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则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行为习惯的引导和规范,让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思维,养成自觉遵循规则的行为习惯。班本课程中融入规则教育不仅能让班级管理更规范合理,而且能让课程类型更具特色。融入规则教育的初中班本课程开发,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社会本身就充满规则,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不断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的过程。规则意识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学会遵守规则,才能向好发展。基础教育学科中普遍蕴含着规则教育元素,然而当前少部分初中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学科教学中的规则教育开展不足。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的塑造期和形成阶段,如果缺乏一定的规则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我行我素、与集体格格不入的情况,将来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规则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班本课程,对解决当前部分初中学生成长发展中存在的规则教育缺失、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当前部分初中生规则教育缺失及规则意识淡薄的成因
第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部分初中生家庭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的由隔代抚养教育等,很少有人引导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这种任其生长的家庭环境氛围,很难培养出懂规则、讲秩序的孩子。
第二,学校因素。規则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但部分初中学校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主要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德育需要。其他基础学科中包含规则教育的元素,但是还有小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规则教育,很少挖掘其中规则教育的元素。
第三,社会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对事物的甄别能力差,往往容易被社会和网络不良因素影响。部分学生易因此出现不受说教和不服从集体的独断专行、挑战规则问题,以期获得刺激,规则意识不足。
提高初中规则教育质量的策略
受以上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生规则意识淡薄,但通过一定的实践探究和分析发现,在初中开展规则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家庭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入手加以改善,如利用家访、家长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形式,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规则意识培养成长档案,记录他们成长的过程;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分会时间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启发教育,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规则教育,在家校携手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共同为其规则意识的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环境。
其次,从学校角度入手,应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形成其他学科“齐装上阵”抓规则教育的模式。笔者作为数学学科教师,就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对学生规则教育的案例作简要分析。如七年级数学的因式分解中,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最基础的一种方法,提取公因式的先决条件是有公因式,在题目数据包含公因式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提取公因式。在教学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用数学规则解答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才能更简便地解答问题,条理才能更清晰。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无论怎样的人,融入社会都会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为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展示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警示学生。初中生对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好奇,因而存在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笔者在对班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规则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在整体渗透规则意识的基础上,以警示教育、分类启发和引导的形式,疏导个别规则意识差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变成懂规则、知礼数的好学生。
初中规则教育班本课程开发
班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中开设的、以规则教育为主题内容的班级课程。笔者在探索实践中,最初主要以班会课的形式呈现,课程涉及的德育内容较丰富,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分析比对一系列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和违背规则的不良行为习惯案例,意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笔者以成功人士和著名人物的成长事迹为案例,编印班本读物《良好行为成就你我》,让学生交流读后感,通过讨论和故事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规则思维和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个性发展的内在前提,是身心发展的外在保障,只有拥有规则自制力的高贵品质,养成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一般课题“初中规则教育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GS[2020]GHB246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
社会本身就充满规则,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不断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的过程。规则意识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学会遵守规则,才能向好发展。基础教育学科中普遍蕴含着规则教育元素,然而当前少部分初中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学科教学中的规则教育开展不足。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的塑造期和形成阶段,如果缺乏一定的规则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我行我素、与集体格格不入的情况,将来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规则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班本课程,对解决当前部分初中学生成长发展中存在的规则教育缺失、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当前部分初中生规则教育缺失及规则意识淡薄的成因
第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部分初中生家庭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的由隔代抚养教育等,很少有人引导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这种任其生长的家庭环境氛围,很难培养出懂规则、讲秩序的孩子。
第二,学校因素。規则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但部分初中学校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主要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德育需要。其他基础学科中包含规则教育的元素,但是还有小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规则教育,很少挖掘其中规则教育的元素。
第三,社会因素。初中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对事物的甄别能力差,往往容易被社会和网络不良因素影响。部分学生易因此出现不受说教和不服从集体的独断专行、挑战规则问题,以期获得刺激,规则意识不足。
提高初中规则教育质量的策略
受以上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生规则意识淡薄,但通过一定的实践探究和分析发现,在初中开展规则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家庭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从家校共育的角度入手加以改善,如利用家访、家长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形式,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规则意识培养成长档案,记录他们成长的过程;在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分会时间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启发教育,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规则教育,在家校携手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共同为其规则意识的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校环境。
其次,从学校角度入手,应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形成其他学科“齐装上阵”抓规则教育的模式。笔者作为数学学科教师,就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对学生规则教育的案例作简要分析。如七年级数学的因式分解中,提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最基础的一种方法,提取公因式的先决条件是有公因式,在题目数据包含公因式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提取公因式。在教学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用数学规则解答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遵循规则的基础上才能更简便地解答问题,条理才能更清晰。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无论怎样的人,融入社会都会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为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展示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警示学生。初中生对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好奇,因而存在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笔者在对班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规则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在整体渗透规则意识的基础上,以警示教育、分类启发和引导的形式,疏导个别规则意识差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变成懂规则、知礼数的好学生。
初中规则教育班本课程开发
班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中开设的、以规则教育为主题内容的班级课程。笔者在探索实践中,最初主要以班会课的形式呈现,课程涉及的德育内容较丰富,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分析比对一系列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和违背规则的不良行为习惯案例,意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笔者以成功人士和著名人物的成长事迹为案例,编印班本读物《良好行为成就你我》,让学生交流读后感,通过讨论和故事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规则思维和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个性发展的内在前提,是身心发展的外在保障,只有拥有规则自制力的高贵品质,养成良好的规则行为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一般课题“初中规则教育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GS[2020]GHB246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