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揭西县大北山下的南山镇,有一个名头响亮的红色村。这条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于此,其司令部、后勤部、兵工厂、武器弹药存放仓库、潮汕军政法庭、看守所及后方医院等都曾设在这里,该村成为抗征队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这条村便是革命老区村—火炬村。
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天宝堂成立
在火炬村以北约10公里的大北山处,有一处革命旧址名叫天宝堂。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抗征队在此处正式成立。而在那个时候,火炬村还是唤为龙跃坑村。
“1947年,潮汕人民抗征队在龙跃坑村的天宝堂成立,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政策。”李祖金回忆道。李祖金是村里的老党员,他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龙跃坑村的革命历史,对当时关于抗征队的革命故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成立之初,抗征队仅有60多人,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抗征队一直在我们村周边进行地下活动。”李祖金回忆,“一开始,我们村只有李达生、李兴沛和李祖英3个人符合条件报名参加了抗征队。后来,我们村加入抗征队的人越来越多。”
抗征队以龙跃坑村为重要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后,以龙跃坑村作为重要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前后,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设于龙跃坑村李氏祖祠,内设政治部,电台直接与中央联系,指挥潮汕各地的革命活动。“当时,刘向东、曾广、林震、陈彬、丘志坚、何绍宽等人,都经常在这里活动,制定对敌作战计划,指挥了多次战斗。”李祖金说。
“我们村为了支持革命,把公家祠堂李氏祖祠让了出来,给抗征队作司令部,方便抗征队在这里指挥革命游击活动。后来,中共潮汕地委也迁到我们祖祠这里,指导潮汕各地党的活动。”老党员李金明也是龙跃坑村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回忆起村里关于抗征队的革命故事,他如数家珍。
除了在村里设立了司令部,抗征队还设立后勤部、兵工厂、武器弹药存放仓库、潮汕军政法庭、看守所及后方医院等,这为抗征队在大北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借助地利人和优势打造后方根据地
龙跃坑村是大北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因2条小溪环抱村庄流过,山脉地形酷似双龙会水而得名龙跃坑。李祖金直言,龙跃坑村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潮汕人民抗征队以此为革命重要据点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村的群众基础很好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中国共产党在我们村活动。当时,村里的李金石、李秉舟、李卓魁等积极参加地下党的活动,秘密发动群众。”李祖金说。
在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龙跃坑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一直是潮汕人民抗征队游击活动据点、后方根据地。据不完全统计,龙跃坑村仅在解放前参加抗征隊的群众便超过了30人。
1953年,龙跃坑村为纪念本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改名为“火炬村”,象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如同一支照亮黑暗的“火炬”,终将形成“燎原之势”。“火炬村”这个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天宝堂成立
在火炬村以北约10公里的大北山处,有一处革命旧址名叫天宝堂。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抗征队在此处正式成立。而在那个时候,火炬村还是唤为龙跃坑村。
“1947年,潮汕人民抗征队在龙跃坑村的天宝堂成立,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政策。”李祖金回忆道。李祖金是村里的老党员,他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龙跃坑村的革命历史,对当时关于抗征队的革命故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成立之初,抗征队仅有60多人,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抗征队一直在我们村周边进行地下活动。”李祖金回忆,“一开始,我们村只有李达生、李兴沛和李祖英3个人符合条件报名参加了抗征队。后来,我们村加入抗征队的人越来越多。”
抗征队以龙跃坑村为重要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潮汕人民抗征队成立后,以龙跃坑村作为重要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前后,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设于龙跃坑村李氏祖祠,内设政治部,电台直接与中央联系,指挥潮汕各地的革命活动。“当时,刘向东、曾广、林震、陈彬、丘志坚、何绍宽等人,都经常在这里活动,制定对敌作战计划,指挥了多次战斗。”李祖金说。
“我们村为了支持革命,把公家祠堂李氏祖祠让了出来,给抗征队作司令部,方便抗征队在这里指挥革命游击活动。后来,中共潮汕地委也迁到我们祖祠这里,指导潮汕各地党的活动。”老党员李金明也是龙跃坑村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回忆起村里关于抗征队的革命故事,他如数家珍。
除了在村里设立了司令部,抗征队还设立后勤部、兵工厂、武器弹药存放仓库、潮汕军政法庭、看守所及后方医院等,这为抗征队在大北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借助地利人和优势打造后方根据地
龙跃坑村是大北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因2条小溪环抱村庄流过,山脉地形酷似双龙会水而得名龙跃坑。李祖金直言,龙跃坑村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潮汕人民抗征队以此为革命重要据点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村的群众基础很好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中国共产党在我们村活动。当时,村里的李金石、李秉舟、李卓魁等积极参加地下党的活动,秘密发动群众。”李祖金说。
在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龙跃坑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一直是潮汕人民抗征队游击活动据点、后方根据地。据不完全统计,龙跃坑村仅在解放前参加抗征隊的群众便超过了30人。
1953年,龙跃坑村为纪念本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改名为“火炬村”,象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如同一支照亮黑暗的“火炬”,终将形成“燎原之势”。“火炬村”这个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