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校实际,依托柯岩风景区“云骨”这一独一无二的地域优势,开发以“仁让”为核心的德育课程,逐渐开辟一条探究地域文化的发展之路。一是文化溯源,通过挖掘地域特点,追寻校史文化,提炼“云骨精神”汲取教育智慧。二是文化浸润,在吸收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重塑时代精神,践行“仁让”品性。三是文化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树立学校特色品牌。
在地域文化中“问道”,其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域文化,是旁人无法复制的,具有特色性、优越性、可持续性。不断地向地域文化“问道”,给学校指明了一条不断前行的路。学校三大德育体系的建构,就是在对地域文化不断溯源、继承和发展中形成的。
一、文化溯源:吸允地域文化营养,汲取教育智慧
1.千秋文脉——校史文化。
学校地处柯岩街道仁让堰,原名“仁让堰小学”,有着百年的建校历史,而学校所处地域是绍兴文化精华所在——鉴湖。核心文化发源地仁让偃,原名“沉酿堰”,属鉴湖水系中的一座水利工程。追寻历史的脚步,“仁”在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对人友善、宽厚等。让,不争,谦虚地礼让或退让,是一种谦逊、豁达、高雅的表现。
学校通过研究,将“仁让”凝结成“孝助信礼让慧”六字,认为“仁让”二字,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品质,需要继承与发扬。
2.千年擎天——云骨精神。
云骨一柱青天擎。其是巍然立于柯岩大地上的一柱擎天,是国家4A级风景区——柯岩风景区的重要标志。巍巍云骨,集“志气才气骨气秀气”于一身,明确了每个岩小学子努力的方向。
文化溯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理清了方向。于是乎,校本课程雏形初现。全书分四大篇章:骨气篇,爱国爱家,体魄强健,刚正不阿;志气篇,志存高远,充满抱负;才气篇,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秀气篇,不骄不躁,灵动儒雅。
二、文化浸润:吸纳地域文化精髓,浸润学生心灵
学校德育研究团队明锐地将“四气”精神中的秀气与仁让精神融合,认为“仁让”是“秀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仁让”就是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德育工作者应该在这里寻找突破口。
1.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仁让”品性。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云骨四气精神“志气、才气、骨气、秀气”,铸就学校精神。学校的横联,班级的争章园地,校园石文化,无不彰显着这一特色。二是云骨精神之秀气的“仁爱谦让”,它沉酿芬芳,追求品质,构建了一个人文校园。
学校开展了仁让名言的征集活动,一时间收到许多学生撰写的仁让佳句,如“要想有真心朋友,就要有仁爱之心;我是柯岩人,我有仁让心;在你仁让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高尚的东西……”,配上英译,悬挂于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每学期评选仁让好少年,将优秀事迹展示在走廊上;每个楼梯都悬挂着仁让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浓厚的校园文化让仁让精神在校园里显性,使其更直观。
2.“仁让”活动践行学生的“仁让”品性。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时,都紧紧围绕着“仁让”制定目标和制订计划。
学校是“浙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市红十字示范学校”、“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牵手献爱心,结对助成才”活动十周年先进集体。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红十字会工作全面融入学校的仁让德育工作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尊师爱幼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活动,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优秀少年。
三、文化发展: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德育品牌
1.搭建平台,建立评价机制。
德育需要管理与评价,才能提高德育实效性,才能推动德育文化不断发展。作为德育管理者的班主任队伍需要建设,作为德育被管理者的学生也需要被评价,在评价中获得信心与动力。
如我校德育体系中的“小导游”品牌,提出“星级导游”的评价体系,分成“才艺小导游”、“智慧小导游”、“风尚小导游”、“勤快小导游”、“体能小导游”五颗星,让教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大目标得到体现。
对学校各类活动的评比,我们实行了“星级管理”的模式,评选“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将“星级”二字深入每个学生的脑海,这样由“星级导游”所滋生的星级管理就成为我校德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方式。
管理科学、评价公正是德育文化维持生命力、不断发展的不二法门,我校采用“星级导游”评价体系进行德育评价,并由之生根发芽,采用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约束、管理学生的品德,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2.家校联动,成立家长助力团。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关键人物,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焦点之一,学校如何利用家长人力、物力、知识和信息等为教育服务,成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我校根据德育文化发展需要成立了家长助力团。家长助力团在我校德育工作建设中的优势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家长职业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学校德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将这些家长个性优势资源整合到德育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很多农村家长,他们有手艺,于是,中队课上这些家长拿着锅碗瓢盆给我们孩子上美食课。课堂上孩子们尝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享受到劳动的乐趣,课后将自己做的美食分享给自己的父母,并记录父母的心声,这又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
三是家长的地域优势。学校德育取自地域文化,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最熟悉地域文化的。位于柯岩风景区内的云骨的来历,他们能很详细地讲给我们的孩子听;爱国人士姚长子的故事能娓娓道来;“彪佳路”为何以人名命之,学生听得趣味盎然。
