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水名称,作为香水的标识,能代表整瓶香水或者整个品牌的形象。而香水的功能不仅能让人身心愉悦、展现个人魅力,还能在提升个人品位同时,探索和了解其深厚的香文化。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基于2005年王寅老师所提出的ECM模型,原因是此模型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尤其作用于事体命名等情况。因而,本文主要运用ECM(事件域认知模型),并结合隐喻以及转喻机制,拟对香水的官方中文名称进行认知解读,目的是说明ECM对于香水的名称同样具有较强的阐释力,且本文仅为有关香水的认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关键词】ECM认知模型;香水中文名称;转喻;隐喻
【作者简介】罗婵(1997-),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宋欣晋,三峡大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名称是人类对于事体认知的概括表达,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处不存在命名现象。命名也将世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可用名称将其一一叙述。传统命名方式有以属地命名、以典故命名、寓意命名等,命名的方式和现象不仅展示了人类灿烂的精神文明,还凝结了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国内外对于命名问题的研究,有远至我国先秦时期对于名实问题的争议,也有国外古希腊时期对于命名问题的哲思。而香水的名称,作为香水的标志,与香水本身甚至整个商业品牌的整体形象有关,其功能不仅是吸引消费者为此买单,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和了解深厚的香水文化。
王寅在总结和归纳了关于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基础上,基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体验哲学的核心原理,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 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 ECM) 。因其对事物的命名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故本文主要运用ECM,拟对香水的中文名称进行尝试性分析探讨,旨在证明ECM对于香水的命名同样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对于香水名称的研究前人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水名称的认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二、理论基础
王寅在研究认知模型时,针对一些国外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许多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理论模型,如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Langacker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等的不足,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如图1所示),即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要素:行为和事体,一个行为(包括动态性行为和静态性行为)是由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动作如图中的“A1A2...An”构成的,而一个事体是由很多个体“B1B2...Bn”。其中,事体可包括人、事物、工具等实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且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可分别带有很多典型的特征性或分类性信息D或C。概言之,事件域模型由若干小事件构成,可表述为:Event=BA1B BA2B...BAnB。除此之外,ECM理论认为缺省信息代表着日常谈话中无穷尽的未经言明的背景知识,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需要、基于不同层次来认识一个整体事件。他们能依靠缺省信息手段,只运用事件中的部分信息或借用相关要素来表示某一整体事件。总的来说,ECM理论的提出对事体的命名具有较强的阐释力,为之后其命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随后,王寅(2009)正式提出“命名的认知机制主要为转喻”的观点,且在2012年和2014年总结归纳论述了命名的传统指称论、摹状论、因果论之不足,他认为,摹状论和因果论并非绝对独立,而是具有互补性,且基于这一观点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CL) 的理论框架中提出“命名转喻论”做统一解释:内涵与外延都是一个对象的属性,若仅用其中之一(舍其中之一)来解释意义理论,就有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性特征。束定芳(2009)对《水浒传》中108将绰号的隐喻、转喻、隐转喻的研究,从侧面支持了王寅的“命名转喻论”,从而帮助揭示人物和事物命名的本质特征。后来,王天翼和王寅基于隐喻和转喻在认知加工机制的重要地位,提出“命名转喻观”,详细解释了在命名事物时,人们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个或局部特征,然后冠之以一个名称,并以石钟山命名为例进一步论证了命名转喻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分门别类对命名进行研究:菜肴的命名、商品命名、化妆品命名等,例如:王相锋、姚昱以概念转喻的理想认知模型作为商标命名的切入点结合认知转喻功能进一步阐述商标命名原则,包括人类体验、文化择取和关联原则。唐国宇和顾金成将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和“突显原则”相结合,并兼顾“隐转喻”认知方式,建构了“事件域突显模型 ( ECM ) ”从而建立和分析中国菜肴的命名模式。综上所述,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命名转喻观的结合能够很好地解释命名问题,既结合了意义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优点,又能够结合事物和动作,对于命名有很好的阐释力。
