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 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 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 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 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 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有一些粗浅认识,期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 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 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 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 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 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有一些粗浅认识,期望与广大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