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高中生物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生物创新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1.探究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是创新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相互交流,表达各自观点。在问题探讨上,每个人都能抒发自身的看法与认知,并阐述理由。通过平等讨论,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规律总结。
  2.问题性
  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较大影响。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充满创造性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探讨、观察、论证等方式,掌握问题的本质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3.个性化
  创新性实践教学还具备显著的个性化特征。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宽松的学习氛围,既发挥优生学习优势,又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实验性
  生物创新实践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较强的实验性。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以试验为基础。因此,在高中生物创新实践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实践活动的创新,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1.学生被动获取知识
  目前,我国各地高中在生物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过程单一、模式刻板。教学场地局限于学校之中,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之上。其中,存在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比较陈旧,不善变通。比如,在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获取知识的地位。
  2.高中以升学率为教学基准
  高中以升学率为目标,以分数作为划分学生的唯一指标,导致了现在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而疏忽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缺乏创新能力。这也就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大批出现。
  3.教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往往不顾所授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授课。其中,教学模式僵硬,教师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创新。
  4.学生实践创新的主动性差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高中生物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加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学校方面
  1.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学比较注重高考需要,以及偏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拓宽基础,淡化学科专业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
  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高中的生物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有效地整合知识。同时各个单元学习又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加强不同单元知识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导致知识学习的零散。因此,要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教师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
  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独立思考。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重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即要丰富,同时教学方式也要多种多样。在此过程中,既要用博学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内容上,不能过于盲目追求成绩,最后导致学生的客观分数与实际能力不符,进而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分组竞争比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与提高。而课堂模式的变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实践兴趣,加强自身的创新自信。
  3.创设情境,创造想象空间
  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能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经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运用理论知识教导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这种知识的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在逐渐探索中获取。而这种知识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学生足够的想象力控制。
  4.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抽象的但又实质化的过程。创新的基础就在于知识能力的掌握与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单纯的知识教学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几乎甚微,需要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操作较为简单便捷的就是进行生物实验。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实验,很多是具备实验条件的。比如,在学习微生物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制作腐乳,用保鲜膜包裹铺有粽叶的豆腐,等待毛霉的生成,并在毛霉生成之后加入盐以防变质。在这个制作过程中,通过实验学习微生物毛霉的生成过程。以真实的实验,主动动手操作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对实践创新的追求,也能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基础锻炼。
  四、结束语
  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被动获取知识;高中以升学率为教学基准;教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主动性差等。针对此,学校要认真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创设情境,创造想象空间;使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与教师方面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这意味着,面向高科技新兴中小企业的“中国式纳斯达克”已正式开启。我国创业板的设立主要是为中小型高成长性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
科技型企业具有高科技性、高成长性、高风险性的“三高”特点,在全球科技创新飞速发展和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避险”特性的背景下,“融资难”问题是其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面临
自20世纪70年代起,小微企业开始大量进入到了我国的经济舞台中。小微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在经营机构的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小微企业的
逆向物流在近年发展迅速,而在当今信息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我国企业目前对逆向物流理解还带有偏颇,必须改变其对逆向物流的传统理解,积极促进电子
果农间作是晋西黄土区农林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采用定位监测方法,以4、6和8年生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着距离果树距离的增大而增高;2)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8年生间作系统>4年生间作系统>6年生间作系统,8年生间作系统比4年生间作系统高3.1
[目的]分析玉溪市托幼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09-2012年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 15.0进行数
高频数据波动率的估计已成为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资产收益的积分波动率进行估计。针对沪深300指数选取不同小波函数估计积分波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购在人们的消费额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在提高配送中心效率方面物流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利用仿真与建模是模拟企业作业流程以提高效率的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指出了商业贿赂表现形式的新发展,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商业贿赂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