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对美的定义,黑格尔的其它美学思想都是从这个概念中滋生出来的。本文从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概念的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贯通与运用以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义和缺陷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字]:美 理念 感性显现 贯通 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318-01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是西方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称之为哲学巨人。他的《美学》著作是他的哲学思想日臻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美学专著之一。作为一部完整而系统的美学著作,它对美学的本质、对象、方法、美感、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而这些都是围绕着他对美学的定义,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中心而展开的。
一、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内涵的理解
要想真正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的内涵,应从以下三个要点入手:一是理念,其中包含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二是感性显现,指的是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三是理念和感性显现融合贯通的关系。
第一,黑格尔的定义里讲的理念,即绝对理念,具体说就是绝对精神阶段的理念,也就是真,即最高真实和普遍真理。美是理念或真实的一种表现,这指的是艺术的内容、目的和意蕴。黑格尔说:“艺术作品中所提供关照的内容,不应该只是它的普遍性的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不是遵循这个原则,而只是按照抽象教训的目的突出地揭出内容的普遍性,那么,艺术的想象的和感性的方面就变成一种外在的多余的装饰,而艺术作品也就被割裂开来,形式与内容就不相融合了。”1因此,黑格尔强调艺术离不开真实,而所谓的真实也就是矛盾的表现和解决,艺术的目的就是显现和表现真实,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评价。总之,黑格尔美的定义包含理念的基本思想,就是美和艺术以理念为内容,是表现和认识绝对理念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因此美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可以认识的。
第二,所谓感性显现,就是理念一定要表现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直接呈现于意识,成为能诉诸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艺术形象。黑格尔非常重视美和艺术的感性特点,他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然而,美和艺术的显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显现”,它只取客观事物的外形,并不就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在于它是美的,这种美是付诸于人得审美感官,这种审美感官是需要文化修养,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了解美,发现美。因此,美和艺术就是理念的感官化和感性事物心灵化的过程。由此可见,黑格尔美的定义的第二方面的基本思想,就是美作为理念必须显现为感官形式,使感性事物提升到心灵的高度。
第三,理念和感性显现二者的统一。美和艺术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还必须结合为彼此相互融贯,完全融合的统一整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化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2黑格尔认为,对理念充分得到感性的显现只有艺术,更进一步说明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主体性和特殊性。理念是普遍的,一般的,如果它不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存在就仍是抽象的,同时又否定了这感性存在的抽象的特殊性,使之心灵化,与理念融合成一体,达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贯通与运用
如果抛开黑格尔繁琐的辩证唯心主义的理论,就会发现很多合理的黑格尔美学思想和一些观念能为我所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体现了主观和客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部绘画作品所呈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那些给人们深刻感受的寄寓在“感性形象”之后的东西,即意蕴、理性。朱光潜认为;“绝对的心灵是自在自为的,凭自己的活动而自生自发自确定的。它不断的在活动,在发展。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它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或客体不是外来的,而是由它自己生发或设立的。心灵这个主体和它的对象或客体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3这里黑格尔其实质旨在说明一个艺术长期以来解决的问题,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客体相互否定,相反相成,只有把主体与客体,感性和理性都统一以来,才能真正的在绘画创作中加以融合与运用。
中国的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主客体的真正融合,强调心源的作用以及主体的内在精神。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在重视客体存在的前提下,时刻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精神再现,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用意象之形,意象之色彩等,表现创作主体对世界的认知。“美”存在于天地 “自然”中,要师法自然,与万物相融,像天地万物任自然发展,才能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美的最高境界。生活是任何绘画创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感受,绘画创作的内涵往往就会流于肤浅。因此,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是为了表现生活,表现画家的精神世界。在这一点上,中国画家们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外在的物象升华为内在的意象,意与象而后又自融为一体,实现心与物的主客观统一。如所说的“胸中之竹”,即艺术家对作品的构思,同样是意与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胸中之竹”向“纸上之竹”转换其实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过程。因此,黑格尔说:“只有通过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4。在艺术作品创作中,通过创作者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来表达艺术家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从而创作出符合自己心灵的艺术作品。
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义和缺陷
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历史性的总结和概括,这在西方美学史上是有重大贡献的。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大多美学思想家是比较偏重于从形式方面来谈美的。黑格尔作为辩证大师就从美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来论述美的本质,他更强调美的意蕴。这样,就纠正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从而促进了美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在他以前的西方学者,虽然都有关于美的观点,但是,他们认为美仅存在于感性形象,只作用于人的感观享受。黑格尔则认为:“美既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它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理念内容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理念出于自我认识的需要,它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这就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的全部意义。”5
黑格尔把美和艺术看成是绝对理念的领域,这样,他就否定了美和艺术的现实根源。他一方面强调理念,同时又强调感性显现,但实际上起作用的是理念,是心灵,这些都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述。然而“由于它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就必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所犯的首尾倒置的根本错误。”6黑格尔讲的理念、感性显现和二者的统一体,归根结底都是精神性的,因此,他的美学定义根本否定了现实是美和艺术的源泉,其性质明显是唯心主义的。可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有应该否定的东西,也有应该肯定并批评地借鉴并加以改造的东西。真正要分清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精华和糟粕,批判的加以继承和发扬,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深入的、实事求是的历史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学》,第一卷,﹝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1月第一版。
