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刍议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常听有的老师说课上这些题都讲过,一考还是不会,真气人。有的知识虽然老师讲过了,但一些孩子只能掌握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于有些孩子一点也没掌握。针对课堂情况我尝试了一些办法,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兴趣培养 化学实验
  一、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强制学生去记忆那些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学生就会感到很厌烦。如果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使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编成顺口溜,歌曲让学生去记忆,这样不仅使难度降低,记忆量增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学习《盐》时,我就结合学生对周杰伦的至爱,将其《青花瓷》进行了改编,既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青花瓷之金属离子
  色蓝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
  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
  当溶液呈金黄色因为铁三价
  浅绿色二价亚铁把人迷……
  又如:当笔者给学生上讲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时,就用:“茶庄定点收利息”给学生编个用茶庄作为定点来收取利息的合情合理的小故事,再给学生讲“茶庄定点收利息”的引申义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是用排水法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的概括。“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把药品装进大试管,“定”:把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加热,“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离”:把导管从水槽里取出,“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中,通过分析得知: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目的是防止点燃时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实验结束之后先熄灭酒精灯,等试管冷却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金属再次被氧化。笔者就为学生做了形象的比喻“一氧化碳:先来后走,酒精灯:迟到早退”以便记忆通过这样的歌曲或顺口溜,学生就会在娱乐中接受枯燥无味的、难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
  二、规范化学教学语言的准确和精炼,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每个化学概念、化学用语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义、定律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务必清楚、准确,要有字斟句酌的细功。为了深刻领会概念之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之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之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之逻辑思维习惯。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这句话是否正确?很多学生认为是正确的,单质的定义中一直强调“一种元素”组成。的确如此,相对于化合物的定义,我们强调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概念中之“纯净物”三个字十分重要的。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之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例如金刚石、石墨之混合物,虽然她们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是他们是混合物而不属于单质。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之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之理解和掌握。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之一大难点,不仅定义之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之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将其定义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一条件:一定温度下;二标准:100g溶剂(一般指水);三溶液状态:饱和状态;四单位:质量g。概念四要素,缺一不可。
  三、将凌乱的知识高度概括,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把复杂的凌乱的知识用自己精练的语句高度的把它概括起来,这样自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对酸碱盐除杂专题进行处理时,首先笔者将中考常考的离子进行了整理,绘制出不共存离子表[见附表1]。参照不共存离子表将除杂概括为解题两步走。如常见的:NaCl中含有少量的Na2CO3,解题步骤(两步走):
  1、找杂质中关键离子,联想其不共存离子。
  何谓关键离子,就是与原溶液中不一样的离子。本题杂质中关键离子是CO32-,根据不共存离子表联想到它的不共存离子有Ba2+、Ca2+、H+。
  2、在原溶液中找另一半。
  CO32-的不共存离子全是阳离子,要形成化合物还缺阴离子,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我们通常到原溶液中寻找另一半即阴离子,本题的另一半则是Cl-。
  通过除杂两步走,我们可以轻而一举找到除去NaCl里混有少量Na2CO3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稀盐酸。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你四个答案,让你选择。对于除杂的选择题,笔者建议我的学生直接将选项带入看是否符合除杂三原则即:1)与杂质反应。2)与原溶液不反应,3)不引入新杂质(能与原溶液分离的杂质除外)。
  四、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看到一些较难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由于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把学生带入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客观存在,使抽象变为直观,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又如在讲解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时,由于实验仪器较多,不便在课堂上将仪器摆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此,笔者制作了相关的flash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自己动手连接仪器,增加其形象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打得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牢固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仅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情景教学 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兴趣  1.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多样化;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提高方法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创设良好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
摘要:新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笔者在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正确的教学行为,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在此提出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教师们正确把握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改  问题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