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合作模式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变革发展是必由之路。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企业大学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使传统的高职院校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一对多”的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变革发展和企业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大学 合作模式
  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改革以发展、完善,这也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体现之一。[1]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曾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作了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是:“在 21 世纪,将是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企业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有力。”[2]而企业大学的发展就是企业界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产物。企业大学的发展给传统的高职院校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合作双赢的局面,是值得教育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企业大学及其特点
  (一)企业大学简介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终身学习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学习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也使得学习能力成为企业必须具备的软能力之一。而由于传统大学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及终身学习的需求,企业大学应运而生。[3]
  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出资办学培养本公司所需人才的新型的教育机构,最早的形式是公司的各种培训机构,而1956年通用电气公司“克劳顿维尔管理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企业大学的正式出现。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大学迅猛发展,至今,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70%已经建立了企业大学或商学院。2000年开始,企业大学在我国开始兴起,海尔、联想、中兴、华为等一批知名企业也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大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立的企业大学已达 200 家左右。[4]
  (二)企业大学的培养特点
  企业大学的兴起顺应了市场规律,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大学与传统的高职院校均以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分析企业大学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大学与传统的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优势:
  1. 软硬技能兼具的教学内容
  企业大学创办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企业员工对工作的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培养内容上,企业大学既注重对相应工作岗位人员的技能的培训与提升,又关注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软硬技能兼具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能顺利上岗,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2. 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同时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大学的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岗位胜任能力素质模型设计的,同时根据本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变化的动向,企业大学也及时、迅速调整教学内容,以符合企业发展需要。[5]
  3. 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
  为符合企业大学的战略目标,保证教学内容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企业大学在师资的聘任上,除了本公司内有经验的内训师外,还注重聘请行业内有实战经验和专业特长的人士担任讲师,形成一批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
  4.实践性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企业大学的教学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常采用项目制和模拟在岗培训等方法,这也是与其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一致的。同时也符合培养企业所需的实践型人才的目标。
  (三)企业大学发展的问题
  企业大学与传统高职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是现阶段企业大学无法单独完成的。
  1. 无法满足部分学员对学历的追求
  企业大学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培训所需人才,有的企业大学也已经开始招收学生,毕业后直接可以进入相关企业工作,部分职业可以借由企业大学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但是企业大学不具备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资格,无法满足部分想通过教育获得学历的人的需求。
  2. 企业大学教学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
  企业大学的目标及理论体系都决定了其教育内容都偏重于实践,满足相应岗位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于教育来说,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高职院校教师和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深度是企业大学无法企及的。而对于“企业大学”来说,作为长远的发展及教育事业,一定的理论体系及深度是必不可少的。
  3. 企业大学的重复造成资源浪费
  企业大学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场所、师资、资金注入等,各个企业大学在教育内容方面也会有部分重复。各个有实力的企业大学之间的重复设置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一些实力不够的企业由于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也会导致缺乏所需的合适人才。
  二、企业大学给传统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面向外部市场的企业大学作为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有力补充者,甚至是竞争者而出现。企业大学不同于传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和发展遇到的瓶颈与困难,为传统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企业大学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
  1. 教育内容方面的互补性
  柯林·博尔提出了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以使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主张。这三张教育的“通行证”是: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这就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通行证同等的地位。但在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传统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方面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企业大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在对学生各层次的职业素养等软技能及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技能的培训上,高职院校也是缺乏的。而这正是企业大学着重的地方,因此,如何将企业大学的优势结合进传统高职教育,用最少的成本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是企业大学迅速发展时代高职院校应该考虑抓住的机遇之一。   2. 师资的互补性
  传统的高职教育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发展不尽如人意。而企业大学的优势之一是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企业大学实践性课程及师资的充足与相关理论的缺乏,也为高职教育寻找二者合作提供的了契机。
  3. 学历需求带来的机遇
  企业大学对学历的需求与当今企业大学暂时没有取得学历授予资格的现实,使得高职教育拥有了学历授予方面的比较优势。如何抓住此阶段的机遇,在争取与企业大学的合作方面有所作为是传统高职教育追求变革与发展的途径之一。
  4. 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对合作的需求
