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懵懂无知,尚未形成既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教育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以道德教育为主流的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长达两千五百多年,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这客观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阶段,老师采用多种方法,为孩子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引导其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育教学;渗透
一、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
国家教育部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按照立根固本、落细落小、修枝剪叶、从谏如流的要求,从严从实推进专题教育,确保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碧江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讓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影响。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家园、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家园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校和课堂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积极重视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三、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而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德。要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来不断的更新观念,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德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持续性
小学生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他们懂得的道理不多,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小学生,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持久性差。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应抱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而是要“盯”紧学生。这个“盯”就是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即是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思维,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批评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
(四)协调家庭与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协调和沟通,一方面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向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同时,还应当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主动和少年宫、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关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造全社会关心下—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陈转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29):257-257
[2]袁玉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的新视角——利用教材“主题重现”的特点实现德育渗透[J]. 基础教育研究,2013,(10):9-11.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育教学;渗透
一、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基本要求
国家教育部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按照立根固本、落细落小、修枝剪叶、从谏如流的要求,从严从实推进专题教育,确保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碧江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思想,讓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念的影响。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家园、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家园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校和课堂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积极重视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三、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而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德。要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来不断的更新观念,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德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持续性
小学生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他们懂得的道理不多,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小学生,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持久性差。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应抱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而是要“盯”紧学生。这个“盯”就是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即是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思维,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批评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
(四)协调家庭与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协调和沟通,一方面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向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同时,还应当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主动和少年宫、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关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造全社会关心下—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陈转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29):257-257
[2]袁玉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的新视角——利用教材“主题重现”的特点实现德育渗透[J]. 基础教育研究,2013,(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