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九月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之所以称“九九重阳节”,因为按照传统的阴阳观念,奇数1、3、5、7、9属阳,偶数2、4、6、8、10属阴,九是最大的阳数,两个九就唤作“重阳”了。在古代,重阳节还称为重九节,但这个节日最初的名字,却是养老节。
养老节,顾名思义,就是敬养老人的节日。直到现在,重阳节还被视为老人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致敬,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和悦幸福。
过去重阳节,有喝菊花酒、茱萸酒的习俗,不喝酒的女人、孩童也要把菊花、茱萸插在发间,带在衣襟上。菊花华姿高洁、气味清香,茱萸的果实鲜红圆润、气味芳烈。它们都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所以古人相信,有了它俩,就可以辟除百毒,除病消灾,长寿安康。
重阳节这天,文人雅士还喜欢聚会赏菊、登高游览。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千古传颂,脍炙人口,写的就是重阳风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秋天举行敬老节的习俗,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先秦古书《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的风俗和仪式,书中说:“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养衰老,就是敬养老人的意思。人上了年纪,身体衰老,行动不便,因此官府要授予老年人“几杖”,“杖”就是拐杖,“几”就是靠几,古时候席地而坐,几就是供人倚靠的小矮桌。官府除了授予老人几杖之外,还要分发“糜粥饮食”,老年人牙齿脱落,不能吃硬食,官府专门为老人们分发稀粥,以示对老人的体恤和尊重。
汉代以后,秋天举行养老节的习俗成了国家制度,《后汉书·礼仪志》就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所以爱民。”意思是说,每年八月,各地官员就要挨家挨户地调查统计人口,凡是年过七十的老人,要赏赐给镶嵌着宝玉的拐杖和精心熬制的米粥,年过八十、九十的老寿星,更要加倍赏赐。玉杖的杖头雕刻着斑鸠,据说斑鸠吃东西不会被噎,用斑鸠装饰颁发给老人的手杖,是祝愿老人能吃能喝,饮食正常。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重阳节是九月九日,古代的养老节却是在仲秋之月。因为在上古时期,由于历法不完善,节日的举行日期并无非常明确的规定,没有像现在这样规定在某一个月的某一日,如端午节在五月五日举行,七夕节在七月七日举行,重阳节在九月九日举行等等。上古时期节日的日期,一般只有确定大致的月份,而具体举行的日期,则要根据星象、物候、农事等方面的观测和经验临时确定。
直到汉代,养老节还是要根据对星象的观测而确定。上文引的《后汉书·礼仪志》一段话后面接着还有一句,说“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举行养老节之月同时要祭祀老人星,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老人星升起的时候。
每到秋分时的拂晓时分,在正南方的天狼星附近,紧靠地面的地方,有一颗大星升起来,这就是老人星。这颗星尽管很亮,但升起的高度很低,升起不长时间之后,就又落入地平线之下看不见了。因此,这颗星只能出现于正南方,而不会出现在其它方位,所以此星又叫南极老人星。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年画、木雕、瓷器等民间美术中见到的那位童颜鹤发、笑容可掬、长着大额头、拄着拐杖、身边还有梅花鹿、蝙蝠等吉祥物陪伴的老寿星。寿星之所以被称为“寿星”,因为他老人家本来就是一颗“星”!打开天文图,只要找到猎户座和天狼星,就很容易在它们的下方看到有一颗叫老人星的大星。
老人星因为位置靠南,在北方中原地区很难看到,而且只有在秋分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在凌晨看到。老人星升起的时候,正是秋收之后,这时候庄稼已经收获,农事临近尾声,喜获丰收的人们要庆祝丰收,也要用新收获的庄稼敬献神灵和祖先,同时还要敬献老人,以示对老人的尊敬,这就是要在仲秋之月举行养老节的原因。那颗南极老人星,正好在举行养老节的时候升起,因此古人就根据对这颗星的观察,决定举行养老节的日期。
现如今,人们都对那位大脑壳的老寿星爷爷耳熟能详,却鲜有人还记得天上那颗明亮的南极老人星了。但从古代养老节已经形成的重阳节敬老的习俗,却因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的优良传统而流传了下来。
小编唠叨:
尊老爱幼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尊重老人,爱护老人,除了出于对长寿的尊重和向往,也是因为老年人身体衰弱,体力下降,与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理应给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在公交车上能被好心人给予照顾,那么我们自己在过马路的时候不妨教孩子去搀扶一下步履不便的老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不忘常回家看看,那么节假日有空时别忘带着孩子回家看看。我们对老人所做的一切,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养老节,顾名思义,就是敬养老人的节日。直到现在,重阳节还被视为老人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致敬,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和悦幸福。
