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效果 体现“方法”合理性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方法”的关联性策略
  方法的关联性可以体现在单一的身体练习、动作的组合练习与运用上,即单一的身体练习是动作组合练习的基础,运用是二者的综合体现,三者在教“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为了较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学练内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练方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如,《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中,从单一的砸地自传高低球,砸地自传打直、打准练习,到组合的自垫 自传打点练习,再到打点比准比赛,即从单一的传球技术练习方法到增加难度的练习方法,再到垫球与传球结合的运用方法,再到比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方法”上,教师在每2个学练内容之间都会加上合理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下一个内容的练习,如,执教教师在学生均能准确地完成“砸地自传打准”练习时说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打得很准了,如果能将球垫起再传球,并准确打到点,是否能做到呢?你们试试看,加油!”从“砸地自传打准”练习到“自垫 自传打准”练习是单一身体练习到组合练习的递进,所以,教师在教“方法”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着力描绘出了“方法”的关联性和层次性。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方法”的关联性,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二、教“方法”的针对性策略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以排球上手传球的运用为主,如,在设计中加入了抛球、拨球或传吊球配合及简化的比赛等环节。但在练习方法中设计了“拨球过网,对面同伴接住”,根据排球项目的特征来看,显然有点脱离了传球的运用。在排球比赛中,进攻方失败就意味着防守方得分,所以在这一设计中如何让学生尽量通过拨空当让对面的学生接不到球,如果接到了球意味着防守方得分,进攻方失败。这样,在课堂上就较好地灌输了会比赛的实用性,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将此技术运用到比赛中。
  组合练习、同伴配合、小型比赛等运用方法均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教“方法”中针对排球项目特征,传授学生如何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战中,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了有何用处”,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练中。
  三、教“方法”的准确性策略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中,自传打点(原地与移动)环节,学生通过砸地使球反弹起来,利用脚下步伐快速移动到球下,再通过传球的方式将球传到指定位置,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砸地反弹几乎都是直上直下,脚下不需要移动或直接向前跨一步即可完成击球動作,难以达到教学重点中提到的“快速”。当学生出现“砸地接反弹球”动作的练习效果与实际预想效果不一致时,执教教师并未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或做出准确的指导,仅提示学生击球时机要准确。笔者认为,如果执教教师能及时用语言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思考,那么教学效果可能会有所提升,如,教师提示学生:能不能将砸地反弹的球弹向不同的方向?如何将球砸地后向左或右反弹?如果出现球左右反弹后,学生不能及时跑到位传球时,教师可再次语言提示:“同学们,如果砸地时加大力量,让球反弹得更高一点,那是不是会争取更多的时间能够快速移动到预定位置将球传给同伴呢?”学生听了教师的语言提示,在思考中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一步步通过学练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本节课虽然学练内容设计与目标一致,但教“方法”上的准确性还不足。
  合理的学练手段、准确的方法选择、及时的语言引导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所以教“方法”的准确性在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余立峰.“方法”是体育教学“三因素”的纽带[J].中国学校体育,2018(8):47-48.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规定篮球运动作为必修选学内容列入高中课程标准中。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选项教学中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动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篮球单元教学中,笔者建立了一个长效评价机制,并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视频、展板、小卡片、知识问答等形式,呈现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分组、分层、
篮球是高中体育选修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必开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喜欢的是篮球运动而非篮球课。《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的观点,高中阶段也不例外,旨在改变体育教学中“教教材”的现象,引导教师学会“用教材教”,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如何运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高中篮球模块内容,改变“为技
笔者在教小学低年级学生并脚单摇跳绳时,他们常常会出现不会摇绳、摇和跳动作不协调等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笔者通过自制小绳球,提高了他们并脚单摇跳绳的质量。现将具体的制作过程和拓展运用作如下说明。  一、小绳球的制作  1.材料准备  废弃网球1个、彩带1根、剪刀1把、穿线千枚通1把、废弃绳柄1个、废弃跳绳1根(见图1-1)。  2.制作步骤  用千枚通在网球表面穿过,勾上彩带拉回(图1-2),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及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和体育教学改革,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体魄强健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充分展示校园足球教学研究的成果。2016年5月25-2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主办,江苏
得知这篇精心撰写的案例获奖,笔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种被认可、被肯定的幸福感填满了心间。曾经的被动与退缩居然开出美丽的花朵,一切的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一、坚守 坚持=良好习惯  犹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笔者向师傅请教:“课后记怎么写啊?”师傅说:“丫头啊,用心用眼,课堂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写下来,尤其是自己觉得教得不顺的地方。”似懂非懂的我,对此还未能深入理解。写流程,不是有教案嘛?写特别的感触
篮球项目的课堂教学有2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先教篮球技术,待技术掌握后再教篮球战术,如,先教学生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篮球技术动作,待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比赛的篮球战术;在教授篮球技术的同时渗透篮球战术意识或战术,即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篮球技术与战术,领会教学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提出了“学练三个一”课堂教学新结构,该结构是指将教学内容分为“单
本节课是异地上课,并采用现场抽题,给30min备课时间,临时确定上课教师人选。浙江团队充分发挥集体研究能力,在短时间内利用简单体育器材——小垫子设计教学,执教教师则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游戏、争强好胜的特点,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了一节组织简单、教法细致、强调安全的展示课,展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既定目标。  一、实施的分析  1.准备活动教师用热情带领学生身心升温。课的开始
体育课上教师往往会遇到个别学生为了逃避体育锻炼而请“伪病假”。如何有效消减学生请“伪病假”的现象,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笔者针对此现象,在实践中实施“五化”,有效消减了学生请“伪病假”的现象。  一、请假制度化  简单的请假制度又遇到好说话的体育教师会助长“伪病假”学生的行为。因此,制订严格的请假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伪病假”的行为,使其“病”无处隐匿,从而让其知难而退。根据学校学生请病事假的规定,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以患者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症状,在病情发展过程当中还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肾疾病等,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针对该疾病,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只能借助药物的方式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对患者心、脑、肾功能进行保护。但是在此期间,针对患者之间的差异性,部分患者需要借助联合用药的方式来控制血压水平,此间无论采取西药治疗还是中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
本次“2018年京浙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与实践活动”中,3节小学四年级的体操技巧课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现将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一、课例的基本概括与比较  (一)3节课的相同点  一是,3节课的单元教学设计都是4课时,在3节课的单元设计中,每名教师对所授课都有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3节课均为第1课次,同时都是异地授课。三是,3节课在第1次课设计的教学重点都强调小腿、脚背压垫,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