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需要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赢的机制,即: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相协调,教学质量监控与生产绩效考核相协调,财务管理与相关利益分配相均衡。实训基地运行中充分发挥了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作用,力争在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有质的突破。
关键词: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机制;运行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项目“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130201119);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央财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B1306)
作者简介:普清民,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高等职业教育;李占琪,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教育管理;黄春平,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8-0066-0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其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而实训基地则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物质保障。为推动各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各类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资金扶持,支持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年10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索“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在学校,厂房和设备由学校提供,参加实训的学生由学校负责安排。企业提供生产任务,负责产品的工艺技术、生产销售和质量管理等。同时,企业需要支付厂房及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和实习学生适当的报酬。结合“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以企业的真实产品生产为基础,以企业化管理为保障,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全真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流程、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运行机制的特点是学校自主性很强,可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决定合作的企业,选择生产任务的类型和数量。但是,这种合作方式需要学校有充分的“硬件资源”,同时,要配合企业做好实训学生的管理工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次品、废品率过高,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或生产任务难以按时完成,造成企业经济损失,使校企双方产生纠纷。
(二)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赢运行机制的关键是充分考虑各自的利益诉求。企业的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有发言权,应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引导高职院校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办学;利用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厂房土地、仪器设备、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难题;借助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优势,解决企业在员工培训或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难题。而学校的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获得稳定的实习岗位,为教师服务企业和实践锻炼提供平台。
1.成立由校企人员组成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负责“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工作。管理中心的人员组成可根据校企合作模式的不同、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其目的是保证“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正常、高效运行。在“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合作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违约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校企双方需要协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推动学校积极参与对企业职工的培训,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在学生实习中的教学功能,如引进校内的企业要完成多少课时实训指导任务,限制企业多少生产能力用于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等,以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效果。[1]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实行实训教学和生产经营双重目标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当二者产生冲突时,需要“管理中心”出面协调解决。因此,约束和协调机制必不可少。
2.需要构建实训中心的财务管理与相关利益分配机制。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涉及到原材料费用、企业相关人员的工资、学生的报酬、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成本包括指导教师的补贴、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因此,需要制定实训基地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相关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企业派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学校派出指导教师的身份定位、工作量界定和劳资关系。
3.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生产绩效考核相协调的机制。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中,学校最关心的是实践教学质量即学生的实训效果,而企业优先考虑的是生产经营绩效。其实,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只有建立了相互协调的考核机制,才能有利于实训基地的健康运行。因此,一要建立对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的管理与考核制度,使他们在与学校或企业的人事劳资关系保持不变的同时,与实训基地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考核内容包括耗材利用率、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评教、出勤率、设备的维护情况和产品质量等。二要建立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产品合格率、到岗率、操作规程、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评价等。 二、“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实践
(一)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共管“央财支持实训基地”
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优势,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企业则负责产品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提供产品订单或生产任务,选派能工巧匠或工程技术人员到“央财支持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并对学生职业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评价。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合作,在校内建立了“中山市精密电子(SMT)制造中心”,与中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在校内建立了“中山市灯具检测中心”。其中,精密电子(SMT)制造中心建有贴片和插装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置20个工位,配备常用的检测仪器及设备。生产线的管理采用拉长负责制,每条生产线配备1名拉长,同时,要求学生上岗时穿戴工服、佩带胸卡等。室内布置有与电子类实训相关的实物展板,墙壁上悬挂有各种管理制度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实行严格的8小时工作制。将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安排在生产、测试和工艺等岗位上,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身临其境地体验岗位工作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管理或销售等过程,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职业素养得到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
基于中山市“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有四大相关产业基地,分别涉及小家电、音响和灯具三个行业。基于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小家电、音响、灯具等典型产品制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真实产品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将实训基地变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战场所。比如,5W LED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50W落地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2W×2胆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从分析小家电、音响和灯具等产品的电路原理图开始,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和PCB设计,编写工艺流程、组装和测试电路板等。通过典型产品的项目化教学,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三)引进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于“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各类技能大师,在校内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行业,以生产性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产品引进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有机融合。[2]教学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任务分配、工艺设计和项目实施的过程。位于“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王伟涛音响工作室,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中山市的音响行业紧密结合而成立的。音响技能大师王伟涛与所带领的团队以音响产品作为教学项目,向学生传授技艺。学生动手参与音响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其学习过程就是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得到了训练。
(四)与市场接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实训基地积极与市场接轨,将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密切结合,变消耗型实训基地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CAD)高级绘图员”考证培训累计达320人次,对“电子设计工程师(初级)”考证培训累计达90人次;并积极开展“圆梦计划”,承担了中山市近120名企业员工或退伍军人的三年制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从而立足中山,创新社会服务新理念,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训基地还依托位于实训中心的“中山市灯具检测中心”、“中山市精密电子(SMT)公共平台”等,对多家小微企业开展了灯具产品检测、贴片加工等服务,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多款产品,如18W×2胆机、LED条屏、LED电波钟等。
(五)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强、懂运营管理、由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实施实践教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方面,实训基地每年都派遣教师以访问工程师的身份,到电子相关企业进行1-6个月的实践锻炼,教师作为企业的员工直接参与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质量监控或管理等环节,熟悉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获取实战经验;另一方面,聘请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电子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并签订聘用协议。这些企业兼职教师在参与电子实训基地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指导学生的实训。
总之,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央财支持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以这个平台内先进的设施为依托,借助于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仅可以有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等。同时,“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有利于“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转和效能提高。
参考文献:
[1]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86-87.
[2]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协同育人范式下的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9):72-75.
