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各地区电力企业也悄然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其在统一业务、规范核算、财务分析、风险管控、协同监督和会计基础一体化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会计责任不明确、难以发挥财务与业务前端的协同效应、凭证传递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地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 会计集中核算 成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b)-145-02
为适应“三集五大”的财务集约化要求,电力企业积极探索地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所在地区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于2013年9月,隶属于市公司财务部,主要负责地区内县供电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支付业务、报表编制,同时参与财务分析、协同监督。
1 基本做法
1.1 人员身份不变
由于市供电局财务部人员紧张,目前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都是采用集约方式从各县公司抽调,且根据各县公司业务量大小决定抽调人员的数量,每家公司2~4人不等。这些人员都是竞争上岗,来自各个县公司的骨干,精通各类会计业务,是会计核算中心顺利运行的根本保证。
1.2 会计主体不变
在會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各县公司定期将发生的各项业务原始资料送至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按照资金授权审批制度进行资金的支付,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确保真实、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2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2.1 取得的成效
会计核算中心成立至今已有近四年了,其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2.1.1 统一表单、明确附件、规范业务
虽然各县公司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国网的通用制度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对于会计凭证的附件要求却各不相同。而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最大限度地统一了地区内的各类费用报销表单和必备附件,适应财务集约化要求,进一步规范业务。
例如差旅费报销,地区内7家县公司有7个版本的差旅费报销汇总单据;有些公司外出只要附相关文件通知即可,有些公司还要求同时附上绩效系统的外出审批单;有些公司通过员工自助报销系统表单添加自动计算公杂费、伙食补贴的公式,避免人工计算的错误和省去大量人工复核。而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对于同类业务统一各类报销表单,统一附件要求,汲取县公司典型经验并进行推广。
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核算中心也是下了大力气。因工程项目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难点,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工程核算管理,推动工程项目财务标准化建设,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对工程核算凭证必备附件及相关表单进行统一规范。
2.1.2 集中处理、相互制衡、核算规范
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业务由原来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不同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交叉互审,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定期轮换。同一个会计事项在经过县公司层面初审后,还需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岗、审核岗、主管三个不同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理。因其不是来自被核算单位,其独立性能够得到保证,对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更具有客观性,避免原来各单位自行核算时会计人员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的可能性。
2.1.3 俯看基层,挖掘数据,实施财务分析
由于整个地区的会计业务都在核算中心处理,因此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接触到、收集到各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从宏观看到整个地区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也能从微观上透视各公司的财务情况及其所处的地位。
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公司各项关键指标(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率、资产负债率等)的预算完成情况、同期增减进行分析,并针对指标完成情况与序时进度存在偏差的进行因素分析。
例如利润总额,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过挖掘数据,得到哪几家公司利润总额完成情况超过预算序时进度,而哪家公司出现亏损。通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得出哪些县公司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多少,利润主要贡献来自于哪几家公司。同时,要对这些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主要得益于购电结构变化,还有购销毛益增减进行分析,具体影响情况,有些因素如购销毛益增减,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由于差别趸售电价的倾斜。最后从环比来看地区整体盈利能力趋势,各县公司利润总额环比增速等。
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1.4 异常预警、风险管控、参与协同监督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会计核算中心将日常监督与专项稽核作为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参与异常预警与协同监督。
日常监督指的是每月认真总结、通报核算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整改、层层落实,要求县公司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对于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务必坚持依法从严治企,规范财务管理,夯实管理基础。
专项稽核主要是会计核算中心每年都要针对县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报销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等各方面开展2~3场专项稽核,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和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纠正违规行为,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1.5 有助于实现会计基础一体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电网企业在经历过创一流、会计基础创优后会计基础工作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会计基础的一体化又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安溪、晋江公司的原始凭证粘贴单有计入附件张数,而其他县公司原始凭证粘贴单都未入附件张数。会计档案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附件张数作为原始凭证的必备要素,因各个公司对原始凭证粘贴单是否计入附件张数处理方法不一致,导致同一份凭证附件张数公司不同,附件张数就不同。虽然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大家都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够进行统一规范,将有助于推进会计基础一体化。 通过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规范要求,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都有力的推进了会计基础一体化进程。
