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打造中职院校“魅力课堂”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在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促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对于提升教学当中的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一、中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原因
  1.学生兴趣低
  中职教育在当前几乎是一种零门槛、设限极低的教育。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中考当中的落榜生。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步入中职院校的,其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并且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缺少兴趣,對于未来缺少方向感,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教学方式不适合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也不够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方法,灵活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但当前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很辛苦,教师讲课也比较乏味,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3.教材难易不当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当前,中职教育使用的教材普遍都是国家规划教材,教材有着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但与中职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不相匹配。同时,一本教材往往需要使用很多年,教材的时效性比较差,很可能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情绪,导致学生不愿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二、用信息技术打造中职院校的“魅力课堂”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科目喜欢、爱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主要采取板书方式进行教学,缺少灵活性和趣味性。而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素材进行整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加相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比较差,学习能力也不强。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当有正确的认识。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对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动画仿真等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从而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转变成为更加具体化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加简洁,也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突破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化,学生学习起来效果也更好。
  3.利用信息技术拉近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中职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毕业以后尽快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也正是这样的职业性需求使得中职教育当中需要将学生的教育实践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这也给教学出了更大的难题。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当中是很难与企业进行有效联系的,并且对于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等了解也比较困难。对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对这部分教学进行丰富和完善。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视频内容,将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环境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在模拟练习的场景和环境中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灵动课堂
  智能手机是现代学生的标配,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利用手机来做各种事情。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是可以进行正确引导的,让手机的信息化功能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从而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也为教学的灵活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课堂教学是教育核心所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其发挥出更高的价值,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得到自我提升,为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单位: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笔者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尝试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分析探讨了如何让这种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对分课堂 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大幅增加。受到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教育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基础文化课受到了明显的挑战。首先,学生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