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
病毒性肝炎为临床常见性疾病,多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1]。该病早期缺乏典型性症状,但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会对全身器官组织造成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因此,对病毒性肝炎做到早诊断与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为进一步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44.38±2.09)岁。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43.09±2.2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以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离心处理,转速3000r/min,将血清留置待检。以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查血常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生化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
1.3觀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验指标及血常规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常规指标比较
观察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不断改变,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且近年来呈年轻化发展趋势[4]。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及乏力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5]。
研究显示[6],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其造血功能及肝硬化程度同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关系。肝脏是人体重要肝脏器官,白蛋白重要由肝脏合成,因此通过检测白蛋白水平,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功能[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血常规及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
总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晔妮.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 129.
[2]王僧,李慧.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8): 872-873.
[3]朱艳华.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7): 69-71.
[4]马玉柱.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32): 24-25.
[5]彭芝梅,蔡爱玲,杨慧,等.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6): 2343-2344.
[6]孙小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83): 142.
[7]张学杰,李惠,杨雪梅,等. 60例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验项目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2): 58-59.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
病毒性肝炎为临床常见性疾病,多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1]。该病早期缺乏典型性症状,但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会对全身器官组织造成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因此,对病毒性肝炎做到早诊断与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为进一步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44.38±2.09)岁。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43.09±2.2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以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离心处理,转速3000r/min,将血清留置待检。以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查血常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生化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
1.3觀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验指标及血常规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常规指标比较
观察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
观察组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不断改变,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且近年来呈年轻化发展趋势[4]。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及乏力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5]。
研究显示[6],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其造血功能及肝硬化程度同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关系。肝脏是人体重要肝脏器官,白蛋白重要由肝脏合成,因此通过检测白蛋白水平,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功能[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血常规及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
总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开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晔妮.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 129.
[2]王僧,李慧.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8): 872-873.
[3]朱艳华.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7): 69-71.
[4]马玉柱.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32): 24-25.
[5]彭芝梅,蔡爱玲,杨慧,等.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6): 2343-2344.
[6]孙小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83): 142.
[7]张学杰,李惠,杨雪梅,等. 60例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验项目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2):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