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也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体育 课外 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也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加强初中体育的课外活动呢?
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意义
1、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运动种类层出不穷,《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渐普及,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这都取决于习惯及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叶圣陶先生說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这些习惯的形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体育课堂上的重复练习,而更重要是在课外更多时间的学习、训练,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学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符合这方面的要求。
2、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全民健康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的主体是青少年,也就是我国各级学校的在校学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而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各级学校对全民健身只是谈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广大青少年才是全民健身的主体,换句话说,没有认识到开展全民健身的主要目的就是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而以俱乐部的形式也是很好与全民健身计划是一致的。
3、延伸体育课堂,克服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弥补学生正常上课期间活动时间不足,使学生熟悉掌握运动技术或形成“一技之长”;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锻炼学生的体魄。
4、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协调发展,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将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技能的训练,同时还有利培养“一技之长”。在班、年级和学生各个层次上都有条件普遍建立各自的运动代表队,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广泛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并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运动人才的摇篮,也利于挖掘、发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促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竞技运动后备力量,对有效解决我国竞技运动发展中存在后备人才缺乏、后劲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对学校体育而言:第一,初中体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又是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第二,初中体育不仅要讲究近期效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要追求远期效益,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第三,终身体育思想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之中,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从健身目标出发,使竞技运动教材化,激发学习兴趣,改革组织方法和评价方法;第四,课外课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赶快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加强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策略
1、加强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践应用,而课内讲解能丰富和充实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增进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他才能有所尝试,如果他们的体育基础一片空白,你叫他们又怎能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呢?也就无从谈起体育兴趣了!当然,仅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毕竟有限,这就要很好地结合课外体育活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会的技术技能得到锻炼、掌握、巩固、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2、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可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把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在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中,要明确将教师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赋以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评价亦重视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办法”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事实证明,这样确使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热情。
关键词体育 课外 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也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加强初中体育的课外活动呢?
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意义
1、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运动种类层出不穷,《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渐普及,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这都取决于习惯及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叶圣陶先生說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这些习惯的形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在体育课堂上的重复练习,而更重要是在课外更多时间的学习、训练,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用学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符合这方面的要求。
2、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全民健康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的主体是青少年,也就是我国各级学校的在校学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而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各级学校对全民健身只是谈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广大青少年才是全民健身的主体,换句话说,没有认识到开展全民健身的主要目的就是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而以俱乐部的形式也是很好与全民健身计划是一致的。
3、延伸体育课堂,克服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弥补学生正常上课期间活动时间不足,使学生熟悉掌握运动技术或形成“一技之长”;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可以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锻炼学生的体魄。
4、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协调发展,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将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技能的训练,同时还有利培养“一技之长”。在班、年级和学生各个层次上都有条件普遍建立各自的运动代表队,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广泛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并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运动人才的摇篮,也利于挖掘、发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促使其迅速成长,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竞技运动后备力量,对有效解决我国竞技运动发展中存在后备人才缺乏、后劲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对学校体育而言:第一,初中体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又是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第二,初中体育不仅要讲究近期效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要追求远期效益,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第三,终身体育思想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之中,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从健身目标出发,使竞技运动教材化,激发学习兴趣,改革组织方法和评价方法;第四,课外课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赶快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加强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策略
1、加强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践应用,而课内讲解能丰富和充实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增进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他才能有所尝试,如果他们的体育基础一片空白,你叫他们又怎能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呢?也就无从谈起体育兴趣了!当然,仅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毕竟有限,这就要很好地结合课外体育活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会的技术技能得到锻炼、掌握、巩固、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2、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可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把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在教师量化考核办法中,要明确将教师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赋以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评价亦重视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办法”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事实证明,这样确使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