这些正是我们家长助力团带给我们的文化享受,是我校德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无论是何种德育教育,总会给人以一个思想行动的价值理由。我们在地域文化中“问道”,在地域文化中溯源、浸润和发展,就会释放一些温暖美好的正能量,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在地域文化中“问道”,其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域文化,是旁人无法复制的,具有特色性、优越性、可持续性。不断地向地域文化“问道”,给学校指明了一条不断前行的路。学校三大德育体系的建构,就是在对地域文化不断溯源、继承和发展中形成的。
一、文化溯源:吸允地域文化营养,汲取教育智慧
1.千秋文脉——校史文化。
学校地处柯岩街道仁让堰,原名“仁让堰小学”,有着百年的建校历史,而学校所处地域是绍兴文化精华所在——鉴湖。核心文化发源地仁让偃,原名“沉酿堰”,属鉴湖水系中的一座水利工程。追寻历史的脚步,“仁”在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对人友善、宽厚等。让,不争,谦虚地礼让或退让,是一种谦逊、豁达、高雅的表现。
学校通过研究,将“仁让”凝结成“孝助信礼让慧”六字,认为“仁让”二字,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人文品质,需要继承与发扬。
2.千年擎天——云骨精神。
云骨一柱青天擎。其是巍然立于柯岩大地上的一柱擎天,是国家4A级风景区——柯岩风景区的重要标志。巍巍云骨,集“志气才气骨气秀气”于一身,明确了每个岩小学子努力的方向。
文化溯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理清了方向。于是乎,校本课程雏形初现。全书分四大篇章:骨气篇,爱国爱家,体魄强健,刚正不阿;志气篇,志存高远,充满抱负;才气篇,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秀气篇,不骄不躁,灵动儒雅。
二、文化浸润:吸纳地域文化精髓,浸润学生心灵
学校德育研究团队明锐地将“四气”精神中的秀气与仁让精神融合,认为“仁让”是“秀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认为“仁让”就是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德育工作者应该在这里寻找突破口。
1.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仁让”品性。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云骨四气精神“志气、才气、骨气、秀气”,铸就学校精神。学校的横联,班级的争章园地,校园石文化,无不彰显着这一特色。二是云骨精神之秀气的“仁爱谦让”,它沉酿芬芳,追求品质,构建了一个人文校园。
学校开展了仁让名言的征集活动,一时间收到许多学生撰写的仁让佳句,如“要想有真心朋友,就要有仁爱之心;我是柯岩人,我有仁让心;在你仁让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高尚的东西……”,配上英译,悬挂于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每学期评选仁让好少年,将优秀事迹展示在走廊上;每个楼梯都悬挂着仁让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浓厚的校园文化让仁让精神在校园里显性,使其更直观。
2.“仁让”活动践行学生的“仁让”品性。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时,都紧紧围绕着“仁让”制定目标和制订计划。
学校是“浙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市红十字示范学校”、“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牵手献爱心,结对助成才”活动十周年先进集体。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红十字会工作全面融入学校的仁让德育工作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尊师爱幼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活动,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红十字优秀少年。
三、文化发展: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德育品牌
1.搭建平台,建立评价机制。
德育需要管理与评价,才能提高德育实效性,才能推动德育文化不断发展。作为德育管理者的班主任队伍需要建设,作为德育被管理者的学生也需要被评价,在评价中获得信心与动力。
如我校德育体系中的“小导游”品牌,提出“星级导游”的评价体系,分成“才艺小导游”、“智慧小导游”、“风尚小导游”、“勤快小导游”、“体能小导游”五颗星,让教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大目标得到体现。
对学校各类活动的评比,我们实行了“星级管理”的模式,评选“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将“星级”二字深入每个学生的脑海,这样由“星级导游”所滋生的星级管理就成为我校德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方式。
管理科学、评价公正是德育文化维持生命力、不断发展的不二法门,我校采用“星级导游”评价体系进行德育评价,并由之生根发芽,采用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约束、管理学生的品德,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2.家校联动,成立家长助力团。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家长作为教育孩子的关键人物,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焦点之一,学校如何利用家长人力、物力、知识和信息等为教育服务,成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我校根据德育文化发展需要成立了家长助力团。家长助力团在我校德育工作建设中的优势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家长职业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来配合学校德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将这些家长个性优势资源整合到德育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们很多农村家长,他们有手艺,于是,中队课上这些家长拿着锅碗瓢盆给我们孩子上美食课。课堂上孩子们尝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享受到劳动的乐趣,课后将自己做的美食分享给自己的父母,并记录父母的心声,这又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
三是家长的地域优势。学校德育取自地域文化,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最熟悉地域文化的。位于柯岩风景区内的云骨的来历,他们能很详细地讲给我们的孩子听;爱国人士姚长子的故事能娓娓道来;“彪佳路”为何以人名命之,学生听得趣味盎然。
这些正是我们家长助力团带给我们的文化享受,是我校德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无论是何种德育教育,总会给人以一个思想行动的价值理由。我们在地域文化中“问道”,在地域文化中溯源、浸润和发展,就会释放一些温暖美好的正能量,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