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儒家生态思想大体上可以从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两方面论述:(1)儒家生态存在论是一种有机生成论,它将天地创生万物的过程视作创生生命的过程.儒家还从天地创生万物高度考察天人关系,强调人应承继天地“生生之德”,发挥自身“赞天地之化育”的功用;(2)儒家生态价值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并从天人关系高度阐释人“成己成物”“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儒家重视德性修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主张通过德性修养,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儒家主张“等差之爱”,即对人与万物施以不同的关爱,其中亦体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万物不同
【机 构】
: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生态思想大体上可以从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两方面论述:(1)儒家生态存在论是一种有机生成论,它将天地创生万物的过程视作创生生命的过程.儒家还从天地创生万物高度考察天人关系,强调人应承继天地“生生之德”,发挥自身“赞天地之化育”的功用;(2)儒家生态价值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并从天人关系高度阐释人“成己成物”“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儒家重视德性修养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主张通过德性修养,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儒家主张“等差之爱”,即对人与万物施以不同的关爱,其中亦体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万物不同价值的认识.儒家生态环保实践大体上包括生态德性修养实践与社会政治层面的生态治理实践.(1)儒家重视生态德性修养实践,阐述了“至诚→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的德性修养路径;(2)生态治理实践方面,儒家强调以礼义治理天下,其祭祀礼仪中包含有祭祀山川动植物之礼,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籍田礼、蚕桑礼等等;此外,儒家还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禁令.
其他文献
《民法典》为我国法治建设现代化提供了私法方案.高校作为非营利法人民事主体,其法治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一个现代化的使命.公立高校法治现代化应当在国家立法供给和高校依法自治两个维度,就高校民事主体地位的相关法律问题、高校章程法律效力缺失和自治功能不足、公立高校法人财产权内涵构建、法人治理的私法自治性质、对学生管理和惩戒的相关法律问题等高校法治现代化体系要素展开研究.
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提出,是立足于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现状作出的关键性抉择,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略.要深刻认识智能媒体应用于社会治理带来的新变化,理解智能媒体对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的作用,把握智能媒体以及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本内涵,结合传统社会治理的特征,更好地利用智能媒体平台进行社会治理,为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目标作贡献.
先秦纵横家有自己的“学术”,这种“学术”就是合纵、连横二派对对方思想行为的批评,和他们对其他诸子学派思想的继承与扬弃.纵横家对儒家仁、义、忠、信、孝、廉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对道家老子及黄老学派的思想、道家杨朱学派及其杨朱后学的思想,对墨家“非攻”的思想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与否定.纵横家与法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对法家申、韩之学的肯定和赞扬,与一般史书上所谓申、商法家“刻暴寡恩”的评价尤其不同.先秦纵横家的思想理论,最终由《鬼谷子》一书进行总结与批评.《鬼谷子》从纵横权说的角度对儒、墨、名、法、阴阳诸家的思
预防犯罪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举措,中小学是预防犯罪教育的黄金阶段.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应当结合犯罪预防理论,将传统的犯罪控制转向罪前预防.在此基础上,明确预防犯罪教育对象,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预防犯罪教育中的责任,丰富预防犯罪教育形式,建构“多元共教”的中小学预防犯罪教育体系.
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政党制度.中西政党制度在生成发展中存在着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政党制度表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比较视阈下中西政党制度在理论逻辑上的民主分野、文化逻辑上的异质多元、实践逻辑上的内生演进等方面存在的鲜明差异,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内在必然性、本土自生性与伟大创造性.
正义秉性,可成为判断中国正义论的标准.法家正义论由正义秉性与战国时期具有特定价值内涵的正义理论两个部分构成.法家对正义秉性的讨论包括:正义的主观条件蕴涵“怨”“愤”等情感,正义的客观条件在于物质资源与人类欲望之间的冲突.法家最早发现了正义秉性的脆弱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非正义局面的蔓延.法家竭力维护法的公正与权威,主张将正义品格最大限度地“社会化”.法家的正义秉性,在形式上是一种“应得”正义观.法家追求一个正义而和谐的社会,各阶层都各尽其力,获得其应得的利益.先秦时期的法家正义观,具有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价值观
保险人说明义务有力规制了格式合同中产生的当事人信息失衡问题,但在立法上仍有完善发展的空间.保险人说明义务以“免除保险人责任”作为标准,区分了“一般说明”义务和“明确说明”义务.目前违反保险人“一般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未作规定.针对这一立法空白,分析保险人说明义务后果缺失对其功能的影响,通过明确保险人说明义务法律后果补充的现实需求,辨析后悔权的立法基础、法律效果和作用功能,总结保险人说明义务引入后悔权作为法律后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后悔权与保险人说明义务的特性,合理讨论后悔权如何作为保险人说明义务功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折中综合的趋势日渐显著,荀学是这一思想文化走向的典型范式.孟子、庄子思想在荀子哲学建构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荀子天道观对宗教之天、德性之天的剔除及与道家自然观的纠缠;性善、性真、性恶善伪的观念差异与相互连结;道德反省、审美直觉向认知理性的转向.从观念比较的视角交叉考量孟子、庄子、荀子思想逻辑深层结构上的差异及其相蕴互补性,揭示荀子对孟子、庄子思想的摄受与扬弃,还原荀子哲学的思想史地位.荀子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是认知理性转向,认知理性精神由于与中国哲学价值优先的主流传统不相
经济法法典化的讨论随着《民法典》的颁布进一步深入,但对于法律语言这一维度的论述尚显不足.现阶段经济法的法律语言缺乏确定性、稳定性和专业性,尚不适于法典化.但是,经济法法律语言的特性与其调整对象的多样性和调整方式的实质理性紧密相关,经济法法律语言的优化不能与经济法的特征相背反.应当通过加强对日常语言、非法律语言在经济法语境下的转化,以及除立法之外的经济法整合工作来优化经济法法律语言.
《庄子》全书围绕啮缺有一条完整的问道故事链,学界鲜有关注.复原、再诠这一故事链,将清晰地看到:首先,对啮缺的最初定位应是一个教化观居于儒、道间的道家内部人士,而《庄子》借许由之口批评啮缺的内容有着深刻蕴意.其次,《庄子》借许由、啮缺所传递的对统治者教化职位的推却姿态有其深层意旨,即强调一种差异教化观,其核心理念是质疑以一统万的社会整合论,并要求警惕改造他者性的道德热情.再次,将《庄子》全书视为一个整体文本,可注意到《庄子》有着在无为与有为间的自觉调适,但原则是“必以无为者主之于先”.最后,以“尊重差异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