三、ECM下香水名称的认知解读
香水的名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很多转、隐喻以及缺省信息的表达。本研究中的香水中文名称均选自各香水中文官网的官方命名,故具有代表性。
首先,以Tom Ford一款经典香氛“落樱甜情”为例,“落”很明显是一个行为A,意为“落下”,“樱”这里指“樱桃”为事体B,“甜情”即为人类一种美好、甜蜜的情感,这里是为一种典型的特征C。其中,将成熟的樱桃滋味的甜美作为本体,喻指美好的感情。同时,樱桃成长、制作成香水原料的过程为缺省信息,这时以有限的信息“落樱甜情”来代指整个香水事件域E,这里运用转喻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此香水酸甜交织,芬芳馥郁之感。而当沉稳深邃的橡木邂逅清新的红醋栗,两者的交织碰撞出Jo Malone的名为“英国橡树与红醋栗”的香水,其中橡树与红醋栗均为香水的原料,红醋栗的酸甜跃出果香前调,馥郁玫瑰与蜂蜜交织,構筑了华丽的中调,而历经时间烘烤后的橡木引出温暖深沉的中调,给人一种穿越神秘的森林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这个例子中并不包括有行为动作,但事体B1英国橡树与事体B2红醋栗代指了整瓶香水的前中后调的特征C1、C2以及C3,此时转喻的运用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该香氛的主要特点。 其次,“月亮女神”这个名称不仅是Penhaligons一款经典香水的名称,而且也是神话故事里浪漫爱情故事的代名词,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Luna一直守候着沉睡的牧羊少年,如同此香氛一样,玫瑰的娇美、柠檬的酸涩以及冷杉的温情,层层递进,传递着爱情的魔力。“月亮女神”整个事体B以转喻的手法代指了此香水的特点,同时也缺省了其中蕴藏的古罗马神话故事,“月亮女神”这个名称的使用为此瓶香氛增添了故事感以及沉淀感。除此之外,Penhaligons兽首系列香氛,基本都是以人物名称来命名,例如:玫瑰公爵小姐的望眼欲穿这一香氛,背后隐藏的传奇故事是这名伦敦最美丽的贵族小姐,为摆脱原本的家庭的舒服下嫁杜克公爵,却陷入一场不幸的婚姻。但她学会像狐狸一样狡猾,向命运发起反抗,对丈夫进行复仇。于是,香调由最初的酸甜清新的柑橘变成一枝盛放的玫瑰,最后与麝香交织。此时单纯的玫瑰公爵小姐俨然化身精明性感、深邃尊贵的尤物。虽然该名称缺省了传奇故事的信息,但有事体B玫瑰公爵小姐和行为A的望眼欲穿,使整个香水主要特点跃然纸上。同时,该香氛的名称运用转喻的手法,以主要事体特征指代玫瑰公爵小姐的香调以及人物的变化。
最后,在Kilian这个小众名牌的名为“狂野淑女”的香氛里,前调能人感受到桂花的温婉和茉莉的清纯,中调晚香玉气息悄然来临,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危险。其中,“淑女”为事体B,“狂野”则为其事体的特征C,以“狂野淑女”这个名称来代指整个香水气味变化的特点,且运用隐喻的手法,将香水的味道由温柔内敛变为摄人心魄这一变化的过程比作好女孩儿变坏这一过程。此时,隐喻和转喻手法的应用使该香水主要层次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Chanel的“嘉柏丽尔”香水被誉为叛逆之香,这款香水以Chanel的创始人香奈儿女士的名字“嘉柏丽尔”命名,展现出它最为纯粹真实、未加粉饰的一面,从而致敬所有决意向世人表达自我的人们。且这款香水的灵感均源于香奈儿女士所执的人生精神与气度,即听从内心的呼唤,选择自己所要,拒绝墨守教条与陈规,绝不遮掩,绝不造作。故用“嘉柏丽尔”这一事体B代指该香氛所代表的叛逆而闪耀、热情而自由的精神。且缺省了例如香水制作过程以及香水香调特征等描述信息,并辅之以花香调为主,由柑橘、晚香玉、檀香木展现出女性的魅力四射,其优雅大方印证了香奈儿传达的勇于反抗世俗窠臼与反转自身命运的积极向上精神。
四、结语
本文以事件域模型为理论框架对香水官方中文名称进行了认知分析,综合以上分析解读来看,王寅提出的ECM理论同样对香水命名有较强的解释力,利用ECM以及缺省信息能够清晰了解香水名称中突显的整瓶香氛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为各大品牌的香水命名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结合相关文化背景,设计出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香水名称。且本文仅将转喻、隐喻与ECM及缺省信息相结合来分析有限的香水名称,其覆盖范围并不是很广,故仅为香水名称的认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 Berlin: Mouton de Gruyer, 1990.
[2]Talmy L.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tion[J]. Cognitive Science, 1988[I]:49-100.
[3]程瑾涛,刘世生.关于感官知觉域的认知联觉研究——以香水评论为例[J].外语研究,2017(4):10-15.
[4]冯浩羽.不仅是香味——透视香水营销策划背后的心理策略[J].中国化妆品(行业),2011(11):66-75.
[5]束定芳.绰号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水浒传》中108将绰号为例[J].外语学刊,2009(2):29-32.
[6]唐国宇,顾金成.基于“事件域突显模型”的菜肴命名模式研究[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7(2):82-90.
[7]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1):17-26.
[8]王寅.语言体验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八论语言的体验性[J].中国外语,2009(6):63-68.
[9]王寅.指称论新观:命名转喻论——从摹状论、因果论到转喻论[J].外语教学,2012(6):5-9.
