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业绩不佳,其实是一种无奈。这主要缘于证监会发布的一个规定:公募股票型基金持仓比例不得低于60%。这意味着无论股市如何暴跌,公募基金都不能清仓走人,只能选择跌幅稍小的股票。面对基金业绩的大幅下滑,基金经理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基金经理纷纷“阵亡”
随着基金品种的推陈出新和规模的日益壮大,基金管理人员呈几何数增长,基金经纪人应运而生。
经纪人,按“辞海”说法,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目前广为熟知的是保险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他们获得法律的认可,有专业的资质考试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当前出现的“基金经纪人”,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为基金代销机构介绍大客户,以提取佣金的方式与基金代销机构分享利益。但在我国的法律中,对“基金经纪人”并未有法律认可,而中国证监会也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之管理。
以往,一年200多只新基金成立,加之专户、PE、险资又齐齐挖角公募人才“补血”,使得基金经理成了香饽饽,业绩再差,也不愁找不到下家。不过今年以来形势急剧扭转,由于股市行情低迷,薪酬待遇“滞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基金经理们日子难过。
10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的转变使得基金业绩延续性受到巨大的挑战。根据华宝证券的最新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10月31日,在其所选择的10个波峰行情区间和9个波谷行情区间,纳入统计的323位基金经理绝大部分都纷纷“阵亡”,仅4位基金经理穿越震荡市,在市场发生转换的时候仍能保持良好的业绩。
疯狂近三个季度的创业板在10月份连续下跌,9.68%的跌幅创下今年之最,这也直接导致基金净值大幅折损,前期依靠重仓传媒、电子行业上位的绩优基金纷纷回吐收益,10月跌幅居前。
事实上,一直以来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受到较大影响,每一年公募基金的排名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前一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第二年却往往排名靠后。因此,对投资者而言,面对数百位基金经理、上千只基金,挑选基金也成为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情。
当市场逐渐抛弃金融、钢铁等传统行业时,基金公司的研究员也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调整研究范围。
基金经理们将持续低迷的传统行业称为“僵尸行业”,而伴随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和深化,基金公司内部的研究团队之主次排位也在发生变化,跟踪传统周期性行业的研究员已不受待见,他们或“兼职”或干脆“转职”研究新兴产业。此前,业界关于公募研究员“转行”的传言一直不断,比如,基金公司的金融研究员被裁员;地产研究员被转岗,划归到“宏观经济部”,不单设分类,等等。
还能撑多久
近期,基金业又有三大高管离职,英大基金董事长陈书堂离任、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李雄厚辞职、银华基金副总经理陆文俊请退。“去年上半年也有基金公司高管离职,但没有这么频繁。”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表示,像今年这样,基金高管变动的频率确实创下了历史纪录。但与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普通基金经理的变动频次明显放缓。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共有148起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42起涉及增聘基金经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普通基金经理变更人数降低了两成左右。
“如果说薪酬是诱惑人跳槽的原因的话,那么今年薪酬对基金经理来说没有太大的诱惑力。和去年相比,薪酬待遇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位基金经理透露说,与其选择一个新的公司,承受着很大的业绩压力,所受的待遇也未必见得比现在的公司好多少,还不如先在老单位待着,等到机会合适再作考虑。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人才都是靠钱堆出来的,基金公司现在很缺钱,所以自然很难留住人。当然,现在的基金经理也不敢贸然跳槽,因为整个行业都是如此。
据了解,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基金公司采取了“一拖多”的方式解决人手少的囧境。统计显示,目前不少基金经理甚至要一人掌舵不少于3只产品,而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有2.2年。
行业顽疾显现
虽然这几年基金业崛起为银行中间业务挣了不少钱,但在关系上,基金公司一直对银行低三下四,用基金公司话说,基金行业一半为银行打工,一半为基金经理打工。
“现在基金产品太多,再加上保险、私募、券商理财纷纷挤进银行理财渠道,不把这些银行拍好就没饭吃了。”在某证券公司任职的赵亮看来,银行代销基金业务,就是最典型的站着也把钱挣了。
事实上,近年来公募基金的渠道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之前该费用占到基金公司利润50%-80%的情况都出现过。现在基金公司利用低费率吸引客户走直销平台,把原来给渠道的费用让利给客户,绕过银行培养自己的客户群,从长远看利于其产品推广和持续营销。
“基金销售有些成本难以回避,包括后台系统投入、客服人力成本等等,所以看似热闹的价格战其实空间有限,砸钱赚吆喝也难以持续,‘过了头’营销成本难以负担,银行也会施加压力。”某第三方销售机构内部人士表示。
有媒体报道,目前有的基金公司每月要对员工进行几十项与效益工资挂钩的考核,一个普通基金经理有时拿到手的钱低得都不好意思说。
