企业接轨。校企合作是毕业生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毕业生求职时工作经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其成功的“软肋”。仅靠学校安排的短短两个月专业实习远远达不到工作经验累积的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最多的是把毕业生放在销售性工作岗位,一方面是销售的刚性需求,产品极大的丰富的同时也急需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推销。另一方面毕业生需要从基层销售岗位做起以便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校外毕业生素质培养与企业接轨需要规划与体制上的保证。一年级的新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动力的缺乏往往是实践体验的缺失,所以高校可以适当把部分实习见习的时间调整到一年级进行,用实践体验促进大学生对学习的直接需求动力。其次,双休日与寒暑两假是大学生实践与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黄金时段,高校可以通过学分认可与素质拓展等途径指引学生重视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才能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接轨——学习成绩与工作实践同等重要。
3.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与规划接轨。校内、外的素质培养对毕业生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制与氛围,关键还是毕业生自身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自觉地投身到提升择业创业素质并为此而做好职业规划。毕业生的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既是紧密联系,又是动态发展的,而且是360度全方位的。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由专业向品行取向发展、从资历向能力取向发展、从硬件向软件取向发展,这也引发了毕业生择业创业观从由个人中心向社会本位转移、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移、由被动选择向主动营销转移的重塑。所有这些都需直接纳入毕业生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的范畴。后现代视野下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还应注重内外兼容、软硬件结合、竞争力与形象兼顾,这与后现代视野下企业的发展是同理与同步的。尤其在消费社会中,毕业生的形象成为其综合素质的一种无声名片和外在展示,因此,毕业生要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培养与训练个人礼仪与形象,为择业创业的成功增值。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就业概念的后现代认识论诠释——兼论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4-18.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 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