2.2 会計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2.1 会计责任不明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工作与单位经济活动相脱节,县公司领导及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凭证上的记账、审核、主管都是核算中心人员,非本公司财务人员,因此本单位不再承担会计责任,或者以此来减轻本单位的会计责任。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认为没有参与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业务的真实性无从掌握,只对县公司报送的会计凭证附件资料的合法合规性负责。
2.2.2 不利于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
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来源于前端业务部门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部门以货币的形式对其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因此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充分理解业务的经济实质,才能准确地反映在财务上。特别是ERP在电力企业的深化应用,财务系统与计划、营销、项目等业务系统的集成与应用,更依赖于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而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机制,大都局限于与基层县公司财务人员的沟通或者信息传递,不利于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
2.2.3 凭证传递耗费大量精力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县公司需要专人派车定期把报销资料送到核算中心处理,并办理好交接手续。遇到紧急付款或者月底、年底,有时候每天都要往返核算中心,对于路程较远的公司来说,通常都要花费至少半天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存在原始资料丢失的风险。
3 改进措施
3.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法》将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因此被核算单位仍应承担相应会计责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此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权责划分明确、清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3.2 由核算模式转为稽核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深化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将会计核算中心转型为财务稽核中心,下放会计核算、资金支付、报表编制职能,着力于财务稽核,县公司所有会计业务均需要经过财务稽核中心审核通过方可进行支付入账,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
3.3 实行凭证电子化
为了避免凭证传递耗费大量精力,消除凭证丢失的风险,积极推行业务凭证电子化,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提高凭证传递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为财务稽核中心的远程在线审核提供支撑。
4 结语
电力企业地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成立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它在风险管控、协同监督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于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有华,郑厚清.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及信息系统研究[C].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
[2] 周志强.会计集中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3(12).
关键词:电力 会计集中核算 成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b)-145-02
为适应“三集五大”的财务集约化要求,电力企业积极探索地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所在地区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于2013年9月,隶属于市公司财务部,主要负责地区内县供电公司的会计核算、资金支付业务、报表编制,同时参与财务分析、协同监督。
1 基本做法
1.1 人员身份不变
由于市供电局财务部人员紧张,目前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都是采用集约方式从各县公司抽调,且根据各县公司业务量大小决定抽调人员的数量,每家公司2~4人不等。这些人员都是竞争上岗,来自各个县公司的骨干,精通各类会计业务,是会计核算中心顺利运行的根本保证。
1.2 会计主体不变
在會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各县公司定期将发生的各项业务原始资料送至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按照资金授权审批制度进行资金的支付,并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确保真实、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2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2.1 取得的成效
会计核算中心成立至今已有近四年了,其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2.1.1 统一表单、明确附件、规范业务
虽然各县公司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国网的通用制度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对于会计凭证的附件要求却各不相同。而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最大限度地统一了地区内的各类费用报销表单和必备附件,适应财务集约化要求,进一步规范业务。
例如差旅费报销,地区内7家县公司有7个版本的差旅费报销汇总单据;有些公司外出只要附相关文件通知即可,有些公司还要求同时附上绩效系统的外出审批单;有些公司通过员工自助报销系统表单添加自动计算公杂费、伙食补贴的公式,避免人工计算的错误和省去大量人工复核。而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对于同类业务统一各类报销表单,统一附件要求,汲取县公司典型经验并进行推广。
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核算中心也是下了大力气。因工程项目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难点,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工程核算管理,推动工程项目财务标准化建设,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对工程核算凭证必备附件及相关表单进行统一规范。
2.1.2 集中处理、相互制衡、核算规范
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业务由原来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不同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交叉互审,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定期轮换。同一个会计事项在经过县公司层面初审后,还需要经过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岗、审核岗、主管三个不同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理。因其不是来自被核算单位,其独立性能够得到保证,对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更具有客观性,避免原来各单位自行核算时会计人员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的可能性。
2.1.3 俯看基层,挖掘数据,实施财务分析
