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群体精神与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合作学习理论,创拟合作学习模式,在适宜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施模式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它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在课堂中,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探索、创造等多种展示才干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启发他们,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一)重视合作小组的建设、目标的制定
小组如何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影响。分组的方法和依据灵活多变,一般来说分组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成员人数以4—6人为宜,太多太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还得制定一个很好的目标,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地制定出有一定探索价值的认知目标,让小组成员共同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在小组学习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要围绕教材难点上重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启迪思维,培养探索能力。此外,在学生有疑惑或发生争执时展开合作学习,这样是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及时解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同时也逐步学会运用方法学习。
(三)保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或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急者让好几个好学生回答,就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因此,只有保证合作时间才能保证合作质量,否则可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学习时,一要敢学、会说。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声音响亮,条理清楚,用简练的语言在组里表达出来。二要善听、会听。养成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综合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三要讨论、交流。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位学生在表达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又倾听了他人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相互讨论、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适宜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
(一)遇到疑难问题或认识模糊的问题
如教《捞铁牛》让学生讲捞铁牛的过程时,学生年龄小,说的不完整、不全面、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补充。
(二)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些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而有相当多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更好。如《天都峰》我和老爷爷第一次对话,为什么要互相发问呢?
(三)共同完成一项较大的实践活动任务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四)遇到创造性的问题
创造性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解决这类问题,应当事先让每个学生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开展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个人的发散性思维扩大到整个小组的发散性思维,最后通过班级汇报达到全班的发散性思维。如学习了《四季》模仿诗歌的形式,小组合作填写老师的句式练习。
(五)开展合作评估
在评估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评、互帮、互勉。这样既能扩大评价的参与面,又能及时反馈,使学生及时改进。这对于加强过程性评价、日常评价有很大的好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开展互帮互学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发挥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小组同学间互教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一些困难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但却常常苦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能关照太多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当“小老师”,同学间互帮互学,这样的合作对各方面都有好处,被帮助的和帮助人的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参与面广,补缺补漏及时,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根据合作学习理论,我们创拟了记事性记叙文合作学习训练模式(见图表):
第一步:教师首先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动力,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步:学生先自主地去学习,在自读中寻找问题、理解问题,若有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做进一步分析。
第三步:根据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教师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读书找疑,合作解疑,互相质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组长协调好组内。
第四步:组间交流,展开竞争。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向全组作交流,组间再质疑展开竞争。教师给予调控,对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帮助解疑。
第五步:通过组内与组内、组间与组间的交流,教师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随即展开升华。
实践证明,采用模式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交往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施模式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它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在课堂中,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探索、创造等多种展示才干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启发他们,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一)重视合作小组的建设、目标的制定
小组如何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影响。分组的方法和依据灵活多变,一般来说分组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成员人数以4—6人为宜,太多太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还得制定一个很好的目标,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地制定出有一定探索价值的认知目标,让小组成员共同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在小组学习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教师要围绕教材难点上重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启迪思维,培养探索能力。此外,在学生有疑惑或发生争执时展开合作学习,这样是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及时解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同时也逐步学会运用方法学习。
(三)保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或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急者让好几个好学生回答,就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因此,只有保证合作时间才能保证合作质量,否则可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学习时,一要敢学、会说。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声音响亮,条理清楚,用简练的语言在组里表达出来。二要善听、会听。养成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综合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三要讨论、交流。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位学生在表达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又倾听了他人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相互讨论、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适宜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
(一)遇到疑难问题或认识模糊的问题
如教《捞铁牛》让学生讲捞铁牛的过程时,学生年龄小,说的不完整、不全面、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补充。
(二)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些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而有相当多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更好。如《天都峰》我和老爷爷第一次对话,为什么要互相发问呢?
(三)共同完成一项较大的实践活动任务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四)遇到创造性的问题
创造性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现成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解决这类问题,应当事先让每个学生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开展小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个人的发散性思维扩大到整个小组的发散性思维,最后通过班级汇报达到全班的发散性思维。如学习了《四季》模仿诗歌的形式,小组合作填写老师的句式练习。
(五)开展合作评估
在评估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评、互帮、互勉。这样既能扩大评价的参与面,又能及时反馈,使学生及时改进。这对于加强过程性评价、日常评价有很大的好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开展互帮互学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发挥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小组同学间互教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往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一些困难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但却常常苦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能关照太多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当“小老师”,同学间互帮互学,这样的合作对各方面都有好处,被帮助的和帮助人的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参与面广,补缺补漏及时,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根据合作学习理论,我们创拟了记事性记叙文合作学习训练模式(见图表):
第一步:教师首先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动力,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步:学生先自主地去学习,在自读中寻找问题、理解问题,若有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带领学生做进一步分析。
第三步:根据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教师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读书找疑,合作解疑,互相质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组长协调好组内。
第四步:组间交流,展开竞争。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派代表向全组作交流,组间再质疑展开竞争。教师给予调控,对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帮助解疑。
第五步:通过组内与组内、组间与组间的交流,教师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随即展开升华。
实践证明,采用模式进行练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交往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