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育的切入点之一。本文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且从生活环境、教育状况和大学生自身修养层面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并结合当前思政教育的“三贴近”,与时俱进,从制度、环境及自我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32-03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千年民谚,到“羊跪乳、鸦反哺”的蒙学世训,再到“精忠报国”、“敬天孝祖”的品格要求,无不映射出我们民族感念于父母、他人、社会乃至天地之恩的道德情怀。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催生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社会公德的丧失以及传统文明的遗弃。在如今的大学生中,淡漠情义、漠视救助、忽视感恩的事件频频发生,屡见不鲜。感恩,这种代表人类文明的意识和行为,正被逐渐地淡忘或忽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对父母、师长及朋友等个体缺少感恩,表现为感情淡漠和逐求功利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首先提倡感恩父母。但现今的一些大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王子公主般的生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对自己的抚育培养、关心照料和辛苦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表现得异常冷淡麻木。当远离父母进入大学,他们给予父母的回报,不是优异的成绩和亲切的问候,而是泡网吧、下餐馆、穿名牌,无度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血汗钱。
“为学莫重于尊师”,感恩师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长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然而,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课堂不守纪律(吃零食、打瞌睡)、随意旷课、考试作弊、对教师出言不逊等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同学见了老师形同陌路,根本就谈不上尊敬和感恩。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受转型期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曾经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不知回报,背信弃义,甚至忘恩负义。朋友关系逐步被异化,功利色彩尤为明显。
(二)对国家、社会和自然缺少感恩,表现为索取和奉献失衡
当今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时代的骄子。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通过诸如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完成求学梦。但就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应该做的,将资助误解为“免费的午餐”,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现象甚是普遍。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向国家和社会索取,不思回报。
对于社会上的捐资助学,有的大学生从未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更有个别学生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认为接受资助是天经地义,毫无感恩之心。
对于大自然的恩泽赐予,有的大学生漠然置之,毫不介意。长明灯、长流水、乱扔馒头、乱倒饭菜、乱倒垃圾、随地吐痰、随意践踏草坪、随手攀折花木、随口污言秽语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他们缺乏对大自然应有的敬意和感恩之心。
上述诸多情况充分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知恩、感恩意识淡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为此,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归因分析
(一)生活环境的变迁
1.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价值观的困惑。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文化和价值观的斑驳与多元。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盛行、善恶标准的模糊、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社会环境异化现象,强烈冲击着当代青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
2.网络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将最新的讯息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人们;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内容过于强调自身利益的追求,美化个人主义,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一些不健康、偏激的文字及图片等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判断。一些不求真实、不客观评论的文章,很容易误导涉世不深,识别能力缺乏的大学生。此外,网络还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充斥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3.家庭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大都生长在“四二一”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即一个子辈、两个父辈、四个祖辈的“倒金字塔”的结构模式。他们的祖辈经历过艰苦的沧桑岁月,父辈也经历过奋斗的艰苦年代,因此长辈们都希望后代不要再遭罪受苦,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丰厚的物质条件,并主观的认为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大多数大学生就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他们衣食无忧,花钱不愁,自我意识很强,极端自私,从不为他人着想,甚至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另外,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不少“90后”已饱尝父母离异、家庭崩溃的苦痛,心灵的阴影和扭曲导致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逆反心理:对于什么都无所谓,更不要说感恩了。
(二)教育步伐相对滞后
1.课程缺位,内容贫乏
课程应该是教育教学最基础的途径,但目前几乎没有高校开设感恩教育的相关课程,一般都是通过德育老师开展相关讲座,或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经典案例进行说服教育,亦或聘请德育专家、或邀请感恩名人作报告等形式进行。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弥补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不足。此外,感恩教育的相关出版物也较少,因而在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单调贫乏。
2.教育方式单一
高校感恩教育由于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育方式还是遵循了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师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针对性,缺乏情感体验,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效果不明显。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灌输和讲解,不重视教育对象的参与和双向交流及其行为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加之部分德育教师缺乏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深入了解和剖析,必然使感恩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三)大学生自身修养
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自我意识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自我发展的不健全不成熟,因而突显出自我认识不清、自律性不高,对事物认知也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这势必导致情感困惑和感恩意识淡薄。他们正处于心理渐进发育阶段,加之社会阅历不深,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和不正常现象缺乏辨证的理解,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造成内心深处的矛盾。不清楚何时应具有感恩意识,如何去实践感恩行为,践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有时还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沼。故此,没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就失去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也就失去了感恩意识形成的沃土。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制度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1.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学校各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步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把感恩教育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熟悉正确的感恩方式,以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形成。
