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生 自信心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60-02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胆小怕事,有的内心自卑、性格内向,有的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意愿。这些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并且不善于交际,所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班主任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呢?下面,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策略。
一、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
对待缺乏自信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关心。教师一次主动的问候、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代表称赞的手势都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有利于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树立自信。笔者班上有一个名叫乐乐的男生,他在3岁时由于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留下了后遗症。乐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常常遭到同学的取笑。由于同学们经常拿乐乐开玩笑,导致他胆怯的性格更加突出,甚至很多次都不愿意进教室上课,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当笔者跟乐乐了解情况时,他坚持说想回家,不想读书了。为了帮助乐乐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笔者平时对他嘘寒问暖,还在班里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如何尊重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笔者通过以案说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互助、以诚相待、关心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学生围绕话题踊跃发言。班会课结束后,笔者请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以一个月为期限,观察身边的同学,然后评选出在尊重他人、帮助他人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在这次主题班会课的影响下,班级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氛围,学生欺负同伴的现象减少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案例变多了,与乐乐一起玩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而乐乐再也没有哭喊着说要回家了。教师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能够引领胆小怕事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塑生活和学习的自信。
二、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孩子对塑造儿童行为和培养良好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掌握令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的人、事、物,以便采取恰当的奖励办法,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越具体,学生就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不能错过表扬的最佳时机,并且不能只表扬学生的人格而不表扬学生的表现。例如,有一天,学生卢修宁(化名)上课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十分难堪。对卢修宁的迟到行为,笔者没有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和蔼地对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说:“虽然卢修宁迟到了,但是他是一个十分喜爱学习的学生,为了早一点来到学校,他跑得头都冒汗了。”卢修宁原本以为笔者会批评他,可是却意外地受到了表扬,不仅消除了尴尬,而且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见,对做了错事而又知道自己做错了的学生,班主任不妨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时候,班主任说一句“你真行”“你真棒”“你是好样的”“你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都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少批评不等于不批评,有时候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的表现。班主任经常要面对犯错的学生,如果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批评学生要做到“一事一批”,当学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没有悔改之意时,就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只有恰当的批评教育才能够让学生走出误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三、多一些交流,少一点疏远
有效的交流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将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并从心理上接纳教师的教育。对待胆小怕事的学生,教师只有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才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并乐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此外,有效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时候因为方式方法不恰当,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双方又缺乏必要的交流,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下滑,甚至对教师存在戒备,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交流用语。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就是“填鸭式”的机械灌输,只有在情感充分交流基础上的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缺乏自信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我,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一课时,笔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讲解概念,如“2头牛加3头牛等于5头牛,但是2头牛加3匹马就不会是5头牛马;同理,2X+3X=5X,而2X+3Y≠5XY”。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接着笔者提问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合并同类项这个概念,全班学生都举手表示已经理解了。笔者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藤东安(化名)也举手了。于是笔者说:“请小手举得最高的藤东安说说他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藤东安回答:“2只鸡加3只鸭不等于5只鸡鸭。”对于藤东安的回答,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滕安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藤东安第一次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可见,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二)在作业批改中进行情感交流。作业批改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恰当的作业评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学生,笔者写的批语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具有创造性的记忆,你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得很好”“你的作业准确而规范,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教师在表扬了表现良好的学生时,也不能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相反,应该抓住表现差的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如“你很聪明,假如字写得端正一些就更好了”“好样的,你有进步了,继续努力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假如没有错别字就完美了”“看着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类似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作业评语,能够让学生保持自信,同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从而增强自信心。通过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情感会越来越深,学生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更有效。
(三)利用课余时间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间10分钟是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有利时机。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会“下课铃声响,马上离课堂,躲进办公室,不闻窗外事”,而是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交流。笔者所带班级教室的走廊处于“交通要道”,时常有垃圾出现。笔者多次要求值日生发现垃圾要及时清扫,但是效果却不佳,其他学生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一天,笔者看到一群学生正站在走廊上闲聊,于是走过去拿起扫帚将走廊上的纸屑扫干净。有几个学生看到了笔者的扫地行为后,连忙抢过笔者手中的扫帚扫起地来,而笔者则拿起另一把扫帚,和学生一起扫地。此后,教室外的走廊一直保持得很干净。面对“冥顽不化”的学生,教师一味地批评可能无济于事,这时就要运用教育机智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抓住时机提出建议或亲自示范,用巧妙的行为“感化”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学生在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面前反观自身,情绪被感染,羞愧心萌生,这就好比学生的情感或良心受到了“惩罚”,最终使其改正且“向善”。
(四)在期末评语中进行情感交流。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都要给每一个学生写学期总结评语,对学生在一个学期里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定,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其实,写评语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个有利时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在班级、同学、老师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而教师写的期末评语能够对他们的假期生活乃至后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评价,会仔细揣摩教师的评语,将教师的肯定评价当做鼓励,把教师提出的建议当做鞭策。学生黎家林(化名)每次遇见笔者都会说:“老师,你写给我的‘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这句话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谢谢您。”教师在写期末评语时,对不同的学生要给出不同的评价,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而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评语能够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尊重、激励、宽容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责编 欧孔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60-02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胆小怕事,有的内心自卑、性格内向,有的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意愿。这些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并且不善于交际,所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班主任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呢?下面,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策略。
