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职业体验的校园劳动教育建构——以厦门二中“无物业周”为例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劳动是劳动的主要形式,学校劳动教育应当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立足校园职业岗位,开展职业体验劳动.多年来,厦门二中定期开展“无物业周”校园职业体验劳动,形成了有效的指向职业体验的校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开展常态化;二是整合学科资源,有效促进五育融合;三是开展技能比赛,营造优良劳动风气;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助推创新能力发展.
其他文献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着优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传统,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五育融合的实践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推动和总结,形成了厦门二中的“实践样本”.厦门二中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和支持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探索构建了以“体”为核的“足球教育”、以“美”为核的“音乐教育”、以“劳”为核的“志愿服务”的系统化五育融合体系,为当前五育融合的基础教育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但是,当前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价值认识不足,定位急需理性,方法有失偏颇,评价缺乏建构.对此,高校可以从统一价值认识、确定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范围、寻求合理的方法、建构评价体系方面入手,达到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目的 .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下,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学后勤管理不仅需要为学校五育融合提供后勤服务,也可以在管理中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厦门二中后勤管理实施劳动育人的具体途径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后勤队伍服务育人,以“劳”育德;二是后勤管理智慧育人,以“劳”育智;三是后勤劳动实践育人,以“劳”育体;四是校园优美环境育人,以“劳”育美.
新时代教育部门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推进智育创新,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育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被体现.在当下的环境中,教师研究不同的教学方式仍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背景下,对两个班级同一节数学课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完成教学目标并获得积极的研究结论.
“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建设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是实现“双高”计划的关键任务.文章从产业学院的时代背景入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产业学院的研究动态,分析了产业学院的职责定位和基本要求,设计了以建成双高计划学校为目标的软件技术类产业学院的组织机构、项目任务、管理模式、评价机制,最后以软件技术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为例,总结了产业学院的建设途径和关键举措.
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劳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文化指向价值观培养、呼应新时代劳动精神、关注动手实践.中小学可以从“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劳动文化环境”“开展多元的主题活动,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借助多样的媒体平台,进行劳动文化宣传”“发挥各界的协同力量,形成劳动文化价值认同”出发,探索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实践路径,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涵,落实学校劳动教育.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着优良的志愿服务传统,进行了以“劳”为核的志愿服务实践探索,积累了基于志愿服务推动劳动教育的经验.其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链接志愿服务平台,拓展劳动教育载体;二是完善志愿服务团体,构建劳动教育组织;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常态机制,助推劳动教育落地;四是随时随地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无处不在.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合理建构以群文阅读为基础的“1+x”型阅读教学组文策略,要统筹考虑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组文策略上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形成学生显性的关于阅读理解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其他文章的“支架”或“概念框架”,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的事件或真实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种类型的阅读文本.
何谓“社交天花板”?与“社交恐惧症”相反,它主要形容在社交中毫不胆怯、游刃有余的人.他们能随时和陌生人聊天,快速融入新集体,和公园的大爷大妈也能打成一片,当众表演才艺毫不紧张……
期刊
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关系,有人际交往就有人际冲突.班级人际冲突是指师生在班级交往过程中因价值取向不同、需求得不到满足、沟通不畅等原因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对抗过程.冲突主体的特殊性、冲突场域的教育性、冲突性质的可调和性是班级人际冲突特有的内涵.班级人际冲突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师生交往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消极影响,但班级人际冲突可增进冲突主体的自我认识,促使班主任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班级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