2.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高校亟须增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将其纳入“理论课”教学,使之成为“必修课”,并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改变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的尴尬局面。同时,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充分挖掘教材蕴藏的感恩教育思想内涵,将感恩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
3.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的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机制,按照不同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将大学生日常感恩教育实效性评价目标细化,对评价客体进行大量详尽的信息收集,从纵向、横向或交叉的对比中对客体行为进行科学准确判断。
(二)坚持“三贴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贴近实际,拓展和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因而,感恩教育需贴近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内容。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可使大学生养成对社会、国家、群体、他人和对自己的责任心,摆正自身在整个社会中位置。大学生群体是倍受人们期盼和拥有更多机会承担社会责任的群体,大学阶段作为青年人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社会责任感如何关系到其社会化进程。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对这种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以及透支自己生命价值的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理念,培养生态伦理道德,引导大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按照生态道德的要求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文明道德行为。
此外,感恩挫折教育、诚信教育、幸福观教育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也是应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一部分。
2.贴近学生,拓展感恩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及叛逆意识,这些成为他们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进行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他们迷失目标与方向,并拒绝机械式的说教。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拓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增强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
具体案例法。要把“高深理论”同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同时从现实需要出发,总结和挖掘大学生在感恩、责任、生命价值观及生态道德等方面突出的案例,在案例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及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及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有利于激励他们产生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层次递进教育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需根据教育目标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及品德发展的特点,突出层次,使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宽加深。考虑到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大一适时开展“识恩”、“知恩”教育,二三年级可侧重于“报恩”教育,四年级可以结合实际开展“施恩不图报”教育,分阶段的将责任意识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及生态道德教育等渗透其中。
3.贴近生活,创新感恩教育形式
感恩教育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实践,使其真正能够入耳入心入行。我们可举办精彩的感恩电影展,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参加感恩节感恩活动;我们可通过举办感动瞬间摄影比赛,鼓励学生拿起相机,善于去捕捉生活中有关感恩的精彩瞬间;我们可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将感恩的实践付诸实施;我们还可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创办网站和论坛、制作网页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微博和人人网是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传媒,前一段名为《天堂午餐》的六分钟视频在网上出现了高点击率,引起网上“泪奔”,感动上万亿网友,“孝心”话题瞬间引起了关注,“当你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
(三)提供环境支持,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可利用传媒手段宣传感恩思想。常言道“人言可畏”,舆论会对人的思想境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感恩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宣传感恩的栏目。我们可以多出版一些感恩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多刊登一些感恩故事,利用电视播放感恩视频和公益广告等。让学生无论接触何种媒体都能被“恩情”所包围,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让感恩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要素。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其感染和熏陶,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物质层面上,进一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活动层面上,努力打造感恩主题的精品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中(如母亲节、感恩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制度层面上,建立和强化更明晰的感恩奖惩机制,完善感恩制度体系;精神层面上,进一步加强感恩文化的宣传和提升,使感恩成为校园时尚和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四)倡导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提升个人修养,通过内省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他人,从而逐渐学会体谅别人,宽容他人;并学会自控,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奉献社会。自我教育是自发性的行为,当大学生们懂得感恩时,便会自觉地将自我教育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在实践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其次,加强群体自我教育。在群体生活中自觉地接受影响和相互教育。进行感恩教育时,要多采用集体讨论、举办辩论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式进行。通过同辈群体的影响和教育,成员间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汉卫.吴秀霞.大学生活:困惑与反思[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4.
[2]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3]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7.
[4]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5.