  各个企业大学的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一些实力不够无法创办企业大学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企业对培养本企业所需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传统高职院校考虑作为中介平台,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满足无条件企业的人才需求的机遇之一。
  (二)企业大学的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
  随着企业大学的发展与壮大,企业大学的教育对象除了企业内部所有职员外,还有把范围扩大到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上的成员以及其他公司的职员和一般公众。而企业大学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到相应的企业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了就业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而且企业大学与进入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一样,入学没有严格的资格筛选,机会相对均等,而教育结果对人们职业的发展影响相同。这样,就会影响到进入传统高职教育院校的学生数,妨碍其招生,而招生问题对于现在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一大难题,因此,企业大学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带来的挑战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早作打算以作应对。
  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合作模式与途径探讨
  企业大学的存在与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高职院校寻找与企业大学的合作途径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途径。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为高职院校的内在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而从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的合作方面探讨二者的合作模式与途径则更具长远意义。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的合作,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合作模式,即一所高职院校与几所企业大学联合,并与没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企业大学的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联合,既为企业培训现有人才提供便利,也为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创造条件,同时高职院校也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 理论性与实践性教育分工明确,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各司其职
  企业大学对员工的培训方面,所需要的理论性课程,主要由高职院校组织相关教师负责,在提高企业大学学员理论水平的同时,又可以在与企业学员的互动过程中提高教师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教给学员。
  高职院校学生所需的实践性课程和实习则可由企业大学和企业提供。企业大学具备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的优势,同时企业大学在培训过程中,会更重视对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等软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学生敬业精神、职业意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软素质”方面得到提升,使其职场能力更接近企业的需求,而在培训和实习过程中受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熏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增加几率。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的合作也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学生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双向选择,为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的解决和企业对所需优秀人才的需求与选拔提供机会。
  2.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共用资源,减少浪费
  “一对多”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合作模式,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由企业大学与高职院校共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图书资源等,而企业也可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可减少资源的重复设置,提高利用效率。
  3. 企业大学之间资源共享,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一对多”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合作模式,使得不同企业大学之间共通的培训内容可以统一共享,既节约资源,又能在同行业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及时把握行业动态,高职院校在此种合作模式中充当了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4. 联合招生,解决学历需求与生源难题
  高职院校与企业大学联合招生,学生采取二者联合培养的方式,学生毕业后到相应企业签约工作,同时持有高校发放的学历证书。这既解决了部分学生对学历的需求,又避免了随着企业大学发展壮大与高职院校争夺生源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社会参与是高等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A].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新华出版社,1991.
  [2]袁锐锷,文金桃.试析美国企业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性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
  [3]梁林梅,桑新民.当代企业大学兴起的解读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2(9).
  [4]陈成全,任丽娟.论培训中心到企业大学[J].改革与开放,2010(12).
  [5]刘喜才.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院校的借鉴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其他文献
【摘 要】為了适应现阶段小学生的教育成长特点,需要小学班主任学会用倾听、欣赏、赞美的眼光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 宽容 倾听 欣赏 赞美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小学班级中独生子女的比重逐渐加大,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期望值过高,致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加之家庭对孩子过分偏爱、溺爱,致使孩子学习意志力薄弱,易受挫折。针对现阶段小学生教育
教学运行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部分,因此如何高效的管理好教学运行在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高校如何处理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面论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教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特点,并且分析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
<正>在铁矿的磁选工艺中,铁矿粉经过磁选机后被磁化,彼此之间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磁团聚。矿粉进入震动筛后,不容易被筛下。这样部分矿浆又返回到球磨机,使生产效率大
随着翻译能力测试比例在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定位翻译能力培养引起关注。基于Wolfram Wilss的翻译概念,遵循语言学习层次循序渐进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学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需要,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是高校基本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人才培养的职能表达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教学中.教与学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配合.如果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教学互动就能顺利展开,提高教学效率,反之.师生之间有抵触心理.不能达成合作意识.则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互动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大事,森林培育工作是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需要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合理安排,以实现森林培育工作的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