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探险旅游的特点出发,分析该旅游方式的危险性,提出了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策略。从旅游者,旅游组织,政府相关的部门三个方面提出控制方法。
关键词:探险旅游;风险;风险控制
一、探险旅游概述
1、探险旅游的定义
探险旅游是指满足旅游者探索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寻找刺激的感受的目的,在探险旅游企业设计的旅游者不熟悉但是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与普通的旅游方式不一样的高风险的旅游活动。
从心理学来看,旅游者希望通过探险活动来实现自我,取得积极的结果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负面影响。旅游者探险旅游主要驱动力有,探险,挑战,摆脱精神空虚,赢得赞誉,挑战生理极限,控制自然和发挥自身创造力。
2、探险旅游的特点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的活动过程是有一定的危险的,所以参与者能在此活动中追求冒险和刺激,体会到普通旅游中得不到的新鲜感。这种动机和追求是与普通的旅游方式不一样的,是具有独特性的。
(2)专业性与技术性
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其组织者必须要向旅游者教授基本的野外旅游知识,安全常识。还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等的专业技能。参与者必须具有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探险活动中保证自身的安全。
(3)安全保障
人们参加探险旅游的目的除了寻求刺激,还是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危险,但是人一定不想让自身出现安全事故。有惊无险是探险活动的要求。当危险程度超过了旅游者的承受范围,这种旅游方式的吸引力也就大幅度下降了。
二、风险因素分析
1、旅游者个人因素分析
探险旅游中,沟通不良,不安全行为和个人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都是出自旅游者本身。沟通不良指的是,旅游者与当地人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讲解的关注吸收及领会程度。不安全行为指的是,旅游者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活动,故意彰显自身而忽略了安全问题,将自我放在一个危险的处境。个人因素包括旅游者的身体不达标,安全意识薄弱,过分自信和不顾组织人员警告等。
2、设备因素分析
设备的原因主要是出自组织者。组织机构使用的设备没有达到安全规范,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或者选择的设备不适合當前的探险活动,不适合使用者。还有设备保存太久,养护方面没有做好,出现设备在恶劣的环境下损坏的情况。
3、环境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和社会环境因素都是探险旅游环境的危险来源。自然灾害主要有地址,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危险。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当地的政治事件,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
4、组织者的不当行为
探险旅游现在的形式基本是民间自发行为。组织者存在着风险意识不足,管理不善,选择设备不当等问题,这些都将导致旅游者的体验下降。一次不良体验后,旅游者的激情被消耗,会影响到整个探险旅游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发生问题后,旅游者需要明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组织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管理的策略
1、提升旅游者的素质
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旅游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在进行探险旅游之前,人必须要进行安全教育,先了解探险旅游的危险性,有心理准备。然后,还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且在设备方面选择质量最好的,不能因为追求刺激而忽视自身安全。还要在出发前制定好计划。比如说,了解目的地的环境,气候,了解当地的人文习惯,忌讳等。最后,旅游者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要加强体能训练和心理承受训练。
2、加强旅游组织者的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就是指,探险旅游企业要将风险控制在该组织的管理能力范围之内,考虑好旅游的风险程度,根据组织的能力,将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规避风险要求组织不能在一些超过旅游组织人力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活动。旅游组织要在设置旅游路线前,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组织要想减轻风险,就必须要:第一,加强领队人员的专业能力,选择有专业资格,受到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的人当领队。第二,培训和选择探险旅游者。一些危险的项目不适合体质较差的人,所以旅游组织要对人进行挑选。旅游者必须要知道探险旅游的实际危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没有万无一失的探险,即使探险旅游企业将风险降低,但仍然可能出现意外事故。所以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将风险合理地转移到保险公司,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压力。其次,企业可以让旅游者认识到该活动的危险性,主动地购买人身意外险等。
3、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面对探险旅游人数的增多,社会制度在此方面也应当完善。第一,完善旅游保险,主要是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第二,政府要完善救援机制。对于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政府要及时提醒旅游者,对于处在危险中的人们,政府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对于明知危险还要探险的人,即使救援成功了也要对其进行处罚。第三,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做好对探险旅游的危险性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赵怀琼,王明贤.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1)
