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育全新航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海门市刘浩小学是个有故事的学校。刘浩烈士的故事是该校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2005年,刘浩小学以故事教育为突破口,开启了“达标创特”的征程。2008年底,学校成功创建为海门市“故事教育”特色学校。该校的探索没有因此止步,而是在“故事教育”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和建设刘浩小学独特的故事教育文化,又开始了故事教育文化建设的全新航程。
  书写故事,演绎精彩
  故事教育文化,其基本特征是以故事教育为抓手,推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刘浩小学在故事教育的实践中,逐步提炼出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
  学校的校训是“养浩然之气”。此校训由刘浩烈士名字中的“浩”字而来。浩者,大也。孟子曰:“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乃正大刚直之意。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刚强的存在,由仁和义等道德做支撑,让正义之气在内心长久积累而成。中国许多仁人志士都注重“养气”,学校的文化精神既蕴含故事中“真善美”的核心价值,又体现烈士浩然之正气,以“养浩然之气”作为校训,旨在引领师生唱响正气之歌、养育灵气之品、学做大气之人。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书写故事,演绎精彩”。他们认为,“故事源于生活,生活精彩,故事才能精彩;故事又影响生活,故事精彩,生活也会精彩。”他们无限相信故事的力量,期望通过各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故事来化育学生的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师生生命的德行得以觉醒、生活的智慧得以开悟,激发师生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期待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人人都会讲故事、人人都会写故事,人人都能创造精彩的故事。
  刘浩小学的学校精神是“扬正气、蓄大气、育灵气”。扬正气指弘扬刚正的气节、公平公正的情怀;蓄大气指积蓄宽宏的气度、识大体顾大局的品质;育灵气指培养灵活的气韵、有个性有智慧的气质。这九个字集中体现出刘浩小学追求一种正直善良、民主和谐的境界,一种精细做事、大气做人的风范,一种崇尚科学、机敏睿智的作风,一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品质,激发师生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追求美好、学做真人、获得真知。
  故事教育在行动
  多年来,刘浩小学奉行“用故事植根,以故事厚德,用故事启智,以故事导行”的基本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师生在故事中唤醒,在教育中成长。
  每年清明节期间,师生们搜集、传颂刘浩烈士的故事。他们从先烈的壮举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知道了什么是英勇不屈,什么是前途理想,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深刻内涵。校名和历史,成了师生生命成长的力量源泉。小学生是爱故事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丰富,易受感染。爱听故事、讲故事是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刘浩小学的校园就是一个故事的世界,各楼道展示的是学生创编的故事格言;各功能教室,精选了音乐家、书画家和科学家的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卓越。该校的各个班级都是以故事人物命名的,每个班级的个性班名里都蕴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就这样,他们为孩子们倾力打造了这样一个飘散着故事芬芳的美丽世界。
  构建“故事德育”,让学生沉浸在故事芬芳的花园中。学校主要开通了以下四大渠道:一是午间故事坊:同学们每天中午讲故事、读故事、听故事、演故事,共同享受美妙的阅读时光,为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二是每月一事:老师们紧扣每月的教育活动主题,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诗词歌赋等。他们读、讲、演故事,用主题故事布置室内外环境,让故事引领师生的行动;三是新星舞台:新星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学校根据学生年级特点,精心挑选了12个经典故事编写成剧本,每一学期让同年级学生演同一个故事,不同年级演不同的故事,一年集中展示一次,年年有创意和提升,这样,使从该校走出去的学生不但会讲故事,而且会演故事,将来成长为一个爱读、会写、能演,更懂得用心灵感悟生活的新公民;四是故事文化节:学校把特色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紧密结合,先后举办了“故事启迪智慧、阅读丰盈人生”等十届校园故事文化节。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平台,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故事三进工程,拓展了故事教育的空间。一是“故事老师进课堂”,该校的老师深入挖掘故事教育因素,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故事家长进校园”,让学生的家长来校讲述成长故事、创业故事和民间故事,使孩子们听到了书中读不到的故事;三是“故事少年进社区”,老师带领同学走进社区、敬老院、幼儿园,一个个生动故事、一次次精彩表演,给他人带去了快乐、给自己留下了自信。“故事三进工程”旨在以教师的智慧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家长的热情激发孩子的感情,以学生的纯真推动社会的文明,共同描绘美好的新教育生活画卷。
  创设故事情境,让课堂沉浸在故事营造的氛围里。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童话,童话般的儿童天生爱听故事。而小故事往往蕴含大智慧,刘浩小学的老师都会将故事巧妙地引进课堂,或用于导入,激趣生情;或贯穿课堂始终,增添趣味,或辅助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化难为易;或课末总结,启迪心智。该校智慧的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选材,要么选用整个故事,要么截取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要么提炼故事的思想内涵,让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故事成了刘浩小学推进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学校的一位计算机老师在教学案例中这样写道:我感觉到小学生天真烂漫,充满幻想。他们对寓言故事特别感兴趣,能从简短、生动的故事中悟出人生道理。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把故事引入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执教“插入图片”这节课时,就利用《狐狸和葡萄》这个小故事导入并贯穿整节课。整堂课,孩子们格外专心,不仅人人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技巧,还懂得了一个人生哲理。