[责任编辑盛艳]
关键词: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机制;运行实践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项目“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130201119);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央财支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B1306)
作者简介:普清民,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高等职业教育;李占琪,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教育管理;黄春平,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8-0066-0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其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而实训基地则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物质保障。为推动各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各类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资金扶持,支持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年10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索“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在学校,厂房和设备由学校提供,参加实训的学生由学校负责安排。企业提供生产任务,负责产品的工艺技术、生产销售和质量管理等。同时,企业需要支付厂房及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和实习学生适当的报酬。结合“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以企业的真实产品生产为基础,以企业化管理为保障,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全真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流程、质量监控和绩效考核,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运行机制的特点是学校自主性很强,可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决定合作的企业,选择生产任务的类型和数量。但是,这种合作方式需要学校有充分的“硬件资源”,同时,要配合企业做好实训学生的管理工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次品、废品率过高,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或生产任务难以按时完成,造成企业经济损失,使校企双方产生纠纷。
(二)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赢运行机制的关键是充分考虑各自的利益诉求。企业的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有发言权,应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引导高职院校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办学;利用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厂房土地、仪器设备、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难题;借助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优势,解决企业在员工培训或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难题。而学校的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获得稳定的实习岗位,为教师服务企业和实践锻炼提供平台。
1.成立由校企人员组成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负责“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工作。管理中心的人员组成可根据校企合作模式的不同、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其目的是保证“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正常、高效运行。在“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合作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违约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校企双方需要协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推动学校积极参与对企业职工的培训,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在学生实习中的教学功能,如引进校内的企业要完成多少课时实训指导任务,限制企业多少生产能力用于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等,以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效果。[1]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实行实训教学和生产经营双重目标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当二者产生冲突时,需要“管理中心”出面协调解决。因此,约束和协调机制必不可少。
2.需要构建实训中心的财务管理与相关利益分配机制。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涉及到原材料费用、企业相关人员的工资、学生的报酬、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等,学校的实践教学成本包括指导教师的补贴、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因此,需要制定实训基地经费管理办法,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相关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企业派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学校派出指导教师的身份定位、工作量界定和劳资关系。
3.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生产绩效考核相协调的机制。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中,学校最关心的是实践教学质量即学生的实训效果,而企业优先考虑的是生产经营绩效。其实,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只有建立了相互协调的考核机制,才能有利于实训基地的健康运行。因此,一要建立对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的管理与考核制度,使他们在与学校或企业的人事劳资关系保持不变的同时,与实训基地建立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考核内容包括耗材利用率、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评教、出勤率、设备的维护情况和产品质量等。二要建立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产品合格率、到岗率、操作规程、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评价等。 二、“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运行实践
(一)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共管“央财支持实训基地”
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优势,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企业则负责产品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提供产品订单或生产任务,选派能工巧匠或工程技术人员到“央财支持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并对学生职业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表现等进行评价。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合作,在校内建立了“中山市精密电子(SMT)制造中心”,与中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在校内建立了“中山市灯具检测中心”。其中,精密电子(SMT)制造中心建有贴片和插装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置20个工位,配备常用的检测仪器及设备。生产线的管理采用拉长负责制,每条生产线配备1名拉长,同时,要求学生上岗时穿戴工服、佩带胸卡等。室内布置有与电子类实训相关的实物展板,墙壁上悬挂有各种管理制度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训计划,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实行严格的8小时工作制。将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安排在生产、测试和工艺等岗位上,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身临其境地体验岗位工作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管理或销售等过程,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职业素养得到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
基于中山市“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有四大相关产业基地,分别涉及小家电、音响和灯具三个行业。基于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小家电、音响、灯具等典型产品制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小家电、音响、灯具等真实产品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在“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将实训基地变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战场所。比如,5W LED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50W落地风扇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12W×2胆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从分析小家电、音响和灯具等产品的电路原理图开始,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和PCB设计,编写工艺流程、组装和测试电路板等。通过典型产品的项目化教学,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三)引进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于“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各类技能大师,在校内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行业,以生产性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产品引进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有机融合。[2]教学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任务分配、工艺设计和项目实施的过程。位于“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王伟涛音响工作室,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中山市的音响行业紧密结合而成立的。音响技能大师王伟涛与所带领的团队以音响产品作为教学项目,向学生传授技艺。学生动手参与音响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其学习过程就是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得到了训练。
(四)与市场接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实训基地积极与市场接轨,将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密切结合,变消耗型实训基地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CAD)高级绘图员”考证培训累计达320人次,对“电子设计工程师(初级)”考证培训累计达90人次;并积极开展“圆梦计划”,承担了中山市近120名企业员工或退伍军人的三年制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从而立足中山,创新社会服务新理念,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训基地还依托位于实训中心的“中山市灯具检测中心”、“中山市精密电子(SMT)公共平台”等,对多家小微企业开展了灯具产品检测、贴片加工等服务,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多款产品,如18W×2胆机、LED条屏、LED电波钟等。
(五)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强、懂运营管理、由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实施实践教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方面,实训基地每年都派遣教师以访问工程师的身份,到电子相关企业进行1-6个月的实践锻炼,教师作为企业的员工直接参与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质量监控或管理等环节,熟悉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获取实战经验;另一方面,聘请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电子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并签订聘用协议。这些企业兼职教师在参与电子实训基地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指导学生的实训。
总之,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央财支持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以这个平台内先进的设施为依托,借助于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仅可以有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等。同时,“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有利于“央财支持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转和效能提高。
参考文献:
[1]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86-87.
[2]普清民,李微波,黄春平.协同育人范式下的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9):72-75.
[责任编辑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