2.《德国古典美学》,蒋孔阳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
3.《西方美学史》下,朱光潜著,金城出版社,2009.11。
4.《中國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1。
[关键字]:美 理念 感性显现 贯通 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318-01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是西方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称之为哲学巨人。他的《美学》著作是他的哲学思想日臻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代表着德国古典美学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美学专著之一。作为一部完整而系统的美学著作,它对美学的本质、对象、方法、美感、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而这些都是围绕着他对美学的定义,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中心而展开的。
一、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内涵的理解
要想真正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的内涵,应从以下三个要点入手:一是理念,其中包含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二是感性显现,指的是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三是理念和感性显现融合贯通的关系。
第一,黑格尔的定义里讲的理念,即绝对理念,具体说就是绝对精神阶段的理念,也就是真,即最高真实和普遍真理。美是理念或真实的一种表现,这指的是艺术的内容、目的和意蕴。黑格尔说:“艺术作品中所提供关照的内容,不应该只是它的普遍性的出现,这普遍性须经过明晰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不是遵循这个原则,而只是按照抽象教训的目的突出地揭出内容的普遍性,那么,艺术的想象的和感性的方面就变成一种外在的多余的装饰,而艺术作品也就被割裂开来,形式与内容就不相融合了。”1因此,黑格尔强调艺术离不开真实,而所谓的真实也就是矛盾的表现和解决,艺术的目的就是显现和表现真实,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评价。总之,黑格尔美的定义包含理念的基本思想,就是美和艺术以理念为内容,是表现和认识绝对理念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因此美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可以认识的。
第二,所谓感性显现,就是理念一定要表现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直接呈现于意识,成为能诉诸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艺术形象。黑格尔非常重视美和艺术的感性特点,他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然而,美和艺术的显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显现”,它只取客观事物的外形,并不就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在于它是美的,这种美是付诸于人得审美感官,这种审美感官是需要文化修养,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了解美,发现美。因此,美和艺术就是理念的感官化和感性事物心灵化的过程。由此可见,黑格尔美的定义的第二方面的基本思想,就是美作为理念必须显现为感官形式,使感性事物提升到心灵的高度。
第三,理念和感性显现二者的统一。美和艺术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还必须结合为彼此相互融贯,完全融合的统一整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化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2黑格尔认为,对理念充分得到感性的显现只有艺术,更进一步说明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主体性和特殊性。理念是普遍的,一般的,如果它不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存在就仍是抽象的,同时又否定了这感性存在的抽象的特殊性,使之心灵化,与理念融合成一体,达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中国绘画创作中的贯通与运用
如果抛开黑格尔繁琐的辩证唯心主义的理论,就会发现很多合理的黑格尔美学思想和一些观念能为我所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体现了主观和客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部绘画作品所呈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那些给人们深刻感受的寄寓在“感性形象”之后的东西,即意蕴、理性。朱光潜认为;“绝对的心灵是自在自为的,凭自己的活动而自生自发自确定的。它不断的在活动,在发展。它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它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或客体不是外来的,而是由它自己生发或设立的。心灵这个主体和它的对象或客体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3这里黑格尔其实质旨在说明一个艺术长期以来解决的问题,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客体相互否定,相反相成,只有把主体与客体,感性和理性都统一以来,才能真正的在绘画创作中加以融合与运用。
中国的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主客体的真正融合,强调心源的作用以及主体的内在精神。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在重视客体存在的前提下,时刻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精神再现,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用意象之形,意象之色彩等,表现创作主体对世界的认知。“美”存在于天地 “自然”中,要师法自然,与万物相融,像天地万物任自然发展,才能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美的最高境界。生活是任何绘画创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感受,绘画创作的内涵往往就会流于肤浅。因此,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是为了表现生活,表现画家的精神世界。在这一点上,中国画家们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外在的物象升华为内在的意象,意与象而后又自融为一体,实现心与物的主客观统一。如所说的“胸中之竹”,即艺术家对作品的构思,同样是意与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胸中之竹”向“纸上之竹”转换其实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过程。因此,黑格尔说:“只有通过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4。在艺术作品创作中,通过创作者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来表达艺术家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从而创作出符合自己心灵的艺术作品。
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义和缺陷
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历史性的总结和概括,这在西方美学史上是有重大贡献的。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大多美学思想家是比较偏重于从形式方面来谈美的。黑格尔作为辩证大师就从美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来论述美的本质,他更强调美的意蕴。这样,就纠正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从而促进了美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在他以前的西方学者,虽然都有关于美的观点,但是,他们认为美仅存在于感性形象,只作用于人的感观享受。黑格尔则认为:“美既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它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统一”。“理念内容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理念出于自我认识的需要,它把自己显现为感性的形象,这就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定义的全部意义。”5
黑格尔把美和艺术看成是绝对理念的领域,这样,他就否定了美和艺术的现实根源。他一方面强调理念,同时又强调感性显现,但实际上起作用的是理念,是心灵,这些都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述。然而“由于它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就必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所犯的首尾倒置的根本错误。”6黑格尔讲的理念、感性显现和二者的统一体,归根结底都是精神性的,因此,他的美学定义根本否定了现实是美和艺术的源泉,其性质明显是唯心主义的。可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有应该否定的东西,也有应该肯定并批评地借鉴并加以改造的东西。真正要分清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精华和糟粕,批判的加以继承和发扬,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其进行深入的、实事求是的历史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学》,第一卷,﹝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1月第一版。
2.《德国古典美学》,蒋孔阳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
3.《西方美学史》下,朱光潜著,金城出版社,2009.11。
4.《中國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