过去重阳节,有喝菊花酒、茱萸酒的习俗,不喝酒的女人、孩童也要把菊花、茱萸插在发间,带在衣襟上。菊花华姿高洁、气味清香,茱萸的果实鲜红圆润、气味芳烈。它们都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所以古人相信,有了它俩,就可以辟除百毒,除病消灾,长寿安康。
重阳节这天,文人雅士还喜欢聚会赏菊、登高游览。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千古传颂,脍炙人口,写的就是重阳风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秋天举行敬老节的习俗,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先秦古书《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的风俗和仪式,书中说:“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养衰老,就是敬养老人的意思。人上了年纪,身体衰老,行动不便,因此官府要授予老年人“几杖”,“杖”就是拐杖,“几”就是靠几,古时候席地而坐,几就是供人倚靠的小矮桌。官府除了授予老人几杖之外,还要分发“糜粥饮食”,老年人牙齿脱落,不能吃硬食,官府专门为老人们分发稀粥,以示对老人的体恤和尊重。
汉代以后,秋天举行养老节的习俗成了国家制度,《后汉书·礼仪志》就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所以爱民。”意思是说,每年八月,各地官员就要挨家挨户地调查统计人口,凡是年过七十的老人,要赏赐给镶嵌着宝玉的拐杖和精心熬制的米粥,年过八十、九十的老寿星,更要加倍赏赐。玉杖的杖头雕刻着斑鸠,据说斑鸠吃东西不会被噎,用斑鸠装饰颁发给老人的手杖,是祝愿老人能吃能喝,饮食正常。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重阳节是九月九日,古代的养老节却是在仲秋之月。因为在上古时期,由于历法不完善,节日的举行日期并无非常明确的规定,没有像现在这样规定在某一个月的某一日,如端午节在五月五日举行,七夕节在七月七日举行,重阳节在九月九日举行等等。上古时期节日的日期,一般只有确定大致的月份,而具体举行的日期,则要根据星象、物候、农事等方面的观测和经验临时确定。
直到汉代,养老节还是要根据对星象的观测而确定。上文引的《后汉书·礼仪志》一段话后面接着还有一句,说“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举行养老节之月同时要祭祀老人星,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老人星升起的时候。
每到秋分时的拂晓时分,在正南方的天狼星附近,紧靠地面的地方,有一颗大星升起来,这就是老人星。这颗星尽管很亮,但升起的高度很低,升起不长时间之后,就又落入地平线之下看不见了。因此,这颗星只能出现于正南方,而不会出现在其它方位,所以此星又叫南极老人星。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年画、木雕、瓷器等民间美术中见到的那位童颜鹤发、笑容可掬、长着大额头、拄着拐杖、身边还有梅花鹿、蝙蝠等吉祥物陪伴的老寿星。寿星之所以被称为“寿星”,因为他老人家本来就是一颗“星”!打开天文图,只要找到猎户座和天狼星,就很容易在它们的下方看到有一颗叫老人星的大星。
老人星因为位置靠南,在北方中原地区很难看到,而且只有在秋分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在凌晨看到。老人星升起的时候,正是秋收之后,这时候庄稼已经收获,农事临近尾声,喜获丰收的人们要庆祝丰收,也要用新收获的庄稼敬献神灵和祖先,同时还要敬献老人,以示对老人的尊敬,这就是要在仲秋之月举行养老节的原因。那颗南极老人星,正好在举行养老节的时候升起,因此古人就根据对这颗星的观察,决定举行养老节的日期。
现如今,人们都对那位大脑壳的老寿星爷爷耳熟能详,却鲜有人还记得天上那颗明亮的南极老人星了。但从古代养老节已经形成的重阳节敬老的习俗,却因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的优良传统而流传了下来。
小编唠叨:
尊老爱幼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尊重老人,爱护老人,除了出于对长寿的尊重和向往,也是因为老年人身体衰弱,体力下降,与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理应给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在公交车上能被好心人给予照顾,那么我们自己在过马路的时候不妨教孩子去搀扶一下步履不便的老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能不忘常回家看看,那么节假日有空时别忘带着孩子回家看看。我们对老人所做的一切,都被孩子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