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设计需要,导致构成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如何能让构成基础课程为学生在今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角度出发,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构成 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79-01
自20世纪80年代构成课程由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教学体系,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已成为各大院校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从基础的绘画课程转向设计课程的衔接课程,是设计教育的起点,这对于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艺术形态的探索和美学规律的把握及设计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构成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院校进行的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还以三十年前的思想方式和教育方法应付今天的教育和社会需求,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设计需要,导致构成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的构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设计相脱离,这样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设计专业的热情,相反大量的枯燥而繁重的练习磨灭了学生的专业激情与个性,导致学生在进入专业设计后,难以应付实际艺术设计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其结果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的需求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我们构成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紧跟时代。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高校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艺术创新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模式“互动化”
传统构成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先讲后练,整个过程学生基本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极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丧失开发创造潜能的机会,这与最初伊顿所设立的构成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背道而驰。根据艺术教育的课程特点,构成课程中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网络远程辅导,直观而形象地教授构成知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其学习的被动局面。例如在讲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时候,考虑到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分组做色彩的人文采集与分析,然后制做成PPT进行介绍。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所带来的色彩特点。在观看之后师生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拓宽了设计道路,大大提高了构成课程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交融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中国设计教育界在引进构成之初并没有对构成形成清醒的认识,而从日本引进已被极端细化、程式化,各部分间的联系相对孤立与疏离,这也就导致我们现行的构成基础课程具有“先天不足”的特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教学管理中被安排为三门独立的课程开设,遵循“先平面、后立体”的教学惯例来进行分段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把构成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考虑,而忽略了对视觉形态、构成知识和规律的学习与研究。究其实质,三大构成离不开点、线、面、色与体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将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交融化”,将割裂的课程整合为一,将知识点糅合在一个个课题中,打破陈规,模糊课程的界限,并根据客观的教学效果对构想的教学理念加以验证和不断完善,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四、表现手法“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构成作业多半是填格子与折纸的练习,这种老旧办法极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我个性的表达。由于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规定使用的材料和手法,取消一切束缚学生思维、抑制学生创新热情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从感性中寻找逻辑,从逻辑中研究规律,从规律中掌握方法。训练运用手工、电脑、数码相机等不同手段与工具,组织和表现点、线、面、体、色的各种不同形态;深入了解、挖掘各种材质及工具的表现力,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设计能力。比如在完成作业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节,鼓励他们用数码设备对身边的构成元素进行记录,从这些点点滴滴中探寻设计的踪迹,以便以后能够有更好更独特更丰富的设计表现。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会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从而发现各种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所带来的效果美,让他们在探询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五、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人才的,只有通过合理改革三大构成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著),李建华(译).造型的诞生[M].中国青年出版社.
[2]尹定邦.五大构成系列丛书.辽宁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构成 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79-01
自20世纪80年代构成课程由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教学体系,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已成为各大院校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从基础的绘画课程转向设计课程的衔接课程,是设计教育的起点,这对于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艺术形态的探索和美学规律的把握及设计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构成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院校进行的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还以三十年前的思想方式和教育方法应付今天的教育和社会需求,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设计需要,导致构成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的构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设计相脱离,这样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设计专业的热情,相反大量的枯燥而繁重的练习磨灭了学生的专业激情与个性,导致学生在进入专业设计后,难以应付实际艺术设计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其结果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的需求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我们构成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紧跟时代。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加强高校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艺术创新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模式“互动化”
传统构成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先讲后练,整个过程学生基本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极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丧失开发创造潜能的机会,这与最初伊顿所设立的构成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背道而驰。根据艺术教育的课程特点,构成课程中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网络远程辅导,直观而形象地教授构成知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其学习的被动局面。例如在讲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时候,考虑到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分组做色彩的人文采集与分析,然后制做成PPT进行介绍。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所带来的色彩特点。在观看之后师生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拓宽了设计道路,大大提高了构成课程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交融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中国设计教育界在引进构成之初并没有对构成形成清醒的认识,而从日本引进已被极端细化、程式化,各部分间的联系相对孤立与疏离,这也就导致我们现行的构成基础课程具有“先天不足”的特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教学管理中被安排为三门独立的课程开设,遵循“先平面、后立体”的教学惯例来进行分段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把构成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考虑,而忽略了对视觉形态、构成知识和规律的学习与研究。究其实质,三大构成离不开点、线、面、色与体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将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交融化”,将割裂的课程整合为一,将知识点糅合在一个个课题中,打破陈规,模糊课程的界限,并根据客观的教学效果对构想的教学理念加以验证和不断完善,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四、表现手法“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构成作业多半是填格子与折纸的练习,这种老旧办法极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我个性的表达。由于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规定使用的材料和手法,取消一切束缚学生思维、抑制学生创新热情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从感性中寻找逻辑,从逻辑中研究规律,从规律中掌握方法。训练运用手工、电脑、数码相机等不同手段与工具,组织和表现点、线、面、体、色的各种不同形态;深入了解、挖掘各种材质及工具的表现力,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设计能力。比如在完成作业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细节,鼓励他们用数码设备对身边的构成元素进行记录,从这些点点滴滴中探寻设计的踪迹,以便以后能够有更好更独特更丰富的设计表现。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会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从而发现各种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所带来的效果美,让他们在探询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五、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人才的,只有通过合理改革三大构成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设计潜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著),李建华(译).造型的诞生[M].中国青年出版社.
[2]尹定邦.五大构成系列丛书.辽宁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