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互联网技术时代的产物。由于其短小精悍,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观看而备受师生青睐。本文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就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与各位初中历史教师同仁沟通交流。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课堂;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这一大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问题而开展的教学,并将这一过程录制为视频,用来为教学服务。
1.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1微课应用需遵循针对性原则
将微课引入教学过程时,需要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以辅助历史教学,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做足充分地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以此为前提,设计合适的微课。例如在学习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时,为了更好地与本知识的学习内容相符,教师在微课设计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什么?那么在第2课和第3课引导时,主要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目的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就能更好地针对性的通过引导,以此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微课应用需遵循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微课应用时,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胡乱改编或虚构微课内容,而是要确保所选择的微课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只有坚持真实性原则,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八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在微课中将洋务运动的发生过程用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但是,图片中只给出了关键词,但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改编、猜测洋务运动的情節,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和筛选,将真实的洋务运动还原给学生。如果教师也有不了解的情节,应该持观望态度,留给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需要秉承短小精悍的原则,发挥微课的导入作用。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直观导入新课,用视频吸引学生
良好的导入教学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借助微课的微视频功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课进行导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加直观而又形象地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社会更替时,初中生由于对夏商周的更替的历史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时用微课视频,将夏商周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和亡国之君等简述出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得到有效的预热。微课后,让学生根据微课中提到的内容,完成知识迁移。从而了解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胜利原因,这样就能够对“家天下”的局面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微课视频在导入环节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结合教学内容,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针对有的重点难点,由于离学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加上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如果采取教师直接讲解这一单一方式,他们在认识和理解上往往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来理解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在微课制作中考虑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目的,在促进学生对重难点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青铜器》时,经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青铜器是本课主要内容及带来的影响是该课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农业、手工业、畜牲业和商业繁荣,在夏商西周形成了灿烂文明的青铜文化,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展示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将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展示出来,再将其与奴隶的悲惨生活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使得学生通过微课而体现奴隶的悲惨生活来彰显灿烂文明的过程。
2.3结合认知特点,用微课提升历史素养
作为文化知识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的初中生,往往难以做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故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历史教学规律,巧妙设计微课,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历史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历史素养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历史时,在微课制作中,教师研究备课发现:“春秋五霸”是这一课的中心内容。由于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不足,所以微课的内容应基于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将春秋五霸的图片展示出来,再将春秋五霸所在国家的地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视频的导向下,找到春秋五霸所在的位置,并注意其方位。然后再将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和背诵口诀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结合战国七雄的方位口诀来找出其具体的位置,最后引入战国著名的战役。最后,给学生总结齐恒公与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掌握春秋争霸的影响,并总结出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减灶计、纸上谈兵等典故,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故事和主体做好对号入座,强化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并总结春秋战国的纷争对中国历史文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4复现历史场景,加强历史情感教育
按照新课标要求,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设计教学目标,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借助微视频的优势,将历史情境再现出来,并配好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从中获得历史情感教育。
例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夏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时,在微课中,可以采取复现历史场景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历史情感教育。在文字演变方面,首先在微视频中分别从文字和书写材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商、商周、西周晚期和战国各有什么区别。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通过对内的总结发现,商、商周、西周晚期和战国的文字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大篆。随后利用微课将这些文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和形象上有一个良好的感知。而在书写材料方面,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来体现的书写材料,而商周时期则是采用青铜器,在战国则采用竹简和丝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掌握我国文字可以考证的时期是从商朝开始的,从而感受当时那个时代的智慧和能力所在。
除了文学之外,中华文化在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成就也很突出。书本上没有,老师可以适当的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比如天文方面,夏朝是古书中记载最早日食发生的朝代;在历法方面,夏朝就设置了农历或夏历等历法,到了商朝则更加完善;在文学方面,楚国的屈原代表作《离骚》《楚辞》,代表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的诞生;在音乐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编钟音乐,比如在湖北随州出土了整套编钟。而这些都可以利用微课来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从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所积累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教材中缺失一些细节性的历史知识,因此,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时往往会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短小简洁、针对性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丰富历史课堂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久利.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20):142
[2]梁瑜君.“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3-14+21
