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84—01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病,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伴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现将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2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脑出血患者中,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诊断,9例经上级医院治疗后转入本院。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53-89岁,平均年龄70.6岁。血肿位于基底节区17例,脑叶区4例,脑干1例,小脑1例,丘脑1例,外囊1例。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止血、密观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其中3例并发脑疝将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11.5%。
2 护理体会
2.1颅高压患者的护理
2.1.1 对颅高压的患者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节律不规则、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深,提示脑疝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予以20%甘露醇250ml,速尿20-40mg加50%葡萄糖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心肾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1.2休息与安全:病房保持安静,室温控制在24-26C。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周,头部抬高15-30。减少搬动和探视,避免再出血。各项护理治疗集中进行,减少刺激。加保护性床栏。
2.1.3避免各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患者的一切生活都在床上,包括洗漱、吃饭、大小便。要避免用力排便、打喷嚏、剧烈咳嗽、屏气、快速输液和躁动不安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大便干结用开塞露、缓泻剂,必要时低压灌肠;尿储留时行保留导尿,每4-6小时放尿一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遵医嘱适当用镇静剂。
2.2褥疮患者的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皱折,床褥柔软,每周更换床单2次,如床单有呕吐物、排泄物等时,随时更换。保持皮肤的清洁,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注意耳廓、肘部、骨突出、脚跟等处皮肤受压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皮肤发红,应及时垫以气圈,棉垫,加用50%酒精或者红花油适当按摩受压部,促进血液循环。
2.3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每15-30分钟巡视1次病房,昏迷患者用床栏,防止坠床。
2.3.2 保证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每日静脉补充不少于2500ml的液体。昏迷或由吞咽障碍着,鼻饲给与高热量流质,食物无刺激性,温度控制在41-43℃为宜,每日总量1500ml,少量多餐,待患者清醒后逐步喂半流质。
2.3.3口腔护理 禁食和鼻饲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有假牙的及时取出,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每日3-4次,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
2.3.4 吸氧 改善脑缺氧,保护脑细胞,予以低流量2-4L/分的鼻导管吸氧。
2.4偏瘫患者的护理 大多数患者有一侧或双侧上下肢体偏瘫,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注意肢体保暖性,严禁在患侧肢体上输液、测血压等;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在进展时,应尽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做到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床上锻炼与逐步离床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与局部锻炼相结合,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2.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5.1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饱胀、黑便和尿少等症状和体征,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液,观察其颜色,如为咖啡色或血性,提示发生再出血。观察病人有无皮肤苍白、口唇紫绀、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并配合医生抢救。
2.5.2脑疝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状态,当发现瞳孔缩小后再进行性扩大或者双侧不等大,光反应迟钝并伴有呼吸脉搏减弱,血压升高,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在出血或脑疝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2.5.3肺病感染的觀察 患者长期卧床,可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协助患者将痰液咳出,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6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2.6.1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2.6.2肢体功能的锻炼 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功能锻炼的技巧,如向健侧和患侧翻身训练,通过康复等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患者的功能。
2.6.3语言功能的锻炼 对于失语的患者,应尽早鼓励患者讲话,耐心交谈,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
2.7出院指导 嘱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禁烟酒,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门诊随访。
3 小结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护士通过周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可以及早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病,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伴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现将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2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脑出血患者中,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诊断,9例经上级医院治疗后转入本院。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53-89岁,平均年龄70.6岁。血肿位于基底节区17例,脑叶区4例,脑干1例,小脑1例,丘脑1例,外囊1例。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止血、密观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其中3例并发脑疝将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11.5%。
2 护理体会
2.1颅高压患者的护理
2.1.1 对颅高压的患者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节律不规则、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深,提示脑疝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予以20%甘露醇250ml,速尿20-40mg加50%葡萄糖静脉注射,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心肾功能、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1.2休息与安全:病房保持安静,室温控制在24-26C。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周,头部抬高15-30。减少搬动和探视,避免再出血。各项护理治疗集中进行,减少刺激。加保护性床栏。
2.1.3避免各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患者的一切生活都在床上,包括洗漱、吃饭、大小便。要避免用力排便、打喷嚏、剧烈咳嗽、屏气、快速输液和躁动不安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大便干结用开塞露、缓泻剂,必要时低压灌肠;尿储留时行保留导尿,每4-6小时放尿一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过度烦躁不安的患者遵医嘱适当用镇静剂。
2.2褥疮患者的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皱折,床褥柔软,每周更换床单2次,如床单有呕吐物、排泄物等时,随时更换。保持皮肤的清洁,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注意耳廓、肘部、骨突出、脚跟等处皮肤受压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皮肤发红,应及时垫以气圈,棉垫,加用50%酒精或者红花油适当按摩受压部,促进血液循环。
2.3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每15-30分钟巡视1次病房,昏迷患者用床栏,防止坠床。
2.3.2 保证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每日静脉补充不少于2500ml的液体。昏迷或由吞咽障碍着,鼻饲给与高热量流质,食物无刺激性,温度控制在41-43℃为宜,每日总量1500ml,少量多餐,待患者清醒后逐步喂半流质。
2.3.3口腔护理 禁食和鼻饲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有假牙的及时取出,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每日3-4次,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
2.3.4 吸氧 改善脑缺氧,保护脑细胞,予以低流量2-4L/分的鼻导管吸氧。
2.4偏瘫患者的护理 大多数患者有一侧或双侧上下肢体偏瘫,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注意肢体保暖性,严禁在患侧肢体上输液、测血压等;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在进展时,应尽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做到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床上锻炼与逐步离床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与局部锻炼相结合,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2.5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5.1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饱胀、黑便和尿少等症状和体征,鼻饲患者,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液,观察其颜色,如为咖啡色或血性,提示发生再出血。观察病人有无皮肤苍白、口唇紫绀、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并配合医生抢救。
2.5.2脑疝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状态,当发现瞳孔缩小后再进行性扩大或者双侧不等大,光反应迟钝并伴有呼吸脉搏减弱,血压升高,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在出血或脑疝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2.5.3肺病感染的觀察 患者长期卧床,可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协助患者将痰液咳出,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6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2.6.1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2.6.2肢体功能的锻炼 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功能锻炼的技巧,如向健侧和患侧翻身训练,通过康复等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患者的功能。
2.6.3语言功能的锻炼 对于失语的患者,应尽早鼓励患者讲话,耐心交谈,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
2.7出院指导 嘱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禁烟酒,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门诊随访。
3 小结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护士通过周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可以及早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