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协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随着课改的实施,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协作学习,经历了实验教师的摸索、实践后,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是,现阶段的一些教师所谓的协作学习只是迎合新课标,赶赶时髦,形式与效果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在操作时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协作操之过急、协作次数过多、协作时间不充裕,学生协作技能偏弱、讨论的问题价值不高等等。在一些公开课中,笔者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宣布开始小组协作学习,学生们马上闹哄哄的,大家七嘴八舌,从表面上看好像学生讨论得挺热烈,但实际上没有几个学生在认真地思考、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因此“协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甚至还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同行们谈谈数学课堂中的协作学习,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前准备充分
1.座位表(学生按水平划分为A、B、C、D四级,填在座位表中相应的位置,观课教师人手一份);教师的教学流程提纲;调查问卷;测试题(满分100分,其中基础知识71分、体现能力的29分,时间大约控制在10—15分钟)。
2.教师分组,明确任务。听课教师共计20人,分成5组,每组4人:
二、合理分工,培养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协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简单地搭配不免会存在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课堂中,还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协作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小组协作学习的意识。
笔者认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会比较好。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实践等。每次学生的协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给了那些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的学生一个锻炼机会,选小组“代言人”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时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协作。
培养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协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小组协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养成与人协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协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会反思与调整的习惯
反思与调整是学生思维在经过协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信息有差异,协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或问题答案。每个个体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达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确实如此,学生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潜能,只要给予他们机会,课堂就会成为智慧飞扬、探索融融的天地。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的问题能充分引发学生高效率、火热的思考,使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在不断尝试与自主探究中得到锤炼,在成功与失败过程中进行感悟,在思维碰撞与协作交流中体验数学、思考数学,学生就能在质疑、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将学习所得内化为能力,提升为思想,为一生的充分发展而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沙河中学)
一、课前准备充分
1.座位表(学生按水平划分为A、B、C、D四级,填在座位表中相应的位置,观课教师人手一份);教师的教学流程提纲;调查问卷;测试题(满分100分,其中基础知识71分、体现能力的29分,时间大约控制在10—15分钟)。
2.教师分组,明确任务。听课教师共计20人,分成5组,每组4人:
二、合理分工,培养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协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简单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简单地搭配不免会存在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课堂中,还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协作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缺乏小组协作学习的意识。
笔者认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会比较好。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实践等。每次学生的协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给了那些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的学生一个锻炼机会,选小组“代言人”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时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协作。
培养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协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小组协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养成与人协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协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协作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会反思与调整的习惯
反思与调整是学生思维在经过协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信息有差异,协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或问题答案。每个个体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达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确实如此,学生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潜能,只要给予他们机会,课堂就会成为智慧飞扬、探索融融的天地。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的问题能充分引发学生高效率、火热的思考,使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在不断尝试与自主探究中得到锤炼,在成功与失败过程中进行感悟,在思维碰撞与协作交流中体验数学、思考数学,学生就能在质疑、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将学习所得内化为能力,提升为思想,为一生的充分发展而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沙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