[3]陆锦峰.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35):85-86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课堂;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这一大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问题而开展的教学,并将这一过程录制为视频,用来为教学服务。
1.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1微课应用需遵循针对性原则
将微课引入教学过程时,需要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以辅助历史教学,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做足充分地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以此为前提,设计合适的微课。例如在学习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时,为了更好地与本知识的学习内容相符,教师在微课设计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什么?那么在第2课和第3课引导时,主要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目的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就能更好地针对性的通过引导,以此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微课应用需遵循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微课应用时,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胡乱改编或虚构微课内容,而是要确保所选择的微课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只有坚持真实性原则,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八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在微课中将洋务运动的发生过程用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但是,图片中只给出了关键词,但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改编、猜测洋务运动的情節,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和筛选,将真实的洋务运动还原给学生。如果教师也有不了解的情节,应该持观望态度,留给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需要秉承短小精悍的原则,发挥微课的导入作用。
2.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直观导入新课,用视频吸引学生
良好的导入教学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借助微课的微视频功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课进行导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加直观而又形象地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社会更替时,初中生由于对夏商周的更替的历史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时用微课视频,将夏商周的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和亡国之君等简述出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得到有效的预热。微课后,让学生根据微课中提到的内容,完成知识迁移。从而了解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胜利原因,这样就能够对“家天下”的局面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微课视频在导入环节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结合教学内容,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针对有的重点难点,由于离学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加上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如果采取教师直接讲解这一单一方式,他们在认识和理解上往往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来理解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在微课制作中考虑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达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目的,在促进学生对重难点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青铜器》时,经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青铜器是本课主要内容及带来的影响是该课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农业、手工业、畜牲业和商业繁荣,在夏商西周形成了灿烂文明的青铜文化,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展示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将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展示出来,再将其与奴隶的悲惨生活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使得学生通过微课而体现奴隶的悲惨生活来彰显灿烂文明的过程。
2.3结合认知特点,用微课提升历史素养
作为文化知识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的初中生,往往难以做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故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历史教学规律,巧妙设计微课,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历史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历史素养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历史时,在微课制作中,教师研究备课发现:“春秋五霸”是这一课的中心内容。由于七年级学生认识水平不足,所以微课的内容应基于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将春秋五霸的图片展示出来,再将春秋五霸所在国家的地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视频的导向下,找到春秋五霸所在的位置,并注意其方位。然后再将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和背诵口诀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结合战国七雄的方位口诀来找出其具体的位置,最后引入战国著名的战役。最后,给学生总结齐恒公与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掌握春秋争霸的影响,并总结出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减灶计、纸上谈兵等典故,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故事和主体做好对号入座,强化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并总结春秋战国的纷争对中国历史文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2.4复现历史场景,加强历史情感教育
按照新课标要求,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设计教学目标,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借助微视频的优势,将历史情境再现出来,并配好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从中获得历史情感教育。
例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夏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时,在微课中,可以采取复现历史场景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历史情感教育。在文字演变方面,首先在微视频中分别从文字和书写材料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商、商周、西周晚期和战国各有什么区别。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通过对内的总结发现,商、商周、西周晚期和战国的文字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大篆。随后利用微课将这些文字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和形象上有一个良好的感知。而在书写材料方面,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来体现的书写材料,而商周时期则是采用青铜器,在战国则采用竹简和丝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掌握我国文字可以考证的时期是从商朝开始的,从而感受当时那个时代的智慧和能力所在。
除了文学之外,中华文化在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成就也很突出。书本上没有,老师可以适当的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比如天文方面,夏朝是古书中记载最早日食发生的朝代;在历法方面,夏朝就设置了农历或夏历等历法,到了商朝则更加完善;在文学方面,楚国的屈原代表作《离骚》《楚辞》,代表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的诞生;在音乐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编钟音乐,比如在湖北随州出土了整套编钟。而这些都可以利用微课来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又能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从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所积累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教材中缺失一些细节性的历史知识,因此,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时往往会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短小简洁、针对性强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丰富历史课堂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久利.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20):142
[2]梁瑜君.“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3-14+21
[3]陆锦峰.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35):85-86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