[5]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6]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7]吴玲.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32-03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千年民谚,到“羊跪乳、鸦反哺”的蒙学世训,再到“精忠报国”、“敬天孝祖”的品格要求,无不映射出我们民族感念于父母、他人、社会乃至天地之恩的道德情怀。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催生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社会公德的丧失以及传统文明的遗弃。在如今的大学生中,淡漠情义、漠视救助、忽视感恩的事件频频发生,屡见不鲜。感恩,这种代表人类文明的意识和行为,正被逐渐地淡忘或忽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对父母、师长及朋友等个体缺少感恩,表现为感情淡漠和逐求功利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首先提倡感恩父母。但现今的一些大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王子公主般的生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对自己的抚育培养、关心照料和辛苦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表现得异常冷淡麻木。当远离父母进入大学,他们给予父母的回报,不是优异的成绩和亲切的问候,而是泡网吧、下餐馆、穿名牌,无度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父母的血汗钱。
“为学莫重于尊师”,感恩师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长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然而,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课堂不守纪律(吃零食、打瞌睡)、随意旷课、考试作弊、对教师出言不逊等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同学见了老师形同陌路,根本就谈不上尊敬和感恩。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受转型期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曾经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不知回报,背信弃义,甚至忘恩负义。朋友关系逐步被异化,功利色彩尤为明显。
(二)对国家、社会和自然缺少感恩,表现为索取和奉献失衡
当今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时代的骄子。国家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通过诸如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完成求学梦。但就有那么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应该做的,将资助误解为“免费的午餐”,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现象甚是普遍。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向国家和社会索取,不思回报。
对于社会上的捐资助学,有的大学生从未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更有个别学生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认为接受资助是天经地义,毫无感恩之心。
对于大自然的恩泽赐予,有的大学生漠然置之,毫不介意。长明灯、长流水、乱扔馒头、乱倒饭菜、乱倒垃圾、随地吐痰、随意践踏草坪、随手攀折花木、随口污言秽语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他们缺乏对大自然应有的敬意和感恩之心。
上述诸多情况充分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知恩、感恩意识淡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为此,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归因分析
(一)生活环境的变迁
1.社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价值观的困惑。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呈现出文化和价值观的斑驳与多元。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盛行、善恶标准的模糊、后现代多元价值观的泛滥等社会环境异化现象,强烈冲击着当代青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发展,导致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
2.网络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将最新的讯息以最快的方式传播给人们;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少内容过于强调自身利益的追求,美化个人主义,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一些不健康、偏激的文字及图片等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判断。一些不求真实、不客观评论的文章,很容易误导涉世不深,识别能力缺乏的大学生。此外,网络还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充斥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3.家庭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大都生长在“四二一”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即一个子辈、两个父辈、四个祖辈的“倒金字塔”的结构模式。他们的祖辈经历过艰苦的沧桑岁月,父辈也经历过奋斗的艰苦年代,因此长辈们都希望后代不要再遭罪受苦,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丰厚的物质条件,并主观的认为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大多数大学生就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他们衣食无忧,花钱不愁,自我意识很强,极端自私,从不为他人着想,甚至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另外,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不少“90后”已饱尝父母离异、家庭崩溃的苦痛,心灵的阴影和扭曲导致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种逆反心理:对于什么都无所谓,更不要说感恩了。
(二)教育步伐相对滞后
1.课程缺位,内容贫乏
课程应该是教育教学最基础的途径,但目前几乎没有高校开设感恩教育的相关课程,一般都是通过德育老师开展相关讲座,或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经典案例进行说服教育,亦或聘请德育专家、或邀请感恩名人作报告等形式进行。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弥补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不足。此外,感恩教育的相关出版物也较少,因而在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单调贫乏。
2.教育方式单一
高校感恩教育由于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育方式还是遵循了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师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针对性,缺乏情感体验,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效果不明显。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灌输和讲解,不重视教育对象的参与和双向交流及其行为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加之部分德育教师缺乏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深入了解和剖析,必然使感恩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三)大学生自身修养
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自我意识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自我发展的不健全不成熟,因而突显出自我认识不清、自律性不高,对事物认知也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这势必导致情感困惑和感恩意识淡薄。他们正处于心理渐进发育阶段,加之社会阅历不深,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和不正常现象缺乏辨证的理解,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造成内心深处的矛盾。不清楚何时应具有感恩意识,如何去实践感恩行为,践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有时还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沼。故此,没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就失去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也就失去了感恩意识形成的沃土。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制度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1.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学校各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步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把感恩教育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熟悉正确的感恩方式,以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形成。
