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与共产党人的精神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肆虐,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打赢了抗疫战争。中国抗疫战争的胜利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而且塑造了以“共产党人为核心、人民群众为主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一种“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在这场抗疫之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和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渗透于血液之中,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推进的根本精神动力。而毛泽东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专门写过三篇文章阐释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精神。这三篇文章分别为《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三篇文章讲述了三个不同平凡之人的伟大之处,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群众观和根本目标追求。

在历史情境中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研读》一书(以下简称《研读》)详细地阐释了《纪念白求恩》一文诞生的国内外背景,让读者能够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深刻理解与把握共产党人的精神。
  首先,该书指出,三篇经典文献成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纪念白求恩》成作于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而当时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白求恩来华的国际背景。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格局重组,在此间,法西斯力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与扩张。面对日益强大的法西斯势力,新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全球争霸和世界大战的风险日益增加,世界各个阶级政党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与侵略。对此,第三国际确立了新的路线方针,各国共产党人纷纷响应,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洪流之中。在此社会历史背景下,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同志视死如归,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辗转于战争前线,为灾民和战士提供医疗支援。
  其次,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白求恩在华岁月的国内环境。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北和华中为主要作战方向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战争形式,在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同时积极配合国民党作战。为此,先后成立了晋察冀、晋西南、晋西北和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远在加拿大的白求恩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抗战的事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那段艰辛岁月中,白求恩同志克服困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独有的贡献,主要包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医疗体制和醫疗规范;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医疗知识与技能的医务人员;呕心沥血地撰写了诸如《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和《战伤治疗技术》等医学教科书;建立了医疗手术室并且独创了一些医疗手术工具。
  再次,《纪念白求恩》一文是抗日统一战线形成时期更好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经典之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增强党的组织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在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巩固党成为当时的紧迫任务。而关键问题在于从思想和政治意识层面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为此,党内先后发表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文章或报告。而《纪念白求恩》和上述文章一样正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共产党员的教育,深化对如何做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认识,理解什么是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

在唯物史观视域中阐释共产党人的精神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研读》一书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站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础之上,从阶级分析法出发详细地阐释了白求恩作为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首先,《研读》一书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全球扩展的社会背景中,探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思想。资本的目的在于增殖,随着机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形成,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和消费需求已经无法容纳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不断推动和建造适应资本全球流动和增殖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的剥削也不断超越区域性而演变成全球性的活动。相应地,无产阶级的全面解放也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即只有在世界历史层面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运动。进而言之,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只有真正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才能真正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从而解放全人类和自身。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伟大革命斗争,不仅在理论上阐发了共产党人的国际主义思想,更是为实践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和组织载体,成立了国际工人联合会,并发布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发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导致的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侵略和争夺更为激烈。列宁针对此种变化,指出“没有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以至全体劳动群众自愿要求结盟和统一的愿望,战胜资本主义这一事业是不能顺利完成的。”而针对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毛泽东所理解的国际主义精神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互帮互助,中国只有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独立才能帮助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在此意义上,“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正是在共产党人必须联合全世界特别是半殖民地被压迫的人民争取伟大的革命胜利的思想驱动下,白求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救死扶伤、不怕牺牲、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精神发挥到极致。这也正是共产党员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当然,《研读》还进一步分析了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追求,即无产阶级解放的终极追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白求恩精神恰恰就是追求和践行共产主义的生动写照。   其次,《研读》专门探讨了无产阶级特性所决定的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正如《共产党宣言》所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对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且根本上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目标而奋斗,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研读》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根本上坚持这一理念,把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展现了埋头苦干、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也正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所总结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党人精神,而白求恩的行动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写照。
  再次,《研读》深入概括了共产党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如何体现了无产阶级事业观。马克思区分了科学技术本身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应用中,科技的力量变成了排斥和奴役人的工具,成为一种与劳动相对立的异化力量。进而言之,正是在资本逻辑的统摄下,剩余价值的攫取促使科技异化演变为人的全方位异化,即人成为资本的附属。而如何超越科技的资本逻辑,关键要立足于服务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得科技的精进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最后,《研读》立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是《纪念白求恩》的根本落脚点。正如毛泽东所言: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而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人正是这种人。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真正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时代发展中唱响共产党人的精神


