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土壤酶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一种底物(KNO3)最佳浓度为10 g/L,土样不需二次离心的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硝态氮剩余量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有机肥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土壤反硝化酶的活性,有机肥和化肥的共施是最佳的培肥措施;种植作物也可提高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甲苯对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肥力水平越高,抑制幅度越大。
其他文献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自上而下推动发展的专业和职业,学者王思斌认为目前大多数的社会工作服务都是以嵌入的形式进入到各个服务领域,作为本文研究领域的医务社会工作则是嵌入到以
<正> 目前正在以多种动物进行实验,对与多种激动剂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共同的最终阶段拮抗剂血小板GPⅡb/Ⅲa进行开发,但都是使用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的血栓模型,却未用脑血管体
针对特殊长大下坡道线路条件,提出了车辆小级位制动方案及小级位制动力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车辆电制动故障时的应对措施及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对地铁一系垂向减振器失效故障原因及故障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行了验证。
在这个中国具有特点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上,思想政治工作上,将会面对很大的困难,要做到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性,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展创新,提出新时代
对RF2型车轴进行了车轴全尺寸实物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屈服强度、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尺寸结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