2.高校要将感恩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高校亟须增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将其纳入“理论课”教学,使之成为“必修课”,并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改变高校感恩教育理论课的尴尬局面。同时,还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充分挖掘教材蕴藏的感恩教育思想内涵,将感恩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
3.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的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机制,按照不同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将大学生日常感恩教育实效性评价目标细化,对评价客体进行大量详尽的信息收集,从纵向、横向或交叉的对比中对客体行为进行科学准确判断。
(二)坚持“三贴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贴近实际,拓展和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因而,感恩教育需贴近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内容。
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可使大学生养成对社会、国家、群体、他人和对自己的责任心,摆正自身在整个社会中位置。大学生群体是倍受人们期盼和拥有更多机会承担社会责任的群体,大学阶段作为青年人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社会责任感如何关系到其社会化进程。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对这种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以及透支自己生命价值的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理念,培养生态伦理道德,引导大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使大学生自觉按照生态道德的要求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文明道德行为。
此外,感恩挫折教育、诚信教育、幸福观教育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也是应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一部分。
2.贴近学生,拓展感恩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及叛逆意识,这些成为他们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进行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他们迷失目标与方向,并拒绝机械式的说教。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拓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增强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
具体案例法。要把“高深理论”同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同时从现实需要出发,总结和挖掘大学生在感恩、责任、生命价值观及生态道德等方面突出的案例,在案例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及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及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有利于激励他们产生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层次递进教育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需根据教育目标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及品德发展的特点,突出层次,使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宽加深。考虑到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大一适时开展“识恩”、“知恩”教育,二三年级可侧重于“报恩”教育,四年级可以结合实际开展“施恩不图报”教育,分阶段的将责任意识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及生态道德教育等渗透其中。
3.贴近生活,创新感恩教育形式
感恩教育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实践,使其真正能够入耳入心入行。我们可举办精彩的感恩电影展,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参加感恩节感恩活动;我们可通过举办感动瞬间摄影比赛,鼓励学生拿起相机,善于去捕捉生活中有关感恩的精彩瞬间;我们可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将感恩的实践付诸实施;我们还可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创办网站和论坛、制作网页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微博和人人网是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传媒,前一段名为《天堂午餐》的六分钟视频在网上出现了高点击率,引起网上“泪奔”,感动上万亿网友,“孝心”话题瞬间引起了关注,“当你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
(三)提供环境支持,营造良好氛围
一方面可利用传媒手段宣传感恩思想。常言道“人言可畏”,舆论会对人的思想境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感恩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宣传感恩的栏目。我们可以多出版一些感恩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多刊登一些感恩故事,利用电视播放感恩视频和公益广告等。让学生无论接触何种媒体都能被“恩情”所包围,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让感恩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要素。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其感染和熏陶,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物质层面上,进一步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活动层面上,努力打造感恩主题的精品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中(如母亲节、感恩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制度层面上,建立和强化更明晰的感恩奖惩机制,完善感恩制度体系;精神层面上,进一步加强感恩文化的宣传和提升,使感恩成为校园时尚和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四)倡导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提升个人修养,通过内省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他人,从而逐渐学会体谅别人,宽容他人;并学会自控,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奉献社会。自我教育是自发性的行为,当大学生们懂得感恩时,便会自觉地将自我教育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在实践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其次,加强群体自我教育。在群体生活中自觉地接受影响和相互教育。进行感恩教育时,要多采用集体讨论、举办辩论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式进行。通过同辈群体的影响和教育,成员间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汉卫.吴秀霞.大学生活:困惑与反思[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4.
[2]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3]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7.
[4]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5.
[5]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6]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7]吴玲.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