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质疑”不是教师的“精心提问”,而是学生自我建构下的有感而发,有疑而问。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奇是人的天性。不论针对什么,只要心中有“?”思维就會更加活跃,注意力便自动设为“?”。如果多几个“?”寻根刨底,思维之剑就有可能在纵深处击中猎物。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也有人说教给学生猎物,不如教给学生猎物的方法。宋代著名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要知道:知疑是学习的最高形式,创造是学校的最高境界。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教师要会质疑,也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那么提问可采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你问我答”的授课影响太深。正如王充所说:“即徒诵读,读书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这类也。”王充又说:“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所难。”意思是学生不要只背诵文章,还要大胆“提问”。针对当前的课堂和学生提问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从思想上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敢问——更新观念是基础
儿童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真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呵护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黄乃正说:“少给自己规定条条框框,要大胆发挥,大胆提问。”有了问题自己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把问题弄明白。因此,首先学习者要克服自卑心理。可通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次还要提高自己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是学习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否认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疑,自然要向同学、老师、家长等发问,只要大胆地提出来,就不要怕他人耻笑,因为提问是学习者的权利,应该受他人尊重。
能问——保障时空是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当你叫学生提问时,多数同学回答:“我不会问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也不难发现,不是不会问,而是不爱问,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其实主要是过去的教师在教学中几乎没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同时学习者还要给自己确定提问的 时间,可以每天给自己规定提问的数量,只有不断地产生问题 ,才能不断地思考。其次,要有问“问题”的空间。提问,教室或许是一个好地方,但不在教室或学校,有问题要问,就可采用书面问“问题”,或其他方式如电话向教师提问等。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与“灵感”,学习者可备一本“问题”本,随身携带,及时记录。教师可在班上设“问题墙”、“问题箱”、或“问题园地”,开展“问题竞赛”等活动。
善问——掌握方法是根本
学习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疑”字展开的,有疑才能产生问题,有问才能引入深思,螺旋上升,这就是“学则须疑”的意义所在。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学习者在学习中可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自己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如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迫使自己一题多问,特别要注意设计一些非常规模式而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会疑还要会问。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以劈木材为例,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攻其它关节,随手就劈开了。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回得到解决。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总之,学习者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学习者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好奇是人的天性。不论针对什么,只要心中有“?”思维就會更加活跃,注意力便自动设为“?”。如果多几个“?”寻根刨底,思维之剑就有可能在纵深处击中猎物。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也有人说教给学生猎物,不如教给学生猎物的方法。宋代著名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要知道:知疑是学习的最高形式,创造是学校的最高境界。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教师要会质疑,也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那么提问可采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你问我答”的授课影响太深。正如王充所说:“即徒诵读,读书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这类也。”王充又说:“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所难。”意思是学生不要只背诵文章,还要大胆“提问”。针对当前的课堂和学生提问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从思想上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敢问——更新观念是基础
儿童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真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呵护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黄乃正说:“少给自己规定条条框框,要大胆发挥,大胆提问。”有了问题自己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把问题弄明白。因此,首先学习者要克服自卑心理。可通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次还要提高自己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是学习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否认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疑,自然要向同学、老师、家长等发问,只要大胆地提出来,就不要怕他人耻笑,因为提问是学习者的权利,应该受他人尊重。
能问——保障时空是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当你叫学生提问时,多数同学回答:“我不会问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也不难发现,不是不会问,而是不爱问,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其实主要是过去的教师在教学中几乎没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同时学习者还要给自己确定提问的 时间,可以每天给自己规定提问的数量,只有不断地产生问题 ,才能不断地思考。其次,要有问“问题”的空间。提问,教室或许是一个好地方,但不在教室或学校,有问题要问,就可采用书面问“问题”,或其他方式如电话向教师提问等。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与“灵感”,学习者可备一本“问题”本,随身携带,及时记录。教师可在班上设“问题墙”、“问题箱”、或“问题园地”,开展“问题竞赛”等活动。
善问——掌握方法是根本
学习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疑”字展开的,有疑才能产生问题,有问才能引入深思,螺旋上升,这就是“学则须疑”的意义所在。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学习者在学习中可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自己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如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迫使自己一题多问,特别要注意设计一些非常规模式而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会疑还要会问。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以劈木材为例,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攻其它关节,随手就劈开了。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回得到解决。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总之,学习者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学习者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双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