一、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
对待缺乏自信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关心。教师一次主动的问候、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代表称赞的手势都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有利于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树立自信。笔者班上有一个名叫乐乐的男生,他在3岁时由于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留下了后遗症。乐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常常遭到同学的取笑。由于同学们经常拿乐乐开玩笑,导致他胆怯的性格更加突出,甚至很多次都不愿意进教室上课,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泣。当笔者跟乐乐了解情况时,他坚持说想回家,不想读书了。为了帮助乐乐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笔者平时对他嘘寒问暖,还在班里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如何尊重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笔者通过以案说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互助、以诚相待、关心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学生围绕话题踊跃发言。班会课结束后,笔者请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以一个月为期限,观察身边的同学,然后评选出在尊重他人、帮助他人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在这次主题班会课的影响下,班级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氛围,学生欺负同伴的现象减少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案例变多了,与乐乐一起玩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而乐乐再也没有哭喊着说要回家了。教师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备,能够引领胆小怕事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塑生活和学习的自信。
二、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孩子对塑造儿童行为和培养良好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掌握令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的人、事、物,以便采取恰当的奖励办法,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越具体,学生就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不能错过表扬的最佳时机,并且不能只表扬学生的人格而不表扬学生的表现。例如,有一天,学生卢修宁(化名)上课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十分难堪。对卢修宁的迟到行为,笔者没有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和蔼地对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说:“虽然卢修宁迟到了,但是他是一个十分喜爱学习的学生,为了早一点来到学校,他跑得头都冒汗了。”卢修宁原本以为笔者会批评他,可是却意外地受到了表扬,不仅消除了尴尬,而且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见,对做了错事而又知道自己做错了的学生,班主任不妨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和表扬,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时候,班主任说一句“你真行”“你真棒”“你是好样的”“你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都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少批评不等于不批评,有时候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的表现。班主任经常要面对犯错的学生,如果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批评学生要做到“一事一批”,当学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多次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没有悔改之意时,就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只有恰当的批评教育才能够让学生走出误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三、多一些交流,少一点疏远
有效的交流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将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并从心理上接纳教师的教育。对待胆小怕事的学生,教师只有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才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并乐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此外,有效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时候因为方式方法不恰当,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双方又缺乏必要的交流,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下滑,甚至对教师存在戒备,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交流用语。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就是“填鸭式”的机械灌输,只有在情感充分交流基础上的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缺乏自信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我,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一课时,笔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讲解概念,如“2头牛加3头牛等于5头牛,但是2头牛加3匹马就不会是5头牛马;同理,2X+3X=5X,而2X+3Y≠5XY”。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接着笔者提问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合并同类项这个概念,全班学生都举手表示已经理解了。笔者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藤东安(化名)也举手了。于是笔者说:“请小手举得最高的藤东安说说他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藤东安回答:“2只鸡加3只鸭不等于5只鸡鸭。”对于藤东安的回答,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滕安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藤东安第一次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可见,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二)在作业批改中进行情感交流。作业批改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恰当的作业评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学生,笔者写的批语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具有创造性的记忆,你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得很好”“你的作业准确而规范,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教师在表扬了表现良好的学生时,也不能批评表现差的学生,相反,应该抓住表现差的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如“你很聪明,假如字写得端正一些就更好了”“好样的,你有进步了,继续努力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假如没有错别字就完美了”“看着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类似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作业评语,能够让学生保持自信,同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从而增强自信心。通过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师生之间的情感会越来越深,学生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更有效。
(三)利用课余时间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间10分钟是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有利时机。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会“下课铃声响,马上离课堂,躲进办公室,不闻窗外事”,而是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与学生进行交流。笔者所带班级教室的走廊处于“交通要道”,时常有垃圾出现。笔者多次要求值日生发现垃圾要及时清扫,但是效果却不佳,其他学生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一天,笔者看到一群学生正站在走廊上闲聊,于是走过去拿起扫帚将走廊上的纸屑扫干净。有几个学生看到了笔者的扫地行为后,连忙抢过笔者手中的扫帚扫起地来,而笔者则拿起另一把扫帚,和学生一起扫地。此后,教室外的走廊一直保持得很干净。面对“冥顽不化”的学生,教师一味地批评可能无济于事,这时就要运用教育机智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抓住时机提出建议或亲自示范,用巧妙的行为“感化”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学生在教师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面前反观自身,情绪被感染,羞愧心萌生,这就好比学生的情感或良心受到了“惩罚”,最终使其改正且“向善”。
(四)在期末评语中进行情感交流。在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都要给每一个学生写学期总结评语,对学生在一个学期里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定,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其实,写评语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个有利时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在班级、同学、老师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而教师写的期末评语能够对他们的假期生活乃至后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评价,会仔细揣摩教师的评语,将教师的肯定评价当做鼓励,把教师提出的建议当做鞭策。学生黎家林(化名)每次遇见笔者都会说:“老师,你写给我的‘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这句话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谢谢您。”教师在写期末评语时,对不同的学生要给出不同的评价,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而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评语能够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尊重、激励、宽容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