关键词:探险旅游;风险;风险控制
一、探险旅游概述
1、探险旅游的定义
探险旅游是指满足旅游者探索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寻找刺激的感受的目的,在探险旅游企业设计的旅游者不熟悉但是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与普通的旅游方式不一样的高风险的旅游活动。
从心理学来看,旅游者希望通过探险活动来实现自我,取得积极的结果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负面影响。旅游者探险旅游主要驱动力有,探险,挑战,摆脱精神空虚,赢得赞誉,挑战生理极限,控制自然和发挥自身创造力。
2、探险旅游的特点
(1)动机的独特性
探险旅游的活动过程是有一定的危险的,所以参与者能在此活动中追求冒险和刺激,体会到普通旅游中得不到的新鲜感。这种动机和追求是与普通的旅游方式不一样的,是具有独特性的。
(2)专业性与技术性
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其组织者必须要向旅游者教授基本的野外旅游知识,安全常识。还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等的专业技能。参与者必须具有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探险活动中保证自身的安全。
(3)安全保障
人们参加探险旅游的目的除了寻求刺激,还是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危险,但是人一定不想让自身出现安全事故。有惊无险是探险活动的要求。当危险程度超过了旅游者的承受范围,这种旅游方式的吸引力也就大幅度下降了。
二、风险因素分析
1、旅游者个人因素分析
探险旅游中,沟通不良,不安全行为和个人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都是出自旅游者本身。沟通不良指的是,旅游者与当地人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讲解的关注吸收及领会程度。不安全行为指的是,旅游者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活动,故意彰显自身而忽略了安全问题,将自我放在一个危险的处境。个人因素包括旅游者的身体不达标,安全意识薄弱,过分自信和不顾组织人员警告等。
2、设备因素分析
设备的原因主要是出自组织者。组织机构使用的设备没有达到安全规范,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或者选择的设备不适合當前的探险活动,不适合使用者。还有设备保存太久,养护方面没有做好,出现设备在恶劣的环境下损坏的情况。
3、环境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和社会环境因素都是探险旅游环境的危险来源。自然灾害主要有地址,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危险。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当地的政治事件,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
4、组织者的不当行为
探险旅游现在的形式基本是民间自发行为。组织者存在着风险意识不足,管理不善,选择设备不当等问题,这些都将导致旅游者的体验下降。一次不良体验后,旅游者的激情被消耗,会影响到整个探险旅游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发生问题后,旅游者需要明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才能提高组织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管理的策略
1、提升旅游者的素质
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旅游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在进行探险旅游之前,人必须要进行安全教育,先了解探险旅游的危险性,有心理准备。然后,还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且在设备方面选择质量最好的,不能因为追求刺激而忽视自身安全。还要在出发前制定好计划。比如说,了解目的地的环境,气候,了解当地的人文习惯,忌讳等。最后,旅游者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要加强体能训练和心理承受训练。
2、加强旅游组织者的风险管理控制职能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就是指,探险旅游企业要将风险控制在该组织的管理能力范围之内,考虑好旅游的风险程度,根据组织的能力,将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规避风险要求组织不能在一些超过旅游组织人力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活动。旅游组织要在设置旅游路线前,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组织要想减轻风险,就必须要:第一,加强领队人员的专业能力,选择有专业资格,受到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的人当领队。第二,培训和选择探险旅游者。一些危险的项目不适合体质较差的人,所以旅游组织要对人进行挑选。旅游者必须要知道探险旅游的实际危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没有万无一失的探险,即使探险旅游企业将风险降低,但仍然可能出现意外事故。所以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将风险合理地转移到保险公司,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压力。其次,企业可以让旅游者认识到该活动的危险性,主动地购买人身意外险等。
3、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面对探险旅游人数的增多,社会制度在此方面也应当完善。第一,完善旅游保险,主要是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第二,政府要完善救援机制。对于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政府要及时提醒旅游者,对于处在危险中的人们,政府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对于明知危险还要探险的人,即使救援成功了也要对其进行处罚。第三,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做好对探险旅游的危险性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赵怀琼,王明贤.旅游安全风险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