[10]王寅.指称之争新解读:转喻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711-722.
[11]王天翼,王寅.命名轉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J].外语教学, 2017(4):12-17.
[12]王相锋,姚昱帆.商标命名的认知转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0-134.
【关键词】ECM认知模型;香水中文名称;转喻;隐喻
【作者简介】罗婵(1997-),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宋欣晋,三峡大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名称是人类对于事体认知的概括表达,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处不存在命名现象。命名也将世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可用名称将其一一叙述。传统命名方式有以属地命名、以典故命名、寓意命名等,命名的方式和现象不仅展示了人类灿烂的精神文明,还凝结了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国内外对于命名问题的研究,有远至我国先秦时期对于名实问题的争议,也有国外古希腊时期对于命名问题的哲思。而香水的名称,作为香水的标志,与香水本身甚至整个商业品牌的整体形象有关,其功能不仅是吸引消费者为此买单,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和了解深厚的香水文化。
王寅在总结和归纳了关于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基础上,基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体验哲学的核心原理,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 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下文简称 ECM) 。因其对事物的命名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故本文主要运用ECM,拟对香水的中文名称进行尝试性分析探讨,旨在证明ECM对于香水的命名同样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对于香水名称的研究前人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水名称的认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二、理论基础
王寅在研究认知模型时,针对一些国外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许多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构造的理论模型,如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Langacker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等的不足,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如图1所示),即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主要包括两大核心要素:行为和事体,一个行为(包括动态性行为和静态性行为)是由很多具体的子行为或动作如图中的“A1A2...An”构成的,而一个事体是由很多个体“B1B2...Bn”。其中,事体可包括人、事物、工具等实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且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可分别带有很多典型的特征性或分类性信息D或C。概言之,事件域模型由若干小事件构成,可表述为:Event=BA1B BA2B...BAnB。除此之外,ECM理论认为缺省信息代表着日常谈话中无穷尽的未经言明的背景知识,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需要、基于不同层次来认识一个整体事件。他们能依靠缺省信息手段,只运用事件中的部分信息或借用相关要素来表示某一整体事件。总的来说,ECM理论的提出对事体的命名具有较强的阐释力,为之后其命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随后,王寅(2009)正式提出“命名的认知机制主要为转喻”的观点,且在2012年和2014年总结归纳论述了命名的传统指称论、摹状论、因果论之不足,他认为,摹状论和因果论并非绝对独立,而是具有互补性,且基于这一观点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 CL) 的理论框架中提出“命名转喻论”做统一解释:内涵与外延都是一个对象的属性,若仅用其中之一(舍其中之一)来解释意义理论,就有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性特征。束定芳(2009)对《水浒传》中108将绰号的隐喻、转喻、隐转喻的研究,从侧面支持了王寅的“命名转喻论”,从而帮助揭示人物和事物命名的本质特征。后来,王天翼和王寅基于隐喻和转喻在认知加工机制的重要地位,提出“命名转喻观”,详细解释了在命名事物时,人们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个或局部特征,然后冠之以一个名称,并以石钟山命名为例进一步论证了命名转喻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分门别类对命名进行研究:菜肴的命名、商品命名、化妆品命名等,例如:王相锋、姚昱以概念转喻的理想认知模型作为商标命名的切入点结合认知转喻功能进一步阐述商标命名原则,包括人类体验、文化择取和关联原则。唐国宇和顾金成将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和“突显原则”相结合,并兼顾“隐转喻”认知方式,建构了“事件域突显模型 ( ECM ) ”从而建立和分析中国菜肴的命名模式。综上所述,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命名转喻观的结合能够很好地解释命名问题,既结合了意义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优点,又能够结合事物和动作,对于命名有很好的阐释力。