由于整个地区的会计业务都在核算中心处理,因此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接触到、收集到各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从宏观看到整个地区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也能从微观上透视各公司的财务情况及其所处的地位。
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公司各项关键指标(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率、资产负债率等)的预算完成情况、同期增减进行分析,并针对指标完成情况与序时进度存在偏差的进行因素分析。
例如利润总额,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过挖掘数据,得到哪几家公司利润总额完成情况超过预算序时进度,而哪家公司出现亏损。通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得出哪些县公司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润总额同比增加多少,利润主要贡献来自于哪几家公司。同时,要对这些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主要得益于购电结构变化,还有购销毛益增减进行分析,具体影响情况,有些因素如购销毛益增减,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由于差别趸售电价的倾斜。最后从环比来看地区整体盈利能力趋势,各县公司利润总额环比增速等。
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判断引起变动的主要项目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性质是有利还是不利,发现问题并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1.4 异常预警、风险管控、参与协同监督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会计核算中心将日常监督与专项稽核作为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参与异常预警与协同监督。
日常监督指的是每月认真总结、通报核算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整改、层层落实,要求县公司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对于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务必坚持依法从严治企,规范财务管理,夯实管理基础。
专项稽核主要是会计核算中心每年都要针对县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报销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等各方面开展2~3场专项稽核,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和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纠正违规行为,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1.5 有助于实现会计基础一体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电网企业在经历过创一流、会计基础创优后会计基础工作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会计基础的一体化又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安溪、晋江公司的原始凭证粘贴单有计入附件张数,而其他县公司原始凭证粘贴单都未入附件张数。会计档案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附件张数作为原始凭证的必备要素,因各个公司对原始凭证粘贴单是否计入附件张数处理方法不一致,导致同一份凭证附件张数公司不同,附件张数就不同。虽然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大家都没有错,但是如果能够进行统一规范,将有助于推进会计基础一体化。 通过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规范要求,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都有力的推进了会计基础一体化进程。
2.2 会計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2.1 会计责任不明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工作与单位经济活动相脱节,县公司领导及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凭证上的记账、审核、主管都是核算中心人员,非本公司财务人员,因此本单位不再承担会计责任,或者以此来减轻本单位的会计责任。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认为没有参与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业务的真实性无从掌握,只对县公司报送的会计凭证附件资料的合法合规性负责。
2.2.2 不利于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
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来源于前端业务部门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部门以货币的形式对其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因此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充分理解业务的经济实质,才能准确地反映在财务上。特别是ERP在电力企业的深化应用,财务系统与计划、营销、项目等业务系统的集成与应用,更依赖于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而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机制,大都局限于与基层县公司财务人员的沟通或者信息传递,不利于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
2.2.3 凭证传递耗费大量精力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县公司需要专人派车定期把报销资料送到核算中心处理,并办理好交接手续。遇到紧急付款或者月底、年底,有时候每天都要往返核算中心,对于路程较远的公司来说,通常都要花费至少半天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存在原始资料丢失的风险。
3 改进措施
3.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法》将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因此被核算单位仍应承担相应会计责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此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权责划分明确、清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3.2 由核算模式转为稽核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协同效应,深化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将会计核算中心转型为财务稽核中心,下放会计核算、资金支付、报表编制职能,着力于财务稽核,县公司所有会计业务均需要经过财务稽核中心审核通过方可进行支付入账,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
3.3 实行凭证电子化
为了避免凭证传递耗费大量精力,消除凭证丢失的风险,积极推行业务凭证电子化,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提高凭证传递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为财务稽核中心的远程在线审核提供支撑。
4 结语
电力企业地区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成立是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它在风险管控、协同监督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对于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有华,郑厚清.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及信息系统研究[C].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
[2] 周志强.会计集中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