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全国“两会”,教育依旧是热门话题。其中“高考”“减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问题受到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针对这些热门话题,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不少代表、委员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谢广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长
我们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引导,要让人民群众相信“行行出状元”,要让人民群众看到,不论是哪类学校的教育,培养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只要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兴趣,较好的基础,能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都是教育成功的案例。
刘长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第四中学校长
中国的家庭教育几乎是荒废的!相当多的父母不能成为孩子道德成长的引领者,许多父母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缺少教育孩子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增加生活教育的内容,在社会上可以评选优秀家长,为社会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范本。总之,今天我们必须承担起教育两代人的特殊使命。
何金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如果农村没有好老师,教育均衡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继续较大幅度地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教师的待遇,通过加强“国培”计划、增加岗位职称设置、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真正把更多教育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
郑惠强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
要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除了在教育层面上有所变革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尤为关键。现在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很差,所以,多与心理教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可能增加增长见识的途径,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那么即使学习很枯燥,也会激发出动力。
马 敏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要解决素质教育推进难的问题,必须下决心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加强情商教育,做足“一加一减”。“一减”就是减少数、理、化、外的知识内容;“一加”就是加强孩子的情商教育,比如心理、情感、气质等。情商教育要和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达到课程化、实践化、家庭化、社会化,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陈 仲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展农村教育,要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补”。企业发展得益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社会需要时,企业也要站出来。如果每个企业都对口支援一个村,这个力量比国家扶持的力量还要大。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多做公益事业,在精神层面适度褒奖做公益事业的企业。
关爱和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能否在教育上先行先试,在中原经济区域内,实行区域教育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一个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特区”。特区内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建立区域性的教育中心,国家和地方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到“教育特区”与本地大学合作办学。
张志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怎样把来之不易的人民群众的纳税钱管好、用好?办法只有一个,让人民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知情权。教育经费信息公开有利于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助于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绩效。
毛 杰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套试题进行选拔,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大学招生的差异化要求;用一套试卷面对大学的各个专业,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学生不同的相关学科能力的要求。建议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建立多次考试机制,学生可自主择时参加。
(以上内容根据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发言或媒体访谈整理而成)
谢广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长
我们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引导,要让人民群众相信“行行出状元”,要让人民群众看到,不论是哪类学校的教育,培养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只要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兴趣,较好的基础,能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都是教育成功的案例。
刘长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第四中学校长
中国的家庭教育几乎是荒废的!相当多的父母不能成为孩子道德成长的引领者,许多父母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缺少教育孩子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增加生活教育的内容,在社会上可以评选优秀家长,为社会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范本。总之,今天我们必须承担起教育两代人的特殊使命。
何金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如果农村没有好老师,教育均衡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继续较大幅度地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教师的待遇,通过加强“国培”计划、增加岗位职称设置、加大周转房建设力度、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真正把更多教育资源向基层农村倾斜。
郑惠强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
要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除了在教育层面上有所变革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尤为关键。现在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很差,所以,多与心理教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可能增加增长见识的途径,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那么即使学习很枯燥,也会激发出动力。
马 敏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要解决素质教育推进难的问题,必须下决心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加强情商教育,做足“一加一减”。“一减”就是减少数、理、化、外的知识内容;“一加”就是加强孩子的情商教育,比如心理、情感、气质等。情商教育要和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达到课程化、实践化、家庭化、社会化,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陈 仲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展农村教育,要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补”。企业发展得益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社会需要时,企业也要站出来。如果每个企业都对口支援一个村,这个力量比国家扶持的力量还要大。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多做公益事业,在精神层面适度褒奖做公益事业的企业。
关爱和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能否在教育上先行先试,在中原经济区域内,实行区域教育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一个教育一体化的“教育特区”。特区内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建立区域性的教育中心,国家和地方给予政策支持,吸引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到“教育特区”与本地大学合作办学。
张志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怎样把来之不易的人民群众的纳税钱管好、用好?办法只有一个,让人民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知情权。教育经费信息公开有利于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助于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绩效。
毛 杰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套试题进行选拔,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大学招生的差异化要求;用一套试卷面对大学的各个专业,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学生不同的相关学科能力的要求。建议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建立多次考试机制,学生可自主择时参加。
(以上内容根据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发言或媒体访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