三、ECM下香水名称的认知解读
香水的名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很多转、隐喻以及缺省信息的表达。本研究中的香水中文名称均选自各香水中文官网的官方命名,故具有代表性。
首先,以Tom Ford一款经典香氛“落樱甜情”为例,“落”很明显是一个行为A,意为“落下”,“樱”这里指“樱桃”为事体B,“甜情”即为人类一种美好、甜蜜的情感,这里是为一种典型的特征C。其中,将成熟的樱桃滋味的甜美作为本体,喻指美好的感情。同时,樱桃成长、制作成香水原料的过程为缺省信息,这时以有限的信息“落樱甜情”来代指整个香水事件域E,这里运用转喻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此香水酸甜交织,芬芳馥郁之感。而当沉稳深邃的橡木邂逅清新的红醋栗,两者的交织碰撞出Jo Malone的名为“英国橡树与红醋栗”的香水,其中橡树与红醋栗均为香水的原料,红醋栗的酸甜跃出果香前调,馥郁玫瑰与蜂蜜交织,構筑了华丽的中调,而历经时间烘烤后的橡木引出温暖深沉的中调,给人一种穿越神秘的森林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这个例子中并不包括有行为动作,但事体B1英国橡树与事体B2红醋栗代指了整瓶香水的前中后调的特征C1、C2以及C3,此时转喻的运用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该香氛的主要特点。 其次,“月亮女神”这个名称不仅是Penhaligons一款经典香水的名称,而且也是神话故事里浪漫爱情故事的代名词,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Luna一直守候着沉睡的牧羊少年,如同此香氛一样,玫瑰的娇美、柠檬的酸涩以及冷杉的温情,层层递进,传递着爱情的魔力。“月亮女神”整个事体B以转喻的手法代指了此香水的特点,同时也缺省了其中蕴藏的古罗马神话故事,“月亮女神”这个名称的使用为此瓶香氛增添了故事感以及沉淀感。除此之外,Penhaligons兽首系列香氛,基本都是以人物名称来命名,例如:玫瑰公爵小姐的望眼欲穿这一香氛,背后隐藏的传奇故事是这名伦敦最美丽的贵族小姐,为摆脱原本的家庭的舒服下嫁杜克公爵,却陷入一场不幸的婚姻。但她学会像狐狸一样狡猾,向命运发起反抗,对丈夫进行复仇。于是,香调由最初的酸甜清新的柑橘变成一枝盛放的玫瑰,最后与麝香交织。此时单纯的玫瑰公爵小姐俨然化身精明性感、深邃尊贵的尤物。虽然该名称缺省了传奇故事的信息,但有事体B玫瑰公爵小姐和行为A的望眼欲穿,使整个香水主要特点跃然纸上。同时,该香氛的名称运用转喻的手法,以主要事体特征指代玫瑰公爵小姐的香调以及人物的变化。
最后,在Kilian这个小众名牌的名为“狂野淑女”的香氛里,前调能人感受到桂花的温婉和茉莉的清纯,中调晚香玉气息悄然来临,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危险。其中,“淑女”为事体B,“狂野”则为其事体的特征C,以“狂野淑女”这个名称来代指整个香水气味变化的特点,且运用隐喻的手法,将香水的味道由温柔内敛变为摄人心魄这一变化的过程比作好女孩儿变坏这一过程。此时,隐喻和转喻手法的应用使该香水主要层次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Chanel的“嘉柏丽尔”香水被誉为叛逆之香,这款香水以Chanel的创始人香奈儿女士的名字“嘉柏丽尔”命名,展现出它最为纯粹真实、未加粉饰的一面,从而致敬所有决意向世人表达自我的人们。且这款香水的灵感均源于香奈儿女士所执的人生精神与气度,即听从内心的呼唤,选择自己所要,拒绝墨守教条与陈规,绝不遮掩,绝不造作。故用“嘉柏丽尔”这一事体B代指该香氛所代表的叛逆而闪耀、热情而自由的精神。且缺省了例如香水制作过程以及香水香调特征等描述信息,并辅之以花香调为主,由柑橘、晚香玉、檀香木展现出女性的魅力四射,其优雅大方印证了香奈儿传达的勇于反抗世俗窠臼与反转自身命运的积极向上精神。
四、结语
本文以事件域模型为理论框架对香水官方中文名称进行了认知分析,综合以上分析解读来看,王寅提出的ECM理论同样对香水命名有较强的解释力,利用ECM以及缺省信息能够清晰了解香水名称中突显的整瓶香氛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为各大品牌的香水命名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结合相关文化背景,设计出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香水名称。且本文仅将转喻、隐喻与ECM及缺省信息相结合来分析有限的香水名称,其覆盖范围并不是很广,故仅为香水名称的认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 Berlin: Mouton de Gruyer, 1990.
[2]Talmy L. 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tion[J]. Cognitive Science, 1988[I]:49-100.
[3]程瑾涛,刘世生.关于感官知觉域的认知联觉研究——以香水评论为例[J].外语研究,2017(4):10-15.
[4]冯浩羽.不仅是香味——透视香水营销策划背后的心理策略[J].中国化妆品(行业),2011(11):66-75.
[5]束定芳.绰号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以《水浒传》中108将绰号为例[J].外语学刊,2009(2):29-32.
[6]唐国宇,顾金成.基于“事件域突显模型”的菜肴命名模式研究[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7(2):82-90.
[7]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1):17-26.
[8]王寅.语言体验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八论语言的体验性[J].中国外语,2009(6):63-68.
[9]王寅.指称论新观:命名转喻论——从摹状论、因果论到转喻论[J].外语教学,2012(6):5-9.
[10]王寅.指称之争新解读:转喻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711-722.
[11]王天翼,王寅.命名轉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J].外语教学, 2017(4):12-17.
[12]王相锋,姚昱帆.商标命名的认知转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