为了扛过全球最差股市,基金公司动辄几十个月的奖金不见了,原来股民聚集的营业大厅也因为经营成本一个个“被消失”了。对这些从业者而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牛市再来,以便找回他们在熊市中丢失的钱袋子,同时重塑自己过去几年倒塌的专业形象。
基金经理纷纷“阵亡”
随着基金品种的推陈出新和规模的日益壮大,基金管理人员呈几何数增长,基金经纪人应运而生。
经纪人,按“辞海”说法,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目前广为熟知的是保险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他们获得法律的认可,有专业的资质考试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当前出现的“基金经纪人”,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为基金代销机构介绍大客户,以提取佣金的方式与基金代销机构分享利益。但在我国的法律中,对“基金经纪人”并未有法律认可,而中国证监会也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之管理。
以往,一年200多只新基金成立,加之专户、PE、险资又齐齐挖角公募人才“补血”,使得基金经理成了香饽饽,业绩再差,也不愁找不到下家。不过今年以来形势急剧扭转,由于股市行情低迷,薪酬待遇“滞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基金经理们日子难过。
10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的转变使得基金业绩延续性受到巨大的挑战。根据华宝证券的最新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10月31日,在其所选择的10个波峰行情区间和9个波谷行情区间,纳入统计的323位基金经理绝大部分都纷纷“阵亡”,仅4位基金经理穿越震荡市,在市场发生转换的时候仍能保持良好的业绩。
疯狂近三个季度的创业板在10月份连续下跌,9.68%的跌幅创下今年之最,这也直接导致基金净值大幅折损,前期依靠重仓传媒、电子行业上位的绩优基金纷纷回吐收益,10月跌幅居前。
事实上,一直以来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受到较大影响,每一年公募基金的排名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前一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第二年却往往排名靠后。因此,对投资者而言,面对数百位基金经理、上千只基金,挑选基金也成为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情。
当市场逐渐抛弃金融、钢铁等传统行业时,基金公司的研究员也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调整研究范围。
基金经理们将持续低迷的传统行业称为“僵尸行业”,而伴随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和深化,基金公司内部的研究团队之主次排位也在发生变化,跟踪传统周期性行业的研究员已不受待见,他们或“兼职”或干脆“转职”研究新兴产业。此前,业界关于公募研究员“转行”的传言一直不断,比如,基金公司的金融研究员被裁员;地产研究员被转岗,划归到“宏观经济部”,不单设分类,等等。
还能撑多久
近期,基金业又有三大高管离职,英大基金董事长陈书堂离任、国海富兰克林总经理李雄厚辞职、银华基金副总经理陆文俊请退。“去年上半年也有基金公司高管离职,但没有这么频繁。”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表示,像今年这样,基金高管变动的频率确实创下了历史纪录。但与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普通基金经理的变动频次明显放缓。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共有148起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42起涉及增聘基金经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普通基金经理变更人数降低了两成左右。
“如果说薪酬是诱惑人跳槽的原因的话,那么今年薪酬对基金经理来说没有太大的诱惑力。和去年相比,薪酬待遇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位基金经理透露说,与其选择一个新的公司,承受着很大的业绩压力,所受的待遇也未必见得比现在的公司好多少,还不如先在老单位待着,等到机会合适再作考虑。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人才都是靠钱堆出来的,基金公司现在很缺钱,所以自然很难留住人。当然,现在的基金经理也不敢贸然跳槽,因为整个行业都是如此。
据了解,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基金公司采取了“一拖多”的方式解决人手少的囧境。统计显示,目前不少基金经理甚至要一人掌舵不少于3只产品,而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有2.2年。
行业顽疾显现
虽然这几年基金业崛起为银行中间业务挣了不少钱,但在关系上,基金公司一直对银行低三下四,用基金公司话说,基金行业一半为银行打工,一半为基金经理打工。
“现在基金产品太多,再加上保险、私募、券商理财纷纷挤进银行理财渠道,不把这些银行拍好就没饭吃了。”在某证券公司任职的赵亮看来,银行代销基金业务,就是最典型的站着也把钱挣了。
事实上,近年来公募基金的渠道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之前该费用占到基金公司利润50%-80%的情况都出现过。现在基金公司利用低费率吸引客户走直销平台,把原来给渠道的费用让利给客户,绕过银行培养自己的客户群,从长远看利于其产品推广和持续营销。
“基金销售有些成本难以回避,包括后台系统投入、客服人力成本等等,所以看似热闹的价格战其实空间有限,砸钱赚吆喝也难以持续,‘过了头’营销成本难以负担,银行也会施加压力。”某第三方销售机构内部人士表示。
有媒体报道,目前有的基金公司每月要对员工进行几十项与效益工资挂钩的考核,一个普通基金经理有时拿到手的钱低得都不好意思说。
为了扛过全球最差股市,基金公司动辄几十个月的奖金不见了,原来股民聚集的营业大厅也因为经营成本一个个“被消失”了。对这些从业者而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牛市再来,以便找回他们在熊市中丢失的钱袋子,同时重塑自己过去几年倒塌的专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