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提高高中化学质量的有力方式。文章分析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合作学习所要具备的条件,论述了合作学习的流程,列出了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对高中化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6-0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个人责任感,协调人际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教师机械授学的陈旧作风,探索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新举措。合作学习可以将一般的学习落到实处,它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沟通和彼此帮助,形成团结和睦的学习氛围,实现化学效果的最佳化。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一)教师素质
教师是合作机制的制定者和组织者,协调合作信息的传递,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起到引导和润滑作用。所以,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合作学习的成效,毫无成效的合作,将无法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之淡化在小组参与中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组织合作学习任务的水平,提高教师的素质可以着眼以下两点:
(二)合作欲望
合作可以推动社会良性和高效运转,在学习中合作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在合作中,组织成员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这是认可合作的前提,否则合作显得多余而耗时,但是要激发合作成员的合作欲望,最重要的是合作成果可以得到更高层的认可。合作欲望的提高寓于合作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光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听取他人的观点,怎么听取,如何听取,这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提现。一旦沟通畅通,合作愉快,求知欲增强,合作欲便一发不可收拾。
(三)评价标准
对合作学习的成效进行考核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但是评价标准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做灵活的变化,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合作学习情况。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书面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所有合作小组进行学习,从个人、组内和组际三个层面上分析总结,使合作成员合理定位自己,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从而做到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师也可以总结出较好的合作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因此,开放性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教师的课程改革进度都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四)应用拓展
最基本的课堂合作学习仅仅是合作学习的一个缩影,合作本身就是开源的,只有引入外部力量才能永葆合作学习的活力,这就需要整个教师系统,甚至是家长的参与。第一,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化学体会和化学经验,教师之间可以跨年级、跨学科和跨区域进行合作学习,共享资源,提高化学质量。第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家庭的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应建立教师家长联系机制,共同了解学生,相互通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双管齐下,促進学生健康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学习
根据课程安排,化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主题。教师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目标。对难度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较简单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元素的基本特点,环境保护措施、化学材料的介绍和常规的化学知识等。对一些比较抽象和有一定复杂度的内容,教师要精讲细讲。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元素结构和有机合成等。总之使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能初步把握课程的重点。
第二阶段:互动
互动要有针对性,在开始互动前,教师要规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小组互动是最好的课堂合作方式,讨论的方法也可多样,对某个难点,可以组织所有小组分别讨论,然后各个小组发言,也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通过小组的发言实现资源共享,个人认为后者具有时间的高效性。 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 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指导。通过观察各个小组的互动情况,察觉相关的问题,是学生知识不到位还是比较内敛,通过体察,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三阶段:交流
交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老师可以事前给出问题,每个小组通过归纳总结给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总结某个问题的特定,只要有所发现的都可以汇报出来。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记录不同的意见,在小组汇报后,鼓励学生指出存在的错误,或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各组的汇报制定更完善更详细的讨论结果,力求精益求精。
第四阶段:反馈总结
教师根据互动的过程和交流的结果,整体上判断合作学习的成效。局部来说,对各组的初步学习情况、合作态度和交流的贡献度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改变思维,提高认知,发展合作技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总体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还是做其他的安排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用图1表示,该模式反映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对合作学习整体有较好的勾勒。
图1合作学习的模式
三、合作学习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生在整个化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要想获得自身的认识和发展,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和主观努力,而教师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师在课堂化学中要更新观念,营造和谐的氛围,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尊性和个性特点。
(二)运用情景化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化学中从多角度去培养,比如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这些环节,以及化学配套光盘等,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丰富化学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化学中融入生活情景,并且要注意引入情景问题与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性、类比性,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生活化”。
(三)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不仅仅是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化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一切实际的化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化学家那样“去想化学”,自己去挖掘开发自己,要让学生在教师化学实践中获得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感觉到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四)充分利用辅助化学,提高化学效率
作为高中化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全力研究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挣脱原有化学观念的束缚,不断地创新自己才能创新学生。因此,在课堂化学中,教师要根据化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化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学学习资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
参考文献:
[1]王继.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9,2:10-14.
[2]孙群力.化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8.
