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是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但素质教育并非不需要考试评价,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本文首先从辨析中西方的“考试”开始,要客观辩证的利用考试评价制度与工具,做到取长补短,酌盈剂虚,因地制宜地通过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来不断实践和发展素质教育命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6-01
素质教育是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教育模式,是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素质教育并非不需要考试评价,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只有因地制宜地对我国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使之为素质教育改革服务。
1借他山之石-辨析中西方的“考试”
伴随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最近社会出现了很多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片面地学习西方的考试评价体制。殊不知在欧美等国家都有高考的,并且其高考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我国的差。只不过西方国家“考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思想”,更注重日常评价的权重。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12年入学考试题2“写一个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人,对你的影响到底在哪?”又如法国统一中学毕业会考2012年理科试卷只有以下三道题目:“理科试题1: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题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更自由?题3:解释卢梭《爱弥尔》的一个节选段落?”诸如此类的试题透析出中西考试评价中的差异,这种“重思想,测能力”考试评价理念才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2酌盈剂虚-客观辩证的利用考试评价制度与工具
从价值论角度来看,评价根本上是一种价值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程度的衡量活动,即价值判断。具体到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主体为更好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必然需要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主要教育评价工具之一的考试制度更显得必不可少。
2.1客观认识考试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倡导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思想,只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问题的关键不是摒弃考试评价制度,而是要客观辩证的利用考试评价制度,把考试制度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工具,把考试评价工具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果片面强调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塑造与人格完善、忽视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那就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2.2根据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在我国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大背景下,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留守儿童及独生子女的影响等相对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无一不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整体转型。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生态环境,统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针对考试评价标准、考试理念与方法、命题原则、试题类型等加以改善,倡导建立起“育人”为根本价值的教育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科学、人本的学业测评体系,增加对学生德、体、劳等“非智育”评价及日常评价权重。
2.3注意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综合化、生本化。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考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其考试评价比较侧重于学生整体人格与创造力、领悟力的考查,而非纯粹的知识考察。因此在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中,要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把考试题目的设置侧重于学生创造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构建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坚持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倡导“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个体。
2.4注意考试方法的多元化与命题的科学化。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由众多课程的实施组成的,各类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考试必须根据各类课程的多元性特点,针对各学科教学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考试评价与测量方法。例如,对中小学课程来说,由于其理论与技术相对比较完善,概念性、定量性都比较强,需要学生掌握的定理、公式较多,实行闭卷考试是较为理想的考试方法;而人文学科则侧重学生领悟与运用表达能力的培养,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更为理想。因此,在考试命题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与各课程教育教学要求,在遵循知识与能力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题目的独立性与试卷整体性一致、以及题目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相结合的命题原则,使命题更贴合教学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考试方法。
3因地制宜-不断实践和发展中的素质教育命题
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将来也不会有一个标准模式,是全国教育改革许许多多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但素质教育又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不断从各地区、各种类型的教育改革经验中得到丰富和扩展。因此分析探讨如何改革我国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服务才是我国当前教育评价中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了教育评价,教育活动就失去了价值尺度。”
考试评价的必然性在世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也就是说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评价虽然不是完美的方法, 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那种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甚至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非此即彼观念显然是断章取义的,是把素质教育大大窄化,甚至异化了。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戴维·西森(美). 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效度研究[J]. 考试研究, 2012(2)
[3]林卫国,蒲如兰.试论素质教育与考试制度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
[4]王后雄. 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1)
[5]中国教育科研网: http://www.nies.net.cn/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6-01
素质教育是与传统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教育模式,是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素质教育并非不需要考试评价,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只有因地制宜地对我国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使之为素质教育改革服务。
1借他山之石-辨析中西方的“考试”
伴随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批判,最近社会出现了很多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片面地学习西方的考试评价体制。殊不知在欧美等国家都有高考的,并且其高考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我国的差。只不过西方国家“考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思想”,更注重日常评价的权重。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12年入学考试题2“写一个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人,对你的影响到底在哪?”又如法国统一中学毕业会考2012年理科试卷只有以下三道题目:“理科试题1: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题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更自由?题3:解释卢梭《爱弥尔》的一个节选段落?”诸如此类的试题透析出中西考试评价中的差异,这种“重思想,测能力”考试评价理念才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2酌盈剂虚-客观辩证的利用考试评价制度与工具
从价值论角度来看,评价根本上是一种价值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程度的衡量活动,即价值判断。具体到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主体为更好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必然需要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主要教育评价工具之一的考试制度更显得必不可少。
2.1客观认识考试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倡导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思想,只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问题的关键不是摒弃考试评价制度,而是要客观辩证的利用考试评价制度,把考试制度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工具,把考试评价工具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果片面强调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塑造与人格完善、忽视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那就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2.2根据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在我国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大背景下,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留守儿童及独生子女的影响等相对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无一不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整体转型。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生态环境,统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针对考试评价标准、考试理念与方法、命题原则、试题类型等加以改善,倡导建立起“育人”为根本价值的教育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科学、人本的学业测评体系,增加对学生德、体、劳等“非智育”评价及日常评价权重。
2.3注意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综合化、生本化。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考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其考试评价比较侧重于学生整体人格与创造力、领悟力的考查,而非纯粹的知识考察。因此在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中,要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把考试题目的设置侧重于学生创造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构建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坚持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倡导“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个体。
2.4注意考试方法的多元化与命题的科学化。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由众多课程的实施组成的,各类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考试必须根据各类课程的多元性特点,针对各学科教学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考试评价与测量方法。例如,对中小学课程来说,由于其理论与技术相对比较完善,概念性、定量性都比较强,需要学生掌握的定理、公式较多,实行闭卷考试是较为理想的考试方法;而人文学科则侧重学生领悟与运用表达能力的培养,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更为理想。因此,在考试命题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与各课程教育教学要求,在遵循知识与能力结合、全面与重点结合、题目的独立性与试卷整体性一致、以及题目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相结合的命题原则,使命题更贴合教学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考试方法。
3因地制宜-不断实践和发展中的素质教育命题
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将来也不会有一个标准模式,是全国教育改革许许多多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但素质教育又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不断从各地区、各种类型的教育改革经验中得到丰富和扩展。因此分析探讨如何改革我国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服务才是我国当前教育评价中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了教育评价,教育活动就失去了价值尺度。”
考试评价的必然性在世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也就是说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评价虽然不是完美的方法, 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那种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甚至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非此即彼观念显然是断章取义的,是把素质教育大大窄化,甚至异化了。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戴维·西森(美). 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效度研究[J]. 考试研究, 2012(2)
[3]林卫国,蒲如兰.试论素质教育与考试制度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
[4]王后雄. 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1)
[5]中国教育科研网: http://www.nies.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