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1年9月到如今,我认真开展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渗透法制教育。如何找到渗透点,法制教育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法制教育之间的福安系等。不管有多大难题,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至关重要。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呢 通过这一年半的摸索和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置教学情景
设置教学情景,可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 ‘内化’的作用,如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 《自选商场》 一文,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学生在商场里买东西,服务员态度很差,而且还给学生假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该用什么保护自己呢?这个时候,我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仅懂法,还会用法。
二、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课锦上添花的工具,它的价值之所在就是能把一個故事,一个表情,一个画面形象,生动,真实地反映在人的面前,我认为,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会对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起到任何教学语言都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一年级语文课文 小熊住山洞 一文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我就播放了一段视频,当人们乱砍滥伐之后,风沙吞噬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小动物们无家可归,人类生活苦不堪言,拯救环境的场景,这样,学生既知道了乱砍滥伐的严重后果,也懂得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课文《 我多想去看看 》一文中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生就会问,五星红旗为什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呢?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抽象了一点,我利用视频,让学生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凝结而成的,因此,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用生命保护它。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得到升华,能够体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找到契机,随机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渗透点,但是我们可以抓住契机,随机渗透,有一次,我叫学生用“红”字组词,有一个孩子就说了红灯一词,这个时候,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告诉学生红灯、绿灯、黄灯是交通指示灯,过马路时要遵守及交通法规,随机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教学为主,法制教育渗透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为了渗透法制教育,长篇大论,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法制教育课。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设置教学情景
设置教学情景,可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 ‘内化’的作用,如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 《自选商场》 一文,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学生在商场里买东西,服务员态度很差,而且还给学生假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该用什么保护自己呢?这个时候,我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仅懂法,还会用法。
二、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课锦上添花的工具,它的价值之所在就是能把一個故事,一个表情,一个画面形象,生动,真实地反映在人的面前,我认为,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会对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起到任何教学语言都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一年级语文课文 小熊住山洞 一文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我就播放了一段视频,当人们乱砍滥伐之后,风沙吞噬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小动物们无家可归,人类生活苦不堪言,拯救环境的场景,这样,学生既知道了乱砍滥伐的严重后果,也懂得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课文《 我多想去看看 》一文中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生就会问,五星红旗为什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呢?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抽象了一点,我利用视频,让学生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凝结而成的,因此,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用生命保护它。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得到升华,能够体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找到契机,随机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渗透点,但是我们可以抓住契机,随机渗透,有一次,我叫学生用“红”字组词,有一个孩子就说了红灯一词,这个时候,我就抓住这一契机,告诉学生红灯、绿灯、黄灯是交通指示灯,过马路时要遵守及交通法规,随机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教学为主,法制教育渗透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为了渗透法制教育,长篇大论,把一节语文课上成了法制教育课。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