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逐步加大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体制在策略与理念上越来越接近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实际,随之在体育专业生的学习重要性也摆到了国家、社会、学校及家长等方面的突显位置。目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下滑现象日趋严重,除了训练以外,如何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舞台上的表演者,成为“教学剧片”的主角,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阶段跨跃性转变,需要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探究。本文就中职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现状及形成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研究如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能动性者有所帮助和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体育专业;教育教学
一、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现状
1、运动训练成绩荣誉观。无论是从我国现行的体育训练学生教育体制,以及体育管理者管理行为上看,还是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角度反映情况获悉,均把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与文化知识的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而现实工作过程中,体育专业学校教学总体目标具有灵活性,课程设置、教材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都处于滞后性,甚至匮乏;从办学的目的和效果上,而大多数人虽然认为文化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类似这种语言表面上听起来,彰显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些说法或思想,其本身就把文化教育放在了从属地位,造成重视训练竞赛成绩的思想而疏于文化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出现了政策导向带转性变化。
2、学习动机与择校观。动机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是在先前的有关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信念基础上形成的,之后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建立一定的心理预期,继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学生之所以选择了体育专业,一种原因是出于喜欢,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抱着寄托的思想选择了体育训练,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虽然弱化,但潜意识下仍然存在学业能动性;第二种原因来源于个体的学业,这一部分学生群体学习成绩平平,出现厌学的心理,甚至有的放弃了学业,存在试试看的想法,骨子里唯专业独占鳌头,但又不肯吃苦,占比重较大;第三种原因来源于家长,一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年纪又小,本着为其寻找出路的想法让他们选择从事体育,对专业是否对头还要看孩子的具体变化再做打算。以上几种情况,均是在学习主观能力性方面出现了问题,机遇态度为其从厌学走向了弃学的道路,导致了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学习思想状态发生了实质性转变。
3、体育训练特点与任务。体育训练有着它独特的规律和任务,如竞赛周期性、训练阶段性、运动生涯性、项目选择性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被动缺课,知识断层,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丧失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出台了关于体育训练学生文化课保障方面的指令性文件,但操作起来仍不尽人意。一方面,突显在时间上,除了训练要占去大部分时间外,训练后还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恢复,即使保证开足教学课程、课时,但效果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年级性等,造成缺课落课现象纷繁复杂,即坚持为学生采取补课等措施,也不能如正常教学授课般的具体、系统。其次,学生从事体育训练后,原来只有单一学习任务被打破,转变为读训双轨化状态,相应会促使学生要选择其轻重等,这些因素累加后会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兴趣低下,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促成学习主动性丧失加剧,而且就读阶段越高越发明显。
二、改变体育专业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及措施
1、为满足体育专业文化教育课程的需求。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的转型期,体育专业文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当前在我国,一方面,大多数体育中等职校教学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自成一体,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现行的课程体系,不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原因是课程的学时少,完成不了大纲要求,要不避重就轻,要不就保主科弃小科等等以变通的形式完成教学,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希望依据教育规律制定适合读训并重的课程体系。
2、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其教育思想、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及任务。目前,中职体育教师往往处于封闭的系统内,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教科研等活动处于最低状态,教育前沿思想匮乏,造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固化,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3、保障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基础设施。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是教学活动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教育活动良好进行的保证。一般的体育中职学校因训练投入较大,教学基础设施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保障基本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及设施,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建设,是以调动、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重中之重。
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源泉,视野与理念是促使人们前进的基石,完备的教育教学系统是支撑和保障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得以养成和提高的关键,关注体育中职教育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严峻的课题,为丰富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美)麦库姆斯,波普.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Z].2012-7-7.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体育专业;教育教学
一、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现状
1、运动训练成绩荣誉观。无论是从我国现行的体育训练学生教育体制,以及体育管理者管理行为上看,还是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角度反映情况获悉,均把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与文化知识的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而现实工作过程中,体育专业学校教学总体目标具有灵活性,课程设置、教材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都处于滞后性,甚至匮乏;从办学的目的和效果上,而大多数人虽然认为文化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类似这种语言表面上听起来,彰显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些说法或思想,其本身就把文化教育放在了从属地位,造成重视训练竞赛成绩的思想而疏于文化教育,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出现了政策导向带转性变化。
2、学习动机与择校观。动机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是在先前的有关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信念基础上形成的,之后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建立一定的心理预期,继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学生之所以选择了体育专业,一种原因是出于喜欢,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抱着寄托的思想选择了体育训练,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虽然弱化,但潜意识下仍然存在学业能动性;第二种原因来源于个体的学业,这一部分学生群体学习成绩平平,出现厌学的心理,甚至有的放弃了学业,存在试试看的想法,骨子里唯专业独占鳌头,但又不肯吃苦,占比重较大;第三种原因来源于家长,一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年纪又小,本着为其寻找出路的想法让他们选择从事体育,对专业是否对头还要看孩子的具体变化再做打算。以上几种情况,均是在学习主观能力性方面出现了问题,机遇态度为其从厌学走向了弃学的道路,导致了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学习思想状态发生了实质性转变。
3、体育训练特点与任务。体育训练有着它独特的规律和任务,如竞赛周期性、训练阶段性、运动生涯性、项目选择性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被动缺课,知识断层,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丧失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出台了关于体育训练学生文化课保障方面的指令性文件,但操作起来仍不尽人意。一方面,突显在时间上,除了训练要占去大部分时间外,训练后还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恢复,即使保证开足教学课程、课时,但效果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运动项目的特殊性,年级性等,造成缺课落课现象纷繁复杂,即坚持为学生采取补课等措施,也不能如正常教学授课般的具体、系统。其次,学生从事体育训练后,原来只有单一学习任务被打破,转变为读训双轨化状态,相应会促使学生要选择其轻重等,这些因素累加后会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兴趣低下,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促成学习主动性丧失加剧,而且就读阶段越高越发明显。
二、改变体育专业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及措施
1、为满足体育专业文化教育课程的需求。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的转型期,体育专业文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当前在我国,一方面,大多数体育中等职校教学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自成一体,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现行的课程体系,不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原因是课程的学时少,完成不了大纲要求,要不避重就轻,要不就保主科弃小科等等以变通的形式完成教学,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希望依据教育规律制定适合读训并重的课程体系。
2、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其教育思想、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及任务。目前,中职体育教师往往处于封闭的系统内,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教科研等活动处于最低状态,教育前沿思想匮乏,造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固化,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3、保障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基础设施。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是教学活动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教育活动良好进行的保证。一般的体育中职学校因训练投入较大,教学基础设施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保障基本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及设施,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建设,是以调动、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重中之重。
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源泉,视野与理念是促使人们前进的基石,完备的教育教学系统是支撑和保障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得以养成和提高的关键,关注体育中职教育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严峻的课题,为丰富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美)麦库姆斯,波普.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Z].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