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期待更多“精耕细作”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中,德育排在首位。
  德育是学校教师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热爱党和祖国、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的教育。具体来说,德育是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服務社会的情怀、爱心与奉献精神、责任与担当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深深感悟到,在德育方面,唯有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用智慧与汗水精耕细作,才能培育出绚丽的德育之花。
  精磨细打,提升团队素质
  德育是以人培养人的工程。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德育工作效果。因此,学校从办校伊始,就要注重德育团队的建设,提高班主任团队的专业水平。除了走出去学习和请专家进校讲学,学校还要自己精打细磨。
  校本培训是提高德育团队水平的重要平台。一些学校定期举办“德育论坛”,让优秀班主任在论坛上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做法,全体班主任参加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有效促进了全校德育团队水平的提高。
  “师徒结对”是加强对年轻班主任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些学校为了充分发挥校园名师、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每学年组织青年班主任与本校优秀班主任进行“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老班主任在工作上的具体指导,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
  “主题班会课展示活动”是班主任学习、交流的又一个平台。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成功的主题班会课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深刻难忘的思想教育。学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课展示活动,既给全体班主任提供了展示育人活动的机会,也优化了班级德育过程,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精细管理,抓好日常教育工作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必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要求。一些学校把《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本校的规范要求相结合,编写成《学生学习手册》,将其作为在校学生必须遵守的学习生活准则。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新生入学第一周,这些学校就先让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手册》,使其将之内化为自己在校学习生活的习惯,效果良好。
  “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是学校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抓手。评比活动的内容涵盖各班一天学习生活的所有内容。其中,《学生学习手册》里的文明、纪律、卫生、学习等表现是量化评分的主要对象。学校可以对一周中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表彰,由政教处、年级部领导共同给获奖班级颁发流动红旗。文明班级评比活动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精心设计活动,打造德育大课堂
  孩子的成长本质上是在活动和体验中成长。一次深刻体验、一次触动灵魂的感受远胜于教师课堂上的苦口说教。为了打造德育大课堂,学校每学期要设计好系列德育活动,除了每个月的“主题班会”“道德讲堂”,还可以设计“向国旗敬礼和国旗下讲话活动”“每日一歌活动”“学雷锋活动”“国防教育宣讲活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诚信考试宣誓活动”“礼仪展示活动”“文明之星评选活动”“法制教育宣讲活动”“校园好少年评选活动”“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户外综合实践活动”等若干个活动,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
  大树之所以能成为大树,是因为脚下有深层的沃土。要想学校德育获得良好成效,教育者需要用心地耕耘。一些学校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每一间教室里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见到孩子们和谐相处的欢声笑语。在这些校园,学生彬彬有礼,思想积极上进,校园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讲文明、守纪律蔚然成风。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培养心灵的工作艰巨而复杂,它绝不是简单的说教,不是笼统的灌输,更不是严厉的惩罚,因为德育无法速成。
  为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阵地上的园丁需不断地精耕细作。只有教育者把手中的工作做精、做细、做专业,才真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大凡养鸟之人,或以鸟为观赏对象,或以鸟为倾诉对象,或以鸟为逗乐之玩物。而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珍珠鸟》中“我”将珍珠鸟置于温馨、和谐的关系中,人鸟相亲,谱写了一曲“人”与“鸟”平等、和谐、爱的颂歌。  《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显示作者对自然的挚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
期刊
一个人时的寂寞,没什么不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心空空的,只有思绪在跌打碰撞胡作非为,似乎只管理会一时的落寞和空旷,把字符来拼凑,于是,我换作:木偶呓语。  那个说谎话鼻子就会变长的皮诺丘,现在懂事了,不会轻易哭鼻子了,然而,原来木偶它也怕寂寞。心中的线,断了,没能接上,信号变的微弱,不能沟通。无奈偷侵了曾经的融洽,冷淡趁机掀起一阵喧宾夺主之风,荒凉霸占了视野,然后,魔咒归来。  织网的雏
期刊
浙江省桐庐县圆通小学的潘浩是该校的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该校的学生认识他,在网络上他也被很多人关注。原来,潘浩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原创的科学小实验,至今已经完成了超过210个,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点赞。  这些科学小实验形式新颖、操作简便,又来源于生活,接地气,将它们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欢。网络让这些科学小实验被广泛传播,潘浩也因此被网友称为“硬核老师”。  目前,越来越多90后教师走
期刊
建筑师[幽默]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 :“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顿悟]有些话是真的,却听上去很假;有些话是假的,却令人无庸置疑。
期刊
假如泰坦尼克号没有沉,顺利的通过了冰山,到达了目的地。次日,各大媒体报纸都用大篇幅报道了它神奇的经历,并且鼓吹科技的力量,宣扬只要人类有信心,就能战胜自然的。  同时,肉丝和捷克也幸福的享受着爱情,两个人每天如胶似漆。有一天肉丝问捷克:“捷克,你到底有多爱我?”  捷克含情默默的看着肉丝答道:“我是那么的爱你呀!我爱你呀,我爱你,就像老虎爱大米!”  “是老鼠爱大米吧?”肉丝纠正到。  “不,是老
期刊
目前,学校应该如何优化家校关系?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当围绕以下“十个一”让家校合作走向“深度”,有效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  回到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家校共同体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凡事强调从孩子的成长出发。这样更能够明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拉近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明确自身责任,从而主动与学校配合。  明确一个身份—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尽管學校在教育学
期刊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中国的优势资源,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家校共育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时代发展、人才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必须涉及的问
期刊
袁隆平爷爷离我们远去了,虽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他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亿万中外人民的心中。他的杂交水稻成果,是矗立在农业发展史科技史上的丰碑。  每当人们端起饭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都不会忘记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创造的不仅是物质上的粮食,还有弥足珍贵的精神粮食,认真消化吸收,将给我们的成长成才带来强大的动力。  兴趣。兴趣是成功之母。谁能想到一个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城市的人居然走上了农业科技的道
期刊
策划人语  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很难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任何一个
期刊
“上衣为中山装式,有两个上贴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帽,缀有布质红五角星帽徽。”这套简朴的军装,是红军历史上第一套正规军装,于1929年3月在福建长汀设计制作,目前陈列于古田会议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当时,起义部队大多数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同年的秋收起义中,由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