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式描述:
我按百分制批改作文,其中百分之三十由学生批改,百分之七十由老师批改。师生共同批改作文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明确主题,生成习作。
把每学期作文训练细化为若干个主题,老师根据确立的主题选择作文题目。例如:我把高中议论文写作专题细分为以下几个训练专题:1.选取立论角度,确立论点专题;2.针对论点,正确使用论据专题;3.议论文说理方法专题;4.议论文语言升格专题;5.议论文的结构专题;6.反驳技法指导专题
每次作文训练均让学生明确训练的主题及期待达到的目的。作文训练时间安排分为两种训练模式:一种课内(一节课)完成。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基础,基础差的,一节课如无法完成,可让其训练片段作文。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可让其完成整篇800字习作。无论是训练片段作文,还是完成整篇作文,他们都必须围绕本次作文训练专题进行习作训练。以“议论文说理方法训练专题”为例:在本次训练中,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在一节课内必须完成整篇议论文的写作,并且要突出训练对议论文论据的说理。作文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他只须做到能根据论点选取论据,并针对所选取的二至三个论据展开说理,完成二至三段的片段作文训练。一种课外完成,事先布置,让同学们在上作文课前完成,带来参与小组的修改活动。
第二个环节:生生互动,批改习作(分值30分)。
(一)学生自评阶段。
1.明确自评要求
(1)是否扣题。老师指导学生明确本期作文扣题的标志性词语,让学生对照自己习作,寻找习作的扣题标志性词语(特别关注习作前三段及最后一段),并在相关词语下面用“=”标出。
(2)是否存在错别字、病句。
2.学生自评活动。按上面要求对自己完成的习作初次修改。
(二)小组互评阶段。
1.明确互评要求
(1)明确本次活动的批改主题。
(2)明确本次批改主题的具体要求(以下表格以语言要求为例)
(3)小组成员互评。每名同学按组长分配,只改一篇作文,错别字及语病须按规范的修改符号帮其改正,文采的语句须用红笔帮其用水波线标出。在作文最后须写上该同学各项目得分情况并签名。
(4)组长点评及推优(每次安排1至2个小组,其他小组依次进行)
由小组长对各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组内推荐优秀作品赏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做记录,听完每一篇文章后主动点评,还要对投影仪屏幕上的好句子进行点评(不光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且要能够说出为什么什么喜欢),最后让每一个同学畅说本节作文课的收获。
第三环节:老师批改,按总分70分标准批改,然后与同学批改成绩相加,最后得出该同学这期作文的成绩。
第四环节:师生共同对本期作文某主题方面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及佳作欣赏,推荐发表于年段或学校期刊。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这是不恰当的。学生习作的过程,学生既是习作的作者也应是习作的鉴赏参与者。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剥夺了学生的鉴赏参与权,剥夺了学生对每期作文评判的话语权。师生共同批改习作的作文批改模式把写作知识细化为几个训练专题。学生每次习作训练均有明确的要求。每次训练,学生经过自我尝试、同伴切磋交流、教师指导点拨三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完全符合教学规律。学生每次习作的过程既是对自己习作水平认识的过程,也是同伴交流、创造、分享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并不是单纯接受知识,而是渗透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情感体验。
我按百分制批改作文,其中百分之三十由学生批改,百分之七十由老师批改。师生共同批改作文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明确主题,生成习作。
把每学期作文训练细化为若干个主题,老师根据确立的主题选择作文题目。例如:我把高中议论文写作专题细分为以下几个训练专题:1.选取立论角度,确立论点专题;2.针对论点,正确使用论据专题;3.议论文说理方法专题;4.议论文语言升格专题;5.议论文的结构专题;6.反驳技法指导专题
每次作文训练均让学生明确训练的主题及期待达到的目的。作文训练时间安排分为两种训练模式:一种课内(一节课)完成。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基础,基础差的,一节课如无法完成,可让其训练片段作文。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可让其完成整篇800字习作。无论是训练片段作文,还是完成整篇作文,他们都必须围绕本次作文训练专题进行习作训练。以“议论文说理方法训练专题”为例:在本次训练中,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在一节课内必须完成整篇议论文的写作,并且要突出训练对议论文论据的说理。作文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他只须做到能根据论点选取论据,并针对所选取的二至三个论据展开说理,完成二至三段的片段作文训练。一种课外完成,事先布置,让同学们在上作文课前完成,带来参与小组的修改活动。
第二个环节:生生互动,批改习作(分值30分)。
(一)学生自评阶段。
1.明确自评要求
(1)是否扣题。老师指导学生明确本期作文扣题的标志性词语,让学生对照自己习作,寻找习作的扣题标志性词语(特别关注习作前三段及最后一段),并在相关词语下面用“=”标出。
(2)是否存在错别字、病句。
2.学生自评活动。按上面要求对自己完成的习作初次修改。
(二)小组互评阶段。
1.明确互评要求
(1)明确本次活动的批改主题。
(2)明确本次批改主题的具体要求(以下表格以语言要求为例)
(3)小组成员互评。每名同学按组长分配,只改一篇作文,错别字及语病须按规范的修改符号帮其改正,文采的语句须用红笔帮其用水波线标出。在作文最后须写上该同学各项目得分情况并签名。
(4)组长点评及推优(每次安排1至2个小组,其他小组依次进行)
由小组长对各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组内推荐优秀作品赏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做记录,听完每一篇文章后主动点评,还要对投影仪屏幕上的好句子进行点评(不光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且要能够说出为什么什么喜欢),最后让每一个同学畅说本节作文课的收获。
第三环节:老师批改,按总分70分标准批改,然后与同学批改成绩相加,最后得出该同学这期作文的成绩。
第四环节:师生共同对本期作文某主题方面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及佳作欣赏,推荐发表于年段或学校期刊。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这是不恰当的。学生习作的过程,学生既是习作的作者也应是习作的鉴赏参与者。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剥夺了学生的鉴赏参与权,剥夺了学生对每期作文评判的话语权。师生共同批改习作的作文批改模式把写作知识细化为几个训练专题。学生每次习作训练均有明确的要求。每次训练,学生经过自我尝试、同伴切磋交流、教师指导点拨三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完全符合教学规律。学生每次习作的过程既是对自己习作水平认识的过程,也是同伴交流、创造、分享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并不是单纯接受知识,而是渗透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