  时代在不断发展,而共产党人的精神不朽。《研读》不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度闡释了《纪念白求恩》中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更是在时代发展中重新唱响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纪念白求恩》一文成作于革命年代,但其深厚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首先,《研读》指出,从理论层面,《纪念白求恩》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而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彻底掌握群众。而理论说服人关键在于理论的彻底性,而彻底性的理论要想获得大众化的理解,就要坚持“通俗化”,用通俗易懂和简单明快的表达方式消除人民群众理解的障碍,与此同时也要避免理论的“庸俗化”,坚决反对违背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降低为迎合群众的失真性解读。因而,《纪念白求恩》真正地做到了把理论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建构了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当然,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不仅是为了普通大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理论,更重要的是运用毛泽东思想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心同德。
  其次,《纪念白求恩》一文全方位地影响了众多中国共产党人。其不仅从话语风格上,更是从行为规范层面为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即“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事业观、“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道义观、“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奋斗观。而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伟大抗疫胜利的基本价值诉求和胜利保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的力量之源和精神体现。
  再次,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文化建设模式。政党文化是由观念性文化、行为模式和行为作风构成,可以有效地引领思想、组织群众和感召社会。
  最后,《研读》深刻地剖析了《纪念白求恩》的当代现实价值。《纪念白求恩》中“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加强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坚持奋斗、担负共产党人的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矿业大学第十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其他文献
“索尼博乐汇2006”北京盛大开幕    [本刊訊]10月30日,为期一周的“索尼博乐汇2006”大型展示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盛大开幕。索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霍华德·斯金格爵士来到中国,为此次盛会造势。  斯金格先生表示,“索尼博乐汇”如同一个小型索尼世界,在以生动的方式展示出索尼集团综合业务的同时,更显示出索尼各业务部门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跨行业的资源优势创新业务模式,引领数字娱乐潮流
在近现代中国,曾国藩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唐明浩的《曾国藩》是很多普通历史迷的必读之物。想想也是,不但晚清士大夫们把他推为奠基“同治中兴”的第一功臣,连蒋介石都终身服膺。这都使他身上弥漫着一种“克里斯马”(charisma)的神性。相应地,他的遗著,连同他的手泽,都备受当世和后世的垂青。他的诗、文、日记、家书、编著都流传甚广,差不多跻身“经典”的席位,以至于他好像变成了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但,真的是这
《尚书》云:“诗言志。”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这两个观点说出了诗之所以为诗的本质属性,即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情感的。王阳明在《罗履素诗集序》中说,诗文是一个人的“精神心术之所寓,有足以发闻于后者”。诗歌不仅可以表达情感,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的浸染,诗人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因为灵感的瞬间照耀,也澄明了中国文化精神一直所追求的“道”。所以我们拈出“诗明道”三个字来描述这一现象。下面我们用两首唐诗所蕴含
《博览群书》编辑部:  最近,撤稿观察网(Retraction Watch)曝出,《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开放期刊的19位编委辞职,这些编委多数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抗议《科学·报告》未能将该刊物2016年的一篇涉嫌剽窃的论文撤稿。前不久,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决定对《肿瘤生物学》学报的来自中国作者的107篇造假论文撤稿。据了解,这107篇被撤稿的医学论文,已查明的
1959年上映的《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同名长篇小说,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崔嵬与陈怀皑合作导演,是反映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电影,故事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30年代觉醒的知识分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青春之歌》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片”被列入拍摄,由于周扬、陈荒煤等领导坚持由杨沫自己来改编、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拍摄,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抚州宜黄(今江西省临川市宜黄县)人,晚清著名政论家、诗人。他因首先上疏道光帝查禁鸦片走私、严惩吸食者而闻名天下,其诗文也有突出成就。从其诗文中,我们可见其始终不渝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与担当,所谓“阴求天下士,与世谁仔肩”(《四十初度次韵酬亨甫见赠之作》)。清流领袖  道光三年(1823),黄爵滋会试中式,第七十二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六十名
《水浒》作者施耐庵的身世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建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对此十分关心。  ·壹·  在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和《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的重视下,1952 年秋至 1953年春,由聂绀弩、谢兴尧、徐放、钱锋组成的中央文化部调查组奉命南下,在苏北区党委李守章、苏北文联丁正华、兴化县政府卞振声、盐城耆老周梦庄等陪同下,先后调查了兴化城、淮安城、大冈乡、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有孔子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切文学的存在,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对历史、生活和思想进行记录。而文学的力量来自于通过纯粹的文字把真实的存在和存在的真实开显出来,呈现生命的复杂性和完整度的感知,并找寻到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新中国文学用最热烈、最赤诚的情感赞颂祖国、歌唱社会主义,表达对新生活的赞美,呈现人民激越的生命形态与精神气度,也将革命英雄志士的家国情怀、坚如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是钱穆1952年春应邀赴台北所作五次演讲的修订稿,1955年出版。讲演分五次,书遂分五章,分别为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每章大致分述政府的组织、考试与选舉、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四个部分。  作为一个非政治制度史专业方面的读者,平时阅读一般中国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等教材或著作,不免常感觉难以深入书本,嫌它多由一条条概念、制度、法规等组成,枯燥而缺乏血肉、不得要领。而读
近些年来,历史上的“乡绅”的形象,忽然日益变得鲜亮起来。在一些人的笔下,他们被描述为基层社会中秉持道德理想、关心民生疾苦、维持社会安宁的关键力量。有人甚至希望通过培育“新乡绅”,恢复“乡绅之治”,来解决现今农村的发展和治理问题。且不说这种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其立论基础恐怕就太过理想化。只要我们回望一下乡绅力量比较强大的晚明时代,就会看到乡绅的形象和作用绝不是单一的,他们有的被看作“民望”,有的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