[3]朱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6-0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个人责任感,协调人际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教师机械授学的陈旧作风,探索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新举措。合作学习可以将一般的学习落到实处,它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沟通和彼此帮助,形成团结和睦的学习氛围,实现化学效果的最佳化。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一)教师素质
教师是合作机制的制定者和组织者,协调合作信息的传递,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起到引导和润滑作用。所以,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合作学习的成效,毫无成效的合作,将无法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之淡化在小组参与中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组织合作学习任务的水平,提高教师的素质可以着眼以下两点:
(二)合作欲望
合作可以推动社会良性和高效运转,在学习中合作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在合作中,组织成员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这是认可合作的前提,否则合作显得多余而耗时,但是要激发合作成员的合作欲望,最重要的是合作成果可以得到更高层的认可。合作欲望的提高寓于合作活动的整个流程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光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听取他人的观点,怎么听取,如何听取,这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提现。一旦沟通畅通,合作愉快,求知欲增强,合作欲便一发不可收拾。
(三)评价标准
对合作学习的成效进行考核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但是评价标准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做灵活的变化,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合作学习情况。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书面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所有合作小组进行学习,从个人、组内和组际三个层面上分析总结,使合作成员合理定位自己,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从而做到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师也可以总结出较好的合作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因此,开放性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教师的课程改革进度都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四)应用拓展
最基本的课堂合作学习仅仅是合作学习的一个缩影,合作本身就是开源的,只有引入外部力量才能永葆合作学习的活力,这就需要整个教师系统,甚至是家长的参与。第一,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化学体会和化学经验,教师之间可以跨年级、跨学科和跨区域进行合作学习,共享资源,提高化学质量。第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家庭的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应建立教师家长联系机制,共同了解学生,相互通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双管齐下,促進学生健康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学习
根据课程安排,化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主题。教师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目标。对难度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较简单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元素的基本特点,环境保护措施、化学材料的介绍和常规的化学知识等。对一些比较抽象和有一定复杂度的内容,教师要精讲细讲。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元素结构和有机合成等。总之使学生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能初步把握课程的重点。
第二阶段:互动
互动要有针对性,在开始互动前,教师要规定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小组互动是最好的课堂合作方式,讨论的方法也可多样,对某个难点,可以组织所有小组分别讨论,然后各个小组发言,也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通过小组的发言实现资源共享,个人认为后者具有时间的高效性。 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 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指导。通过观察各个小组的互动情况,察觉相关的问题,是学生知识不到位还是比较内敛,通过体察,对合作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技术、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
第三阶段:交流
交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老师可以事前给出问题,每个小组通过归纳总结给出答案,也可以让学生总结某个问题的特定,只要有所发现的都可以汇报出来。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记录不同的意见,在小组汇报后,鼓励学生指出存在的错误,或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各组的汇报制定更完善更详细的讨论结果,力求精益求精。
第四阶段:反馈总结
教师根据互动的过程和交流的结果,整体上判断合作学习的成效。局部来说,对各组的初步学习情况、合作态度和交流的贡献度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改变思维,提高认知,发展合作技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总体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还是做其他的安排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用图1表示,该模式反映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对合作学习整体有较好的勾勒。
图1合作学习的模式
三、合作学习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生在整个化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要想获得自身的认识和发展,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和主观努力,而教师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师在课堂化学中要更新观念,营造和谐的氛围,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尊性和个性特点。
(二)运用情景化学,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化学中从多角度去培养,比如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这些环节,以及化学配套光盘等,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丰富化学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化学中融入生活情景,并且要注意引入情景问题与所涉及知识的相关性、类比性,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生活化”。
(三)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不仅仅是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化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一切实际的化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化学家那样“去想化学”,自己去挖掘开发自己,要让学生在教师化学实践中获得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感觉到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四)充分利用辅助化学,提高化学效率
作为高中化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全力研究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挣脱原有化学观念的束缚,不断地创新自己才能创新学生。因此,在课堂化学中,教师要根据化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化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学学习资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
参考文献:
[1]王继.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9,2:10-14.
[2]孙群力.化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8.
[3]朱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