  研发“故事课程”
  朱永新教授说:“课程是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能量。”学校坚持学生视角,充分挖掘故事教育因素,从班级、学校两个层面着力研发故事课程。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班级实际,为孩子寻找最适合的故事,研发了蓝精灵、葫芦娃等班本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精选了有趣的童话故事、温馨的亲情故事、动人的励志故事等,研发学校故事课程,创编《书海导航》故事阅读手册。
其他文献
赛事概况  全国大学生运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分届次由不同省市人民政府承办。比赛按照普通高校组成的甲组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校和体育院校组成的乙组分别进行了比赛。大赛每4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9届。全国大运会宗旨是“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在大学生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素质,努力促进大学生生动
日前,河南洛阳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并成立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校服工作。洛阳市规定,开展统一着装的学校,须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选定校服。校服采用什么款式、面料,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征询家长意见。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征订校服,校服的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校服的款式、面料、质量、价格等信息须公开透明,并在
吴永平自2014年7月担任校长以来,便夙夜思索,擘画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未来发展的蓝图。在全校教师的参与下,他创造性地提出:学校的愿景——让能仁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的使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的价值观——尊重、包容、责任、公正。进而确立新的办学思想——办对未来负责的教育。从此,在“知行合一,能仁致远”校训的引领下,开启了新能仁发展的教育之旅。  重构能仁文化体系  徜徉在能仁中学的校园
推荐理由:天津市第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于永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实行问题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将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形成了完整的生命化教学思想,摸索出了“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化教学模式。 2013年,于永东因“生命化教学”理念影响广泛,受到教育界推崇,被评入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候选教师。  在教学中润泽生命  受高考升学压力和
陆敬平在2014年2月12日齐鲁网撰文指出:调查显示,2013年,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谋职。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能正确看待自己,思考问题和选择工作更加理性。是成熟的标志。  我们看到,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内陆,落后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跟进,很多中小城市跟一线大城市的生活差距逐渐拉小。两相比较之下,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和艰辛显得尤其清晰,勾动了大都市闯荡
折腾家长或学生 的活动最好没有  哈渤在2014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国人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弘扬一下体育文化,让人们从小强身健体,善莫大焉。问题不在体育文化,而在做法的形式主义、粗暴和强制性,对促进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又没什么实际作用。  某学校学生们被要求一大早去离市中心很远的体育中心集合,搞体育文化节。720个孩子被要求打眼影、喷发胶,不论男女穿上露脐衫,做成统一造型,做团体操。为了
前不久,全国第九届残运会在成都开幕。来自四川高校的6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紧急备战,成为开幕式上的手语翻译。  摄影报道/杨 涛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2月5日报道,近日,英国媒体BBC对朝鲜唯一私立大学——平壤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了报道。在2010年开门授课的平壤科技大学是由韩国和美国的基督教慈善团体捐助的共计350亿韩元的支援金下建立的,并且该大学的全部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形式。据介绍,这所大学的教学目标设立为“促进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协作的技术支撑”,但是学生们仍然处在与外界断绝的生活中。学校的计算机室里面虽然可以上网,但是由
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和学生党员,每周同一时间(周四晚6:30),同一地点(阶梯楼A103教室),听取不同的主题,涵盖“五项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党章、党史等党的基本知识的全新解读,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人大政协两会精神的宣讲,还有中国梦、雷锋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阐释宣扬等。这是河北科技大学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的一个侧影。  把学生党员纳入活动体系  在第二批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使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对中国学生来说,再也不是遥不可及。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国内即可注册上网,听诺贝尔奖得主的课程,并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最终拿到文凭、学位。这种听起来如神话般的教育特权,并不需要高考和大学申请,只要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可以一试。这会对现行的高等教育形成强烈的冲击。  由于“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的存在,错过上一所好大学的机会,